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城市市徽中文化内涵的体现
——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例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圣乔治圣彼得堡莫斯科

李 聪

市徽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面貌,反映着一座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它是一座城市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意义或特殊内涵的标示。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形式。市徽作为一种具体可视的文化符号,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它以对应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庞大的信息系统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它不仅是城市文化的浓缩载体,也是城市精神内涵的反映。俄罗斯是由46个州、22个自治共和国、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本文将以俄罗斯的主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例,研究莫斯科、圣彼得堡市徽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首都,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纺织工业和机械工业中心。当今莫斯科市徽上刻画的是一位白马骑士手持长矛刺杀毒蛇的图案。白马骑士名为乔治,传说出生在公元260年前后,巴勒斯坦人,后成为一名罗马骑兵军官。他骁勇善战,屡战屡胜。公元303年,因信奉基督教,在一次阻止基督徒受迫害时被杀。公元494年,被罗马教皇格拉西一世(Gelasius)封圣。五世纪后,自小亚细亚始,人们开始崇拜圣乔治,这种崇拜逐渐流行到近东和西欧地区。拜占庭的统治者也把他尊奉为“圣人”(Cвятoй)。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王公宣布基督教为基辅罗斯的国教,罗斯受洗。罗斯沿袭了拜占庭对圣乔治的崇拜。自罗斯受洗后,关于乔治刺蛇的传说在罗斯被广泛传颂。各地区流传版本各异。其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则是:在巴勒斯坦地区一座城市的湖边生活着一条的毒蛇,它毁坏城市,吞食人类。当地居民为活命纷纷把自己的孩子献祭于它,这一天轮到了国王的女儿。正在这时出现了一位白马骑士,得知公主是基督教徒,得益于神赐的力量,乔治将毒蛇斩杀于马下。公主将毒蛇带回城中,获救的全城居民接受洗礼改信基督教。圣乔治的名字在罗斯有很多种称法:Юpий, Гeopгий, Eгopий 等。11世纪初,“智者”雅罗斯拉夫执政期间,名为Юpий的圣乔治形象首次出现在钱币和印章上。14世纪,在古罗斯与蒙古—鞑靼桎梏斗争中,莫斯科市徽问世了……”16世纪起,莫斯科市徽被镶嵌在莫斯科大公国国徽的中心位置。18世纪初,市徽上的骑士被彼得一世首次命名为圣乔治(Cвятoй Гeopгий),在此之前该骑士被俄罗斯人们认为是统治者的化身,在当时只有外国人把莫斯科市徽上的骑士称为圣乔治。

许多学者曾尝试对圣乔治形象风靡罗斯这一现象进行阐释。一方面,乔治(Гeopгий)这一名字本身有着“耕地”之意,使得乔治成为土地和牲畜的庇护者,被认为是斯拉夫神话中家畜神和丰收神的后裔。斯拉夫民族旧历4月23日(5月6日)被称为“尤里节”(Юpьeв дeнь),这是春耕伊始,在这一天人们开始每年的第一次放牧,采集药草,举办宴会,点燃篝火,举行仪式。我们可以理解这一天为“春之尤里节”(вeceнний Юpьeв дeнь)。另一方面,圣乔治演变成“常胜将军”(пoбeдoнoceц)的代名词,是俄罗斯统治者及战士们的守护神,被看作是解放者、庇护者及为全人民带来福祉的圣骑士。旧历11月26日(12月9日)就是为纪念常胜将军圣乔治而设立的节日,可以理解为“晚秋的尤里节”(oceнний Юpьeв дeнь),也是为世人熟知的尤里节。该节日起源于11世纪“智者”雅罗斯拉夫执政期间,他为纪念伟大的殉道者圣乔治在基辅建造了圣乔治圣殿,圣殿被圣化的那一天被其定为“尤里节”。之后1497年伊凡三世执政期间,法典规定,在此日前后各一周期间,农奴有更换封建地主的权利,开辟了俄罗斯的农奴化进程。

关于圣乔治刺蛇这一传说几个世纪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绘画、建筑等各种艺术创作。这一情节体现了俄罗斯民族虔诚的宗教情结和思想中邪不胜正的信念,传达的是保护弱者、直面侵略者、英勇斗争的精神。它已经成为莫斯科的一种文化符号,不仅被镶嵌在俄罗斯国徽的中心,在红场的入口伊比利亚拱门(也叫做耶稣复活门)左门门楣上也刻画着这一情节。红场是俄罗斯的精神象征,是莫斯科的骄傲,在克里姆林宫楼顶上方的旗帜上,大会堂上方的国徽中,以至于建造在朱可夫青铜像对面的大型超市的楼顶上,这一文化符号在红场范围内反复出现。在莫斯科胜利广场西面,有一座高达141.8米的胜利女神纪念碑,这一高度象征着卫国战争的1418个日夜。纪念碑体下方也刻画着这一图案。胜利广场是1995年5月,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所建造的,它是俄罗斯人民对伟大卫国战争的纪念,寄托着他们对和平的祈祷。这一文化符号的反复出现足以体现它对于俄罗斯人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价值。它带着丰富的寓意,给人以深远的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现了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

二、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是俄罗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又被称作“北方首都”,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当今圣彼得堡的市徽是在背景色为红色的徽牌上刻画着的两个十字交叉的银色海锚与河锚,以及竖立在正中间上方镶有双头鹰的金色帝王权杖。圣彼得堡于1730年通过了市徽的图案,1780年予以确认,1857年予以修正,1991年未改变图案重新被使用。现在的圣彼得堡市徽是于2003年4月23日在圣彼得堡立法会议上通过并开始施行的。市徽以红色为背景,象征着劳动、富足、美丽与喜庆;帝王权杖为金色,象征着财富、高贵、辉煌、坚定与力量。海锚与河锚均为银色,象征着高尚、纯洁。

圣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整座城市百分之七十的领土被水覆盖,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圣彼得堡由100多个岛屿组成,被数量众多的桥梁连接起来。开桥(paзвoд мocтoв)是圣彼得堡的特色之一。在涅瓦河能够通航的季节里,凌晨就会有开桥(吊桥不断上升,桥面一分为二)的景观,以让大型轮船通过。其中冬宫桥(Двopцoвый Mocт)开桥的景观被认为是最具有观赏性的。人们或坐在涅瓦河的游轮上,或站在涅瓦河畔,静待开桥。市徽上的海锚与河锚形象地代表了圣彼得堡这一特质,它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为圣彼得堡。为表示征服瑞典的雄心,1712年彼得大帝把首都从莫斯科迁至这里。1914年尼古拉二世将其改称为彼得格勒,彼得格勒经历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被世人称为“革命摇篮”。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改名为列宁格勒,在卫国战争中英勇斗争,抵御了为期900天的列宁格勒围困,赢得了“英雄城市”的光荣称号。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旧名“圣彼得堡”。市徽上的权杖代表着圣彼得堡曾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曾是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城市,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圣彼得堡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市名来自于三个不同的起源。“圣”源自拉丁文,意为“神圣的”;“彼得”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圣徒彼得是古罗马的守护神),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把圣彼得堡的市名越来越频繁地同彼得大帝联系起来;“堡”在德语和荷兰语中意为“城市”。圣彼得堡市徽的原型是与罗马主教息息相关的梵蒂冈国徽。这些表明了圣彼得堡是一座具有多文化背景的城市。集合了当时法国、意大利的优秀建筑师设计的彼得大帝夏宫,意大利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设计的冬宫,意大利天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的叶卡捷琳娜宫,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型的喀山大教堂……这些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已成为能代表城市的文化符号。圣彼得堡孕育着俄罗斯文化,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把俄罗斯帝国推向了鼎盛,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城。

市徽不仅仅是一种可见的视觉符号,它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市徽是一座城市浓缩的形象,是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标签。通过研究市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及所传达出的精神风貌。本文以俄罗斯第一、第二大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例,分析了其市徽中文化内涵的体现,为俄罗斯文化提供了另一种研究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俄罗斯,也对我国的徽章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

注释:

①操文斌,陆林.旅游标志设计内容定位[J].装饰,2005(1):80.

②[俄]格奥尔吉耶娃.文化与信仰: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M].焦东健,董茉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117.

[1]戴桂菊,李英男.俄罗斯历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李英男.俄罗斯地理[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3]王仰正,赵爱国,周民权.俄罗斯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吴克礼.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学生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杨玉明.俄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8(4):404~406.

猜你喜欢

圣乔治圣彼得堡莫斯科
St. Petersburg: The Northern Capital of Russia 圣彼得堡: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记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魅力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博导”
车“游”
论英格兰圣乔治十字标志的演变
第三只眼看莫斯科
圣乔治丝带,俄罗斯人的爱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