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乌兰察布市贫困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查

2018-11-14王芳芳熊春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委党校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车间妇女培训

■王芳芳 熊春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委党校

一、乌兰察布妇女发展基本情况

我市是一个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妇女的脱贫,不仅关系着妇女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家庭幸福,更关系着贫困的代际传递和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进程。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8.4万人,其中贫困妇女3.97万人,占47.24%,已有1.2万建档立卡妇女脱贫;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67万人,其中妇女4.19万人。

二、当前妇女脱贫发展中的困难和原因

针对贫困妇女面临的种种困难,只有实现创业就业,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妇女脱贫发展。经调研梳理,我市妇女脱贫发展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企业融资、能人大户带动等形式实现了当地贫困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以行政村或社区牵头带动企业帮助妇女脱贫发展。结合妇女心灵手巧的特点,通过行政村或社区牵头,引进相关企业,进行来料加工,帮助妇女巧手脱贫就业。如卓资县为解决移民区妇女就业问题,以社区为依托,妇联联合扶贫办成立妇女脱贫手工协会,以“扶贫车间进院,就业岗位上门”的形式,让异地搬迁的妇女脱贫就业。在“巧手手车间”,妇女们与呼和浩特市牧童酒业公司合作进行来料加工,缝制皮囊热情高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她们不仅挣得补贴家用的工资,也收获了美好生活的快乐。

二是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基层经济组织通过企业融资帮助妇女脱贫就业。以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牵头,以企业为平台,吸纳贫困妇女从事手工缝纫编织、餐饮和家政等服务,促进妇女脱贫增收。比如,化德县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妇联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原则,以“百企进百村”为契机,充分发挥服装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将“脱贫车间”到贫困户的家门口,探索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子。“脱贫车间”的建设,使农村妇女实现了就业不离家的愿望——妇女们在农闲季节有事做、有钱挣,为农村妇女稳定脱贫搭建了平台。

三是通过能人大户,采取“公司+”、“基地+”模式,带动引领妇女互助发展。通过当地企业家、能人大户带领妇女和贫困户脱贫发展,其中不乏一些女企业家女能人在带动妇女就业脱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兴和县在手工缝纫能人马金花的带领下,全县大街小巷的妇女们都积极加入到了金花被服厂的全民缝边热潮中,而且手工缝边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来料加工体系,有效带动兴和县妇女脱贫就业,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广大妇女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就业脱贫,开创事业,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发现妇女在脱贫创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凸显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妇女等靠要思想严重。农牧区妇女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技能单一、不善于学习、安于现状等问题。因对党的政策理解把握不到位,导致她们参与政府、妇女组织等扶贫项目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主创业信心不足。在脱贫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积极主动脱贫就业,而是想着守住扶贫款和扶贫政策“一劳永逸”。

二是宣传引导不深入、方法手段不灵活。调研中发现,很多贫困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对一些政策和落实情况知之甚少。原因之一,就是宣传内容不深入具体,宣传方法不接地气,与妇女的理解能力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得有些政策和惠民项目难以落地。

三是妇女创业贷款难贷款“贵”。妇女创业的热情很高,她们都想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干一番事业,但是创业起步之难,把她们拒之门外。妇女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资金,而各大银行繁杂、慢长的贷款审批手续和苛刻的贷款担保条件,使得一些创业妇女不得不向小额贷款公司借贷便捷的高利贷,这就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就业培训针对性不强、成效不明显。我市妇女培训力度大、面广,比如有针对旅游产业的民俗礼仪和厨艺培训、有针对居家灵活就业的手工技能和种养殖实用技能培训、有针对提升农牧区妇女素质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女性健康卫生保健培训等。但是就业培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旗县采取先垫后付的培训方式,使很多妇女由于垫付不起培训费,徘徊在就业培训门外;一些培训项目与当地实际结合不紧密,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有的重数量轻效果,存在为完成任务而培训的现象。

五是能人大户带动贫困妇女就业持续性不强,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能人大户带动贫困妇女脱贫就业过程中,由于供货方货源不稳定,经常出现断货现象,导致妇女就业没有持续性。如兴和县马金花带领妇女手工缝边,就出现断货不能持久的状况;再如卓资县手工编织车间中,除了皮囊制作有持续性,筐编制作就存在时断时续的现象。同时,我们看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生产销售的都是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效益提升空间小。

(二)原因分析

就贫困妇女就业创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长期深度贫困,让贫困妇女对脱贫奔小康信心不足。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妇女的贫困程度就更深了。主观上,妇女持家更希望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客观上,受教育程度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残酷的现实让她们认为任何努力都毫无意义,折腾半天也脱不了贫,是“咸鱼翻不了身”,不如政府直接给点钱,缓减拮据的生活。因此,在脱贫工作中就出现了“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其实质就是对脱贫没底气、信心不足。

(2)群众工作做得不彻底,引起贫困妇女“非暴力不合作”。妇女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也是群众工作做得好与坏的关键。我们往往惯于灌输和讲大道理,缺乏与她们推心置腹拉家常,缺乏换位思考,缺乏沉下身子去深入了解她们的困难和需求。因此,得不到她们内心的认同和支持,在行动上就会表现出消极对抗情绪即“非暴力不合作”。贵州塘约村的改革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化德“脱贫车间”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关键在于群众工作做得好,做得彻底,切合了村民的真需求。

(3)银行惜贷有“苦衷”。农村妇女从事种养殖逐渐增多,部分妇女担当了家庭生活的主要角色,从单纯的农业劳动向生产经营方面转变,生活也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贫困妇女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现实是妇女创业中不乏有很多的银行借贷资源,不是银行不愿意往外贷款,而是银行苦于借贷的高风险性和恶贷现象。要防止出现恶贷,贷款担保人必须是一个五年之内没有任何贷款且有稳定工作的人做担保,因为只有附加优质的还款担保人和降低贷款额度作为充分必要条件,才能以防万一,减少损失。

(4)就业培训“不接地气”,创业就业打折扣。针对贫困妇女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等实际,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专业性不强的服务性行业。比如,卓资县乌兰美保姆培训就业前景好、待遇高,经过严格培训后,可到北京等大城市轻松就业,虽然待遇很好,可是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家庭妇女培训需求和实际,培训效果就会打折扣。相反,化德县的服装产业,把生产车间搬进农村,避免了农村妇女背景离乡的困扰。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促进了家庭和睦,也让贫困妇女稳定脱贫增收。

(5)引进项目处在产业链条的最末端,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无论是马金花引进的手工缝边,还是卓资县的手工编织,都是处在产业链条的最末端,一旦供货市场出现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妇女的就业发展,造成贫困妇女就业创业不稳定问题,而原因就在于引进的产业项目处在生产销售产业链条的最末端,没有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因而最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几点建议

妇女的创业就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增强性别意识,充分发挥妇女独特优势,以各级妇联组织为引领,激发妇女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帮助她们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因地制宜创新培训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促进妇女同胞更好地发展自我、体现价值、贡献社会。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妇女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妇女独特的优势。广大妇女普遍具有自尊自爱,重视荣誉感、价值感的特点,因此在就业创业中,要积极发动妇女参与其中,使她们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2)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引领带动作用。要加强各级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引导妇联干部多学习、多思考,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各级妇联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维护妇女群众利益的本领;要当好“宣传队”和“发动机”,深入到农村牧区把党的政策运用群众语言传达下去;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打造公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促进个人发展、家庭和睦和社会进步。

(3)建立女性创业就业专项资金。面对妇女创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要拓宽女性创业贷款渠道,使妇女创业发展中更好发展自我,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她”力量。如加大政策性融资支持力度。降低贷款政策门槛,以贷款人的信用和诚信为保证,避免繁杂的抵押手续,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广大妇女和年轻有为的返乡女大学生创业发展,引导创业妇女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发展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市场潜力的创业项目。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市就业资金,专门针对女性创业者女企业家出台相关的贷款优惠政策,扶持回乡创业的女大学生和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的小微企业的女企业家在创业初期或是壮大发展之需时,降低她们的贷款门槛和减少附加担保的条件。再次,设立女性创业发展基金,由市创业基金作为母基金,参股新组建女性创业引导子基金,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女性创业项目及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

(4)积极探索妇女脱贫模式。针对妇女文化程度偏低,脱贫意愿强烈,以企业带头,解决妇女就近就业,不离家不离乡实现稳定持续脱贫发展新模式。如“小车间助力大扶贫”的“化德模式”,通过在每个行政村建设脱贫车间,使妇女就近就业,一方面解决了妇女农闲时无事可做无工可打的实际,还能不出村就挣钱,而且收入稳定有保障。另一方面脱贫车间的建设,使妇女价值感、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促进了家庭和睦,真正体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

(5)建立和完善女性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一要加大创业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充分利用我市旅游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实际,积极谋划贫困妇女的创业就业发展方向。比如,针对旅游产业的民俗礼仪和特色厨艺培训,针对居家灵活就业的手工技能培训和种养殖实用技术等培训项目,应该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加大培训力度和精准度。二要将女性劳动力培训纳入政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之中,从劳动力培训补贴奖励基金、再就业培训专项或创业扶持基金中专门安排一块,用于妇女技能培训。

(6)积极搭建女企业家交流学习平台。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外出考察等学习培训活动,使女企业家拓宽眼界和知识面,帮助她们通过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知识,增强她们在经营管理中驾驭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车间妇女培训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当代妇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