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封建大观园里的屈从与反抗

2018-11-14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鸣凤老太爷大家庭

■刘 婷/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觉新是《激流》三部曲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也是巴金先生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典型形象。作为家中长子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接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幻想着与梅表妹的爱情和更高层次的教育,但中学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得偿所愿,父亲安排他进入社会开始工作。面对父亲的决定,他只是“绝望地痛哭”,他懦弱地顺从了。他忍受着他人难以理解的苦闷,他忍受着自己的行为背叛自己的思想,虽然这样暂时博得了家中长辈们的“友好”对待,但他为之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沉重。他失去了自己所爱的梅芬,失去了贤惠善良的妻子瑞珏……但最后,他终于有了一点觉醒了,他终于帮助觉慧成功地逃出了这个腐朽的“家”。

纵观觉新的生活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觉新具有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他诚实善良却又懦弱屈从,他年轻而又老成他清醒却又糊涂,他默默忍受又愤然反抗。这与他所生活生长的环境不无关系,生长在一个陈旧腐朽的官僚地主家庭,深受封建思想的浸濡,同时他又处在五四运动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之际。而觉新的悲剧与他懦弱的性格和成长历程中的美好回忆也有关系,他懦弱所以他不敢像觉慧那样勇敢反抗,加之在他成长过程中有着太多温馨美好的回忆,这些美好温馨的回忆便成了他与封建大家庭相妥协的理由。

觉民作为家中老二,他的性格是稳健温和的。小说中觉民这一人物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还是他逃婚一事。高老太爷答应了冯乐山的提亲,而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坚决反对,于是他在觉慧等人的帮助下积极逃婚。逃婚后,觉民与琴相互支持鼓励,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抗争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觉慧,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坚定,他带着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仰,热情执着而不放弃。他摒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大胆地和家中的婢女鸣凤相亲相爱,并没有什么东西束缚他、阻碍他。他迈着大步向自己的理想目标走去,他要做自己的主人,他不容许自己的人生有一丝遗憾,他坚持到底的反抗为他自己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然而,他终究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而失去了爱情,牺牲了一段美好纯洁的感情。

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引人注目的还有这样几个女性青年形象:温顺驯良的钱梅芬、勇敢进步的琴、纯洁刚烈的鸣凤、善良厚道的瑞珏。梅芬,一个温顺驯良、凄楚动人的女子,因母亲与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上的争执而与情投意合的青梅竹马觉新擦肩而过,而且出嫁不久便做了寡妇,在与觉新重逢后,自己的感情又不能对觉新抒发,最终在矛盾痛苦中抑郁成疾,吐血而死,殉葬于封建礼教。琴,思想进步,意志坚定,渴望新知识,追求独立人格,积极地与觉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封建婚姻,并在觉新和觉慧的帮助下最终赢得了爱情。鸣凤,一个纯洁刚烈的女子,为了自己对觉慧纯洁的爱情,以死抵抗这个腐朽的封建大家庭,她对觉慧的爱,催人泪下。瑞珏,一个善良厚道的人儿有着江南女子的柔情婉约,又具有着传统女子所不具有的时代气息。她作为觉新的妻子,十分顺从和体谅觉新。她每日看见觉新受气,也每日安慰他,总希望找点开心的话题,让觉新开心一些,她是一个绝对贤惠的妻子,她与丈夫相亲相爱,就算在知道了丈夫喜欢梅的原因后,她仍为觉新折梅。当梅芬出现在她的眼前时,她一如故友重逢,亲切地陪梅芬游玩、聊天,常常为梅芬送药,她希望可以消除梅芬心中的孤独和忧愁。作为大家庭的长房,她常常面临家庭内部的攻击和压力,但她仍以柔弱的肩膀陪丈夫一起分担这个封建大家庭里的重担。

对于高老太爷,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对他抱有一种怨恨式的态度,他是封建专制的化身,是他酿成了这个封建大家庭里一桩桩的血泪故事。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身上复杂的特征。他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眼界开阔,送克明到日本留学,送觉新进新式学堂学习等等;他在临终之前变得慈祥温和,同意了觉民的抗婚,并祝福他们生活幸福;他干涉觉慧行动的自由,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觉慧不受伤害;他干涉觉民的婚姻并非是存心毁坏觉民的幸福,而是遵循了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封建礼教的婚姻惯例……其实,高老太爷本性并不坏,他并不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只是,他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浸濡太深了。事实上,高老太爷也是这“吃人”的封建文化的牺牲品。

在这个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庭里,有人妥协屈从,有人深受其害,但唯有做奋起反抗的新青年,才能摆脱这“吃人”的封建文化。

猜你喜欢

鸣凤老太爷大家庭
《子夜·第一章》:吴老太爷之我见
你好,你好!
向死而生
不同乎?相同也!
“网易考拉”缘何加入“阿里大家庭”?
鸣凤之死
开学啦
三老太爷
悲剧婢女形象对比
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