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思潮中的龚自珍
2018-11-14李旭阳黑龙江大学
■李旭阳/黑龙江大学
回顾中国历史长河,一些进步思想往往产生于政局黑暗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例如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便是由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出,后逐步形成一种社会思潮。经世致用思想讲求实用性,即所学的知识要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反对理学讲求高谈、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方法。龚自珍作为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的突出代表人物,经历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落,慢慢形成一种愤世嫉俗且孤傲叛逆的人生之态。
一、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
龚自珍对于当时的政局进行严厉的批判,批判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这种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龚自珍生活在清朝迅速衰败的时期,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十分严重。中国内部政治腐败,经济上实行严酷的经济封锁,文化方面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封建理学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加之外部由于殖民侵略带来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引发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考。
龚自珍本人成长于书香之家,拥有较好的国学根基,因家中给予较高的期盼,故取名为“自珍”。才华横溢的他在科考途中并不顺利,在京任官深感政治黑暗与腐败,心怀大志的龚自珍无法实现伟大的政治抱负,后毅然辞官返乡讲学。龚自珍生活的时代加之他个人的成长背景,早就成他勇敢无畏且愤世嫉俗的人生之态。
二、启蒙韵味的思想主张
所谓“启蒙”指的是开导蒙昧,使人们逐渐接受新事物,以明白事理面对统治阶级危机日益严重及社会道德风俗败坏,龚自珍对于当时的社会情形进行无情的揭露提出许多对于当时具有启蒙思想的思想主张,体现其理想人格的形成。
其一,强调“崇我”和“尊其心”,“崇我”强调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反对圣人的无所不能。“尊其心”主张要充分发挥自身个性,追求个性解放。自古以来一些传统思想主流学派都十分的追崇“圣人”的思想人格,这种推崇之风正是腐朽封建专制的导向源泉。深感封建理性腐朽的龚自珍却对此风气提出质疑,指出人类的文明和历史并不是由圣人创造,相反而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人类自身才是世界万物的的主宰,这种强调人对于世间万物具有主体创造价值的言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其二,龚自珍强调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在社会变革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就提到过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社会出现动乱极有可能是因为社会上人才数量过少所导致的。龚自珍指出当时社会人心沦丧,社会风俗及其低下,人才及其缺乏。当时社会人才及其枯竭,社会各阶层都出现了人才缺少的现象。为此龚自珍十分的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可以不断地向前发展,依赖的动力就在于人才的不断涌现。此外龚自珍将当前社会人才缺乏的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统治者治理无能的表现,具体表在封建科举制。
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成为统治者通过控制知识分子思想,以此加强统治的工具。科举之文,空洞无味,互相剽窃,以强制僵硬的手段束缚人们的思想源泉。由于八股文扼杀人才,龚自珍提出要改革科考制度,加强对于人才的重视。在强调改革科举弊端的同时,龚自珍还提出一些求才的方式方法,例如对精通某一领域的人才加以重用等,希望统治者能够认识到人才与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挽救社会危机,实现社会变革。
其三,在治学态度上,讲求实用性。龚自珍在研究历史时强调要密切的关注实际,对于历史的事实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
三、发人深省的警示预言
龚自珍面对黑暗的社会政局,他积极入世寻找解决办法,提出许多带有启蒙韵味的思想主张,希望能改变清王朝日趋衰落的趋势。他的警示预言主要体现预言专制王朝必将走向没落及抵御外敌方面。龚自珍无情的揭露社会暗黑与官僚的腐败,当清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时,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经世派已经意识到清朝统治已经接近黄昏。不久之后鸦片战争爆发,打破了清朝天朝的美梦。
龚自珍将边疆视为一个国家强盛安定的基础,认为国家应该重视对于边疆的巩固及抵御外敌侵略。告诫统治者要看清当前的形势,不能一味地依仗所拥有的有利地形而无所为,应采取措施加强边境的防御能力。在对于便将管理的问题上,龚自珍主张反对武力征服管理,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收民心,龚自珍这种提倡巩固边疆,重视边疆安全的思想主张对于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为大家所熟知的己亥杂诗,包含着龚自珍复杂的思想情感及立志为国家奉献的家国情怀。龚自珍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崇尚自我的人文精神、主张个性解放等主张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也永远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剑南.龚自珍激愤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