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文化在改革强军中的支撑力
2018-11-14李梓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李梓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一、博文精武,承史拓新,以文化强军助力强军梦
(一)聚焦实战性,以强军目标和战斗力标准把关文化进口
随着“强军”口号越来越响,“强军”实践也越来越现实,一大批聚焦军队发展的高质量的公益广告、文学创作、影戏作品争芳斗艳。基层部队更要借此东风加以引进,用优秀的军事影视、军事书籍等军营文化作品熏陶战士,用比武竞赛、对抗训练、文体比赛等军营文化活动激励战士,让闻战则喜的战斗士气激荡,让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高昂。
(二)聚焦群众性,以把握关切而服务官兵衡量建设效果
部队的主体是官兵,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官兵,文化活动是否能激起官兵兴趣踊跃参加、文化建设能否立足官兵把握关切投其所好,关系到军营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发展建设军营文化,仍要以官兵为主体,才能提高受众度、关注度、参与度,才能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明确好基层文化服务的主体,把握好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可以从官兵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战士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娱乐项目,并让好的开展方案固化为制度,在提高参与度的同时,激发起官兵军营文化建设的主人翁精神。
(三)聚焦先进性,以传承红色基因并创新军营文化实现文化强军
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所以基层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也要创新。该部队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永葆革命本色”的“红军连”,要秉承“思想先行”,新时代下以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官兵、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接着把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和我军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先进基层文化建设在批评继承下来,激发官兵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要把握主导方向切忌走偏走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基础,创新文化发展基础,创新文化服务渠道。该部队虽然能够加强设施建设,但却缺乏及时更新、正确引导的意识。我们可以在基层高质量落实”三个半小时“制度,在保留观《新闻联播》、读《解放军报》和军事杂志的基础上,把排房里、阅览室里的电脑管好用好,让电脑设备成为战士接受信息化战争知识的主阵地,让网络环境成为部队加强文化渲染的主战场。
二、踏铁留痕,抓石有印,以抓建过硬助力强军梦
(一)在“标准”上追求严谨把握,确保按纲抓建的正确思路
针对调查中发现该单位建设由于标准把握不严引发工作开展不扎实、工作重心偏颇失衡、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求搞得过,不求搞得硬”思想泛滥的现状,需要基层主官把握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捉稳作风优良这个强军之基,“高标准、严要求、细规划”地从“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三个维度将十六条建设标准贯彻落实于连队日常工作,特别是把中央把从推进强军征程、培育四有军人的新时代新形势出发对新《纲要》完善的“理想信念坚定”、“三个绝对”、“保持随时准备打仗状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血性”、“演风、训风、考风端正”等几条新标准深刻把握,适应新形势把握新常态,为开展好八大经常性工作立起标准和架起目标。
(二)在“班子”上追求有力过硬,保证扎实抓建的人才资源
针对调查单位“战斗堡垒”不结实,党委作用不突出的现状,基层主官要贯彻“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并在这坚强的战斗堡垒的领导下,建设坚强的党支部委员会、过硬的干部队伍、过硬的士官队伍、过硬的党员队伍和得力的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同时根据各项工作开展需要打造过硬的文体骨干、理论骨干和技术骨干等队伍,为科学决策和扎实开展准备好智慧和人才的源泉,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建设局面。笔者觉得调查单位各个岗位上的教育者能力不足并非致命短板,而是在工作开展时缺乏热情。基层干部在较艰苦的环境里推进强军征程,更有必要饱含热情投入工作,兢兢业业、严严谨谨地把地基打牢、把基础筑稳。
(三)在“形式”上追求多元创新,厚实工作开展的足够动力
可以利用“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将工作责任具体到单位、到人,从而避免责任心不足带来的可避免的麻烦。严格遵循先进基层单位、优秀士兵、优秀基层干部的评选标准,以争在平时、比在平时”的双争活动形成良性的“激励导向机制”,激发不同基础的单位和官兵的参与热情和创业热情。就拿基层开展教育来说,除了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像以解疑答惑、自型自悟为教育理念的“教育引导法”、以发挥文化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熏陶法”、以领导干部人格力量促进带动的“领导带头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是条件允许,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驻地的教育资源如参观遗址旧址皆是不错选择。
[1]李瑾.论国防文化培育与强军兴军之路[J].社会科学家,2017(07):156~160.
[2]王璐颖.打造具有时代价值的强军文化[J].学理论 ,2016(08):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