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

2018-11-14任李娜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人学哲学

■任李娜

西安交通大学

随着近年来对人学研究的研究热潮兴起,许多专家学者在对人学进行了理论上的严格梳理之后,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哲学智慧,因而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哲学研究中来。人学当中蕴藏着的特有的理性魅力,吸引了许多的哲学研究专家。目前学界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形成了三种观点,那就是认为哲学和人学并无区别的等同论,认为哲学与人学并驾齐驱、齐头并进、互不干扰的并列论,还有认为前者包容后者的兼容论。第一种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属性入手,将二者直接等同;第二种观点则在研究了两者差异之后,得出了并列关系的结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学与哲学的某一具体组成部分存在密切的关联,因而是兼容的关系。

三种观点看似都有科学之处,但其实都存在漏洞。首先,人学的范畴并不比哲学的狭窄,如果将它与哲学简单地等同,那就会使得研究过程过于随意和粗放。哲学与人学也并非毫无关联的并列关系,而是出现了交融的情况,但并不仅仅只是像某些学者口中那样“只出现在某个固定的哲学板块”,而不能以偏概全。事实上,探寻哲学背后的人文底蕴,将人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到哲学研究中来,才能真正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的人学致思理路,正是这一条理路,使得哲学走出了传统的思辨范畴。

马克思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在以往的哲学研究中,有太多的人对哲学有着刻板印象,只是以一些客观标准来直观地去理解哲学,而不是将它视为人的一种感性体验,没有融入感情在其中。这一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人的感受,重视人的内心存在,发挥了能动性,但是却是抽象的、不切合现实世界的,因为它是完全感性的存在。在指出这些问题后,马克思认为,要想迎来哲学的变革,就必须克服这两种主义各自的局限性。

马克思的论断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那就是新唯物主义中的致思理路。以往的哲学研究过分割裂了实践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只是客观地给出物质决定意识这样的论断,缺少了对“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性活动的关注,但实际上,实践往往是人们的感性活动。换句话说,以往的哲学研究中,“人”这一最大的主体往往处于缺位的状态。费尔巴哈当年提出的人本主义学说在重新确立唯物主义的地位方面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只看到了“人”的活动的“表象”,却没有看到这些表现形式下浓重的人文色彩,在其创立的唯物论中,人只是一个概念集体,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这种“物中无人”的逻辑悖论给近代以来的唯物主义研究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的哲学,这一点毋庸置疑。正是对唯物论的坚定态度,才有了马哲今天的成就,但是,要想让哲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的站在唯物主义这一大方向上来看待马哲,而应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

首先,许多研究者习惯把传统的唯物主义理论奉为圭臬,当成哲学发展的基石。但是,要想在变革中取得进步,就不能够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需要找到新的理论突破点。在新唯物主义观点中,世界是实践的,“眼中所见的人类世界”都是依照人的理念进行的一个现实改造,是内在外化形成的结果。从此,哲学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学问,对于我们也不再是“曲高和寡”、“水中望月”,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其次,虽然在唯物史观中,物质决定意识,但有关学者并没有局限于二者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综合考量。人们感官所能感受到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物,但是内心所能感受到的,是比接触到的世界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哲学在把握一些理论层面的东西时,需要紧密地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这一理论转换也充分体现了新唯物主义相比传统理论的优越性。

再次,目前的哲学研究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这种不同以往的研究倾向为哲学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摒弃了以往“以单纯分析为重点”的研究方法,转向了分析与综合并举的方向,使得哲学的综合化趋势愈加明显。马克思认为,哲学体系中的许多相对关系,只有放在社会当中去才会失去他们原有的对立状态。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认识论中的一些矛盾,解决哲学的一些对立问题。

最后,一些出色的马哲研究者摒弃了传统的本体论研究方式,也否定了一些哲学家存在的在唯物与唯心之间“摇摆不定”的倾向,而认同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在许多情况下其实是相对的。在确切的范围内,讨论第一性和决定性的问题的确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这些范围以外,并不是绝对的。在新的观念中,本体论无疑是契合于认识论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发展至今,已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变革,在理论上重新确立了“人”的核心地位,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哲学只有将现实世界作为关切的重点,在研究中充分重视“人”的感受,才能够在影响人们思维世界的同时,改造现实世界。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感性层面的研究事实上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理论为后来的人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使得哲学既明确了自身唯物主义的立场,又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马克思总结了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理论失误,并指出了这些失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哲学都是偏理性化的,哲学思维也代表着严谨、条理与逻辑性,哲学理论是能经得起严格推敲的,有理有据的。正是这种固有印象将哲学推向了“神坛”,但也因此让哲学的变革遭受了不少阻力。哲学并不是一种玄学,也并不是“纸上谈兵”的科学,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积极的改造意义,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地位的重新确立,使得人学理路至此被真正开创出来。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理论中的唯物部分,吸收了其唯物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却又不囿于其理论局限,而是在继承其成果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冲破思想上的桎梏,更加突出“人”的重要地位,将视线聚焦于“现实”及“人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哲学的全新境地。

其三,在实施理论变革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一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实践”的强烈观照,这是马哲能够取得变革成功,开辟新道路的关键因素。将实践引入哲学会产生许多现实意义,首先,由于哲学承担着改造世界的任务,那么实践就对哲学起到一个指引作用和规范性约束;其次,实践也能给予哲学在理论研究上的启发,旧哲学之所以会走入研究的死胡同,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结合实践因素,一旦哲学与实践完成了紧密结合,那么哲学的理论层面也会迎来大变革。

其四,马克思主义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时,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了其蕴藏的人学内涵。恩格斯曾经提出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基本问题,那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哲学研究并不止于此,这项哲学论断事实上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总结了思辨式的哲学思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赋予了这一问题更多的现实意义,即将“存在”这一词汇具体化为“生活”,肯定了生活的决定性作用。这就巧妙地将哲学从“虚无飘渺”的科学拉回到现实世界。

综上所述,当我们能够以一种现实的角度看待哲学,能够认同哲学对“人”自身的重视程度时,我们就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通过对传统理论的革故鼎新,马哲摒弃了以往哲学在人们眼中对于神学的“附庸”形象,开辟出一条不同于思辨式的道路,为哲学争取到了更多的独立价值,又因为创新而使得哲学这一古老的科学历久而弥新,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不仅改造着人们的思维世界,也改变着人们的活动方式。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人学哲学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菱的哲学
人学视野与世界文学建构:蒋承勇教授学术访谈录
北人学没
小包哲学
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北人学没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