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文艺节目在文化传承中的担当
2018-11-14邢晓春
邢晓春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世上的任何事物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传承,尤其是在实际生活中那些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优秀事物。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曾在多种场合推广京剧,京剧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基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艺术形式。像京剧这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喜欢,从而将其传承下去。不仅有良知的艺术家在做这件事,主流媒体也有责任为优秀传统文化鼓与呼。在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通过广播文艺节目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发挥广播特色,选取适合用声音表现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自2013年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综艺节目中心在完成重点宣传项目和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策划了一系列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内容的节目。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冲击及商品化的影响,名录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有的土壤和社会环境,濒临失传,或是日渐衰落。因此,挽救和记录它们迫在眉睫。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本着发挥广播声音特色的原则,综艺节目中心在策划过程中着重选取“好听的”、适合用声音来表现的项目去采制,比如文学、音乐、戏剧、曲艺等类别中的项目,这也契合了传统广播文艺节目的类别设置。而诸如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则更适合用画面去记录和表现,不在广播文艺节目的选择范围内。尽管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实现图文对声音的辅助和补充,但是对于首先要在传统广播平台上播出的节目来说,对声音的要求还是第一位的,而且用声音记录也是广播媒体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
近几年,中央电台综艺节目中心陆续选取了民间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等类别中的一些项目,如海菜腔、侗族大歌、格萨尔、伊玛堪、蒲剧、评弹、南音等,派记者和录音师分赴云南、贵州、青海、黑龙江以及山西、江苏、福建等多个省市,实地采录了共计数百小时鲜活而珍贵的音响素材,并分别制作了《云上歌者——海菜腔传人后宝云》《大山的女儿——介绍侗族歌师吴品仙》《我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记格萨尔说唱艺人才智》《渐行渐远的民族记忆 连绵不绝的历史回声——赫哲族说唱史诗〈伊玛堪〉》《一个梦想赐一段行程: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传承最美中国声音:介绍苏州评弹大师邢晏芝》《南音女孩》等文艺专题节目。声音素材和节目均交由中央电台版权处永久保存。
二、遵循文艺规律,采制精品化的广播文艺节目
(一)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列宁在1905年提出的,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重申了这一思想。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因此,在采制广播文艺节目时,首先要考虑“为了谁”的问题,进而考虑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节目的受众,还应该是节目的主角。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乡野山村,把话筒对准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民群众,他们之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的传承人。比如:海菜腔的传承人后宝云老人就是云南省红河州大山深处的一位普通村民,平常在田间耕作;从小学习南音的郭书筠是福建省泉州市百崎回族乡的一个女孩,她从小在乡里的南音社里跟老辈人学南音,她的愿望就是在泉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乡里教孩子们。
采制此类节目时,我们借鉴广播特写的手法,聚焦某个人物,以达到更生动的讲述效果。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达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内心瞬间的变化,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广播特写就是要聚焦某个主题、某个人或事物,放大它、突出它、剖析它,而不是全景式呈现。
每一集节目要讲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一个项目涵盖的内容非常庞杂:历史沿革、流派分类、经典剧目(曲目)、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节目时长有限,一般只有25~50分钟,节目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比如聚焦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经历和事件,辅以周围相关人的讲述。从细微处入手,突出人物的个人小世界,以他的生活变化折射出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题。如格萨尔说唱艺人才智以传承格萨尔为己任,他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这句朴实的话,胜过一切豪言壮语。
(二)文艺是永恒的
广播文艺与广播新闻有着不同的特点。新闻是有时效的,越新鲜越好,时间越久价值越低;“而文艺是永恒的,古代艺术在今天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文艺不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失去魅力”。因此,“广播新闻只能选择新近发生的素材,而广播文艺却可以采古撷今”。
2015年12月,中央电台综艺节目中心参与《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的采制。第三季“戏曲季”主要由综艺节目中心精品节目部承担,推出了《孤独的乾旦》《寻一段诗意生活》《谁还在唱二人台》《古风犹在 遗韵难寻》《花鼓声渐远 风光何处寻》等5期节目,聚焦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戏曲艺术,展现其多彩的魅力,也反映了他们面临的困境。
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曾滋养了许多地方剧种。广播节目《寻一段诗意生活》抓住昆曲浑然天成的诗意特质,挖掘它濒临灭绝的原因,并展现有识之士如何想方设法保护和传承昆曲的实践和探索。
(三)文艺的审美性
与听众收听广播新闻求“真”的心态不同,听众对广播文艺所持的心态是求“美”,即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和提升。艺术作为一种人类非物质成果,是通过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也就是说,艺术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唤醒人们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决心,将精神转化成了物质。比如中央电台曾经编辑制作的长篇连播节目《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鼓舞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听众。广播文艺在为听众提供审美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深入浅出地传递了价值理念和民族精神。换句话说,广播文艺节目只有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才能吸引听众,达到传承的目的。
比如:在《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戏曲季”中,就着力展现了戏曲之美。编辑记者通过采录戏曲的经典唱段、现场排练或演出的片段,甚至被访者边说边唱的情节,将戏曲唱腔的声韵美感和精神意蕴传达出来,或呈现了高贵清雅的气质,或突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皆声情并茂,余音绕梁。《寻一段诗意生活》节目中,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谈到青春版《牡丹亭》时说:“我们不仅是年轻的演员演一个年轻的、青春的、永恒的故事,而且注入了当下的时代审美。从服装、化妆、舞台美术到音乐,都赋予它今天的生命。未来的昆曲,也会是将戏剧的核心审美与当下的欣赏结合在一起,才会一直‘活’着传承下去。”广播文艺节目在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奉上听觉盛宴;在普及传统艺术的同时,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使听众自觉树立热爱、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以时代精神为文化节目注入新的活力
(一)内容的创新
中央电台综艺节目中心精品节目部于2016年创作了微广播剧《六尺巷》,这是借助中国传统古典故事编写的作品。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旧闻随笔》记载,清康熙时发生过一段“六尺巷”的故事。1956年,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时曾引用清朝著名文人、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止争”的那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2014年11月,时任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在视察工作时曾到过安徽桐城六尺巷,中纪委监察部官网还发表了《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的文章,倡导“礼让”与“清廉”。受此启发,精品节目部决定选择此故事作为微广播剧的素材。
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以尊重原有故事为前提,根据广播剧的特点,重新设置人物关系,并采取了用原创童谣来串联和升华主题的办法,赋予老故事以新的内涵,即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洁相结合。
(二)形式的变化
以中央电台综艺节目中心采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节目为例,基本都是以该项目(音乐、戏曲、曲艺)的唱段来开头,且都是以一个人物为主线,辅以相关人物衬托来架构整个节目。虽然整体上比较协调统一,但是听得多了,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因此,节目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变和创新,比如可以考虑以人物切入与传统专题节目方式相结合,或者以文艺赏析为主插入新闻事件等,赋予广播文艺节目新的样式和活力。
另外,在节目时长上,传统的广播文艺节目是25分钟至50分钟左右,如长篇连播或广播连续剧等。而在移动环境下,碎片化的“微”时代,广播文艺节目也应更多地利用微信、微博、二维码扫描等新传播方式打开和传播。因此,节目需要变得短小,可能只有几分钟,因为时间稍长,听众就会转移注意力,也不便于新媒体介质收听。这样虽然节目体量变小了,但是传播范围却扩大了。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听众一个完整的节目呈现,其创作手法和美学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受体量的限制,节目中人物不宜多,人物出场次数也不能多;故事要简单,结构要以精巧取胜;内容以富于生活气息的题材见长,不大适于表现厚重的主题,即使表达重大主题,也要从小处入手。因此,在新形势下,对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作为人类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精炼概括,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它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涵养文化生态、培育文化包容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广播文艺工作者应该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专业的采编水准和强烈的使命感,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广播文艺精品节目。
注释
①②张凤铸、胡妙德、关玲主编:《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