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眺望读骆娟《南麓山野
——喜马拉雅徒步旅行笔记》有感
2018-11-14李佩红
李佩红
杂事缠身,看书的速度减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
今年4月,在上海文学院学习期间,和新疆知名作家骆娟同居一室。开学第三天,她匆匆赶来。说是刚从尼泊尔徒步回来,她多次去尼泊尔徒步。第二次大环线回来,她写了一本《南麓山野——喜马拉雅徒步旅行笔记》,此次学习,带来为数不多的几本,很郑重地赠我一本。
大十六开本,装帧设计讲究,彩图与文字并茂,从开始环线徒步准备写起,把沿途的所见所闻用一段一段的小标题串联起来,像玻璃柜台射灯下摆放的两条珍珠项链,一长一短,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涵盖广博深厚的人文历史,斑斓多姿的风物和深邃独到精神的游记。因对尼泊尔及大环线很陌生,虽有小标题导引,读着也轻松愉快,可还是有种无法深入的疏离感。记得骆娟谦虚地问我,我便急不可耐的亮明观点,现在想想,特像一只刚学会叫的青蛙,对着根本不了解的夜空鼓起腮帮子瞎喊。当我把这个游记看到三分之一处,便已经明白我错了,为自己当时的大言不惭深深羞愧。在陌生的环境,急于表达观点往往是些无知的人,我就是一个无知的人。
读书、品茶、识人都需要时间。慢不只是一种生活品质,慢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有些时候只有慢下来,才能发现细节的成败与微妙。从上海回来,断断续续历时四个月,才将这本书看完,创造了我读一本书耗时最长的记录。
这本游记初读,你会觉得像日记,读着读着便身不由己的喜欢作家用文字创造的一种节奏,没有狂风暴雨的高亢,也没有巨石投水的慨然撞击,恰风和日丽的湖面,水波均匀地荡漾,渐渐跟随骆娟徒步的律动一步一步向前。扑面而来的雪山,突然闯入的崖壁,飞流直下的瀑布,错落在山崖前的村庄,彩毯似的田野,茂密的原始森林,一棵花树一株委婉的草,皆生欢喜心。文字表面不动声色,内核却很有张力,勾起读者美好的向往和不可遏制的冲动,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尼泊尔与中国西藏交界,两国共同拥有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相比,尼泊尔处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气候相对温和,许多年前就已开辟了好几条著名的旅游线路,包括大小环线在内。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外国人登顶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全都是从尼泊尔一侧出发。跌宕起伏的道路,独特的人文地理风貌,五千多米的高海拔和上下几千米的落差,惊险刺激,挑战每位徒步者身体的极限,正因为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徒步客。中国人徒步运动兴起时间不长,加之骨子里的中庸和安的处事风格,导致去尼泊尔大环线徒步的中国人不多,对这项运动相对陌生。陌生产生的神秘,使大环线像飘渺在云雾中的一条飞龙,神秘莫测而极具诱惑。骆娟这本书正是抓住这一特点,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大环线上所经过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村庄,每一处田园,每一个驿站,沿途遇到的人,遭遇的事儿,还有满天的繁星,东升的旭日,无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计划去尼泊尔的徒步客来说,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导性,带上它走大环线,肯定不会迷路。
我平常基本不看游记类的书,不知道外国人写大环线的书多不多,但我知道,中国写的人极少,大多数是一般的旅游攻略。评判一本游记的好与坏,在读者而不在作者本人,个人的感受不同,目的不同,切入点也不同。我想骆娟在写这本书之前,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的可贵之处是将旅游攻略、日记、游记、心得体会、散文等多种文体天衣无缝的杂糅在一起,使其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韵致。作者认为,“带着自然至诚的感受和体验,我们的血液中本也与这山野所滋养的气息共同共存,而对着遥远山野的关注,其实也同样是对我们所生活之地的关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并不存在距离。”况且,“这世界是如此广阔和美丽,作为一个徒步旅行者,能将个人的微妙置放于一个更为庞杂、也更倾向于精神内核的地域空间,是何其幸运的事儿”徒步首先是愉快的,积极的,开放的,是作者的身心从沉重到轻盈的过程,这样一位作家,怎么可能只为表达而表达,她是用最真诚的情感对待读者的,倾诉着对喜马拉雅的敬畏,对自然宇宙、大地万物的敬畏。她对着天父般的喜马拉雅,吟语、低喃、感叹、告白、倾诉、哭泣、喝酒、歌唱、大笑,思索,还原生命自然本真的状态,“那是在暗淡的时光中始终闪亮着的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那是形态最青春,表情最淡定和感应最美妙时的自己。”通过这本书,也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看到一位柔弱的女子,怎样在行走中克服惶恐、高山反应、伤痛等各种困难,使前进的脚步变得坚定不移。仅仅这些还不够,作家把自己的灵魂和盘托出,供奉在喜马拉雅山前,用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双眼,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嗅觉,用自己的身体每一块骨头,每一个关节,每一条韧带,肌肉及细胞,去接近、去领受、去体会,心甘情愿接受山川的温养,借助喜马拉雅伟大神奇而永恒的力,让虚弱的生命冲出尘世的藩篱,摆脱肉身的寂寥虚无,赋予她精神上的全新的生命。
无论何种题材,一本好书,定有触动你心灵的某些点。这些点贯通生命,是思想的结晶体,是埋在作者身体里的一粒沙,经过岁月的打磨、包浆,再用语言的形式开挖出来,当然是一颗颗珍珠了。读者把这些珠珍珠研磨成粉,细细的吞咽,便获得了他人价值对自我生命的滋养。我敢确定的说,《南麓山野——喜马拉雅徒步旅行笔记》是一本好书。她把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对生命的终极思索,对人类未来走向的考问,和对自然的赞美与体会,点点滴滴散布在路上,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读到它,跟着骆娟用思想和脚步开辟的更广阔更深邃的山野道路去旅行,相信一定不虚此行。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时序已转到秋季。骆娟告诉我,她计划九月底去西藏,开始新的徒步旅行。我突然想,这一南一北、一阴一阳、一前一后,环绕喜马拉雅的旅行,像双脚绘制的太极图。骆娟于行走中,懂得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惟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从而获得了无穷般若自在心,使她无论身处繁闹的城市还是寂静的荒野,都能够顺势而为,淡然颐和。
骆娟喜欢逛书店,喜欢看书。她衣着素净,和善温婉,端雅静稳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书旁若无人,与刷了桐油的木质窗格斜照进来的光,勾勒出一幅小品画。
很美,很安静。
我抓拍到了这个瞬间,一直保存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