浅谈大学新生孤独感及应对措施
2018-11-14■/.;.
■ /.;.
一、孤独感的定义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孤独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短暂性,所以一般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内心无法排遣,积郁愈多,那么长时间的孤独感就会引发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在人18-25岁的年龄段,亲密和孤独产生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如果自身精神力不够强,那么和他人产生羁绊,即产生爱的过程中,会尽力规避风险,这种风险包括被人拒绝,冷落,伤害等等。不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会抗拒和别人亲密,导致自身和外界隔绝,从而产生严重的孤独感。大学新生正是远离家人、故友结交新朋友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如果学不会调整自我,排遣孤独,那空虚孤独的感受将更加严重。
二、导致大一新生孤独感的原因
(一)地域文化差异
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小学,有更大的几率远离家乡,异地求学甚至异国求学。因为地域不同,会存在地域文化差异,差异涵盖生态、民俗、语言、食物、传统、习惯等方面。因为地域文化差异,人的性格乃至生活习惯存在差异性,所以大一新生与周围人开始相处的时候,有一段性格磨合的时期,这个时期免不了出现一定的“矛盾冲突”,虽然可能表现得不尖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还有其他方面,比如饮食带来的思乡情绪,会使人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神。还有因为气候差异,也会影响心情。这些种种因素相加,更增加孤独感。
(二)家庭背景原因
孤独感的产生,其中家庭背景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且内涵宽泛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个人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居住地等方面因素;在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中,家庭背景还包括价值观念、文化氛围、教养方式等等。“家庭背景”对于子女来说,是一种先赋资本,为子女提供各种有用的资源,与子女的身心及认知发展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家庭的和谐程度也会影响大学新生的孤独感,如果家庭,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不和睦,经常产生矛盾冲突,会在视觉听觉上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消极影响。孩子在新环境中没有归属感,心里悲伤难过,在家里也感受不到幸福温暖。这种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具有短暂性的孤独感,对孩子心理的不利影响有不可逆性。
(三)个人原因
个人原因主要与自身的性格有关,性格往往会决定处事的态度以及方式方法。性格形成有更多复杂的决定因子,比如上述所说的家庭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学校教育,生长坏境等等。就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后期性格虽然存在多变性,但是也会逐渐稳定下来。而孤独感就是受自身性格影响,由自己的心理以及行为引发的。
1、没有生活和学习目标
大一新生如果没有目标,会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不会把握一系列能锻炼自己的机会,本来大学生活就很放松,再加上得过且过的观念,更放纵自我。对学业、社团活动、兼职等耗费精力的事情没有兴趣,这导致大学生活过得浑浑噩噩,到头来发现一无所获,与旁人相比差距更大,这些心理落差都会导致空虚和孤独感。
2、自卑
即使有所觉悟,想在大学里改变自己,锻炼自己。但是因为胆怯自卑,担心做不好,这也会错过许多机会。自卑自责都会导致孤独感。主要源于对自身认识不正确,产生了各方面不如人的自卑,包括经济状况、外貌、性格、能力等等,因而产生负面情绪。
3、禁受不住诱惑
到了大学,新鲜事物增多,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来的孩子说,极具吸引力。就像哈欠会传染人一样,很多行为都具有传染性。看见别人打游戏,会忍不住加入。看到别人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自己的注意力也会逐渐分散,开始昏昏欲睡、玩手机。看到别人逃课,也会产生逃课的冲动……禁受不住诱惑时,会逐渐丧失人生目标,放纵自我,浪费时间金钱精力,最后又自责懊悔,加重心理负担。
三、孤独感将进一步导致
(一)疲劳感加剧
疲劳感包括脑力疲劳和躯体疲劳,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在初期对陌生环境除了有新奇感还会产生警惕性,像这样精神紧绷消耗能量和精神力,会导致脑力疲劳。再加上大学的活动增加,与更多人交流、交涉,处理彼此间的不和谐,会导致躯体疲劳增加,如果性格本来就消极,疲劳感积聚,会更加抗拒参与。疲劳引发孤独感,反之,人感到孤独时,颓废消极,做事情效率降低,事事不顺心,也会产生疲劳感,自卑自责感也会呈正比增加。因为这些打击,人变得更加消极,精神力量消退,所以对于主动和别人交往更倾向于独自一个人。这犹如恶性循环一样,孤独感增加会促进疲劳感,疲劳感同时加重孤独感。
(二)面众恐惧
面众恐惧是继交流恐惧、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症之后由中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新概念。面众恐惧是指个人面对2人以上的听众、观众进行陈述性交流、伴有思考的发言、回答问题、演讲、面试等情况时,个体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能力、知识与技能而表现出的以担心、紧张、焦虑、害怕为基本特征的情绪反应状态,有时还伴随有回避、逃避与他人交流的行为表现。大学有更多机会面众发言,表现自我,不管是大一班委竞选,团学组织、社团面试,还是课堂上的讨论提问,或是班级、团学组织的活动,如果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愿与外界交流,缺乏锻炼。在这些面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度紧张、焦虑、心跳加快、脸红、出汗、发抖、甚至言不达意、思维混乱、记忆中断等现象。
(三)手机成瘾
大一新生,就像被饿了许久的身体会加倍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成脂肪一样,刚刚“脱离”高中的严控管制,会更放纵自我,享受自由的大学时光。逐渐沉迷于宿舍,沉迷于手机。而有严重孤独感的人,不愿向周围人敞开心扉,排斥和别人面对面的交流,更愿意通过手机来排遣孤独,缓解压力。手机成瘾后,会逐渐患上手机戒断症,当手机不在身边,在人群中孤单一人时,常常感到坐立不安。
(四)述情障碍
在许多调查中发现,孤独感与述情障碍也有一定联系。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述情障碍又称“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不能适当体验、识别和表达情绪。 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特征。有孤独感的人不想表达自己,因为表达自我,意味着要和别人交流相处,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在述说中成功排遣寂寞,会因为没有勇气说出心中所想或者不被人理解,内心遭受更大的打击,倍感孤独。如此,随着这种消极感受加剧,逐渐演变为述情障碍,不仅不能适当表达情绪,也不能去体验、识别情绪。
四、孤独感调适
(一)学校
大学新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再加上大学的教育模式和以往不同,学生对新生活感到既好奇又迷茫,学校需要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新环境的引导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教育。除此之外,学校的领导角色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引领新生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把握机会认识并且发展自我,为前程努力奋斗。主要的管理角色——辅导员和导师,应该组织好班委,努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要鼓励学生在大学这个开放时期,学会自我管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魅力和重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给与适当的人生教育,让学生认识新环境,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二)家庭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已经走入成人初期就放手不管,也要适当给与关心和鼓励。当孩子孤独空虚的时候,对未来迷茫的时候,遇到打击的时候,孩子不愿主动说出来,也不想和周围的人述说。此时家长应该主动给与关怀和尊重,可以减少他们的消极情绪,而且获得家人的支持,孩子会更有勇气突破自我,发展自我。
(三)个人
不管外界怎样干预,给与思想教育,给与引导和帮助,给与关心支持。真正要改变,只能靠自己的努力,突破心理障碍。与他人相处的时候真诚相待,不刻意迎合讨好,不强求,如此失落感会减少,受到的情感伤害也会相对减少。即使受到了伤害也要和家长朋友沟通,采用积极的方式解决,而不是独自悲伤难过。在公众场合自我表达时也不要畏惧,多多参加活动,进行自我暗示——即使出丑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一步一步地锻炼自我,让内心强大,那么面众时能更从容不迫。另一方面,在大学要树立目标,有自我追求,而不是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在自怜自艾中浪费时间。再者,在社团部门工作,或者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否则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总的来说,在大学,合理安排时间,自己有所进步和收获,内心满足感增加,情绪积极起来,就会主动打开心扉,与外界交流,从而减少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