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曾子寓于孝道的丧葬思想
2018-11-14■/
■ /
南京师范大学
曾子(前505-前432年),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师从孔子,后世称之为“宗圣”。“曾子十八篇。……仅存在《大戴礼记》中,自《修身》至《天圆》凡十篇。”核心理论是“孝”,主要包括天地自然之孝、克己君臣之孝、父母兄弟之孝。对应的丧葬思想可分为:国君之祭、诸侯之祭、大夫之祭、亲人之祭、朋友之祭。父母之祭是亲人之祭中的重心,他认为对父母的孝是贯穿在生死这个过程的,“生则养之,死则祭之,祭之以礼。”主张对待父母要“善始善终”,合乎礼。
在生死相循中感悟人生的价值,丧葬的最终目的是让逝者安稳,生者安乐。“在这种死亡的祭祀中体会到了血缘相继的神圣性,体会到家庭、家族生命的完整性,体会到先人对后人的关注和保佑。……也明白了自我生命的责任,即为光宗耀祖、为延续香火、为扩充祖先产业、为家庭家族的兴盛而生而死。”
一、葬前之礼
曾子对丧服的规定比较严格,根据血缘的亲疏远近分为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
亲人去世后,要在堂前设帷帐为其沐浴更衣,应在西方进行小敛的祭奠。“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曾子曰:于西方,敛斯席矣。”(《曾子·子思子·有子问第五》)“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为丧亡的双亲准备棺椁、寿衣、寿被将其入殓,并摆放祭品,以托哀思。此外还主张人要死的合乎正礼,“曾子易箦”正说明了这一点。曾子在病危时分,执意要换掉大夫才能用的席子,以求“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用最好的食物祭祀,是行孝之礼的最高阶段。“父母既殁,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曾子认为人在刚去世时,供在尸体旁的祭奠食品,用的是食架上现成的食物,这里曾子没有直接说明祭奠的是哪种食物,只说是最好的食物。
吊唁活动在出殡前一天举行,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曾子·子思子·有子问第五》)指出哭丧的地点,即在逝者家中,而不是跑到街巷去哭,作为旁观者要及时表达悼念悲戚之情。
孝子节食是曾子丧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礼记·檀弓》)这种思想影响到其弟子乐正子春,他在丧母时五日不食。曾子以七天绝食的方式表达丧亲之痛,但是生病时是特例,可以进食,但必须要有草木的味道,即生姜、桂皮等滋味,“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曾子·子思子·有子问第五》)
二、葬礼阶段
读赗之礼是在灵车出发之前,宣读助丧人的名单及其送葬礼物的单子。曾子认为这不合古代礼制,因已经在灵堂宣读过了。“读赗。曾子曰:‘非古也,是再告也。’”(《曾子·子思子·有子问第五》)
在下葬祭祀时要表现出哀痛的情感。“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以示对死者的崇敬,这种庄严要贯穿整个丧葬仪式中,尤其是下葬这一环节。“孝子之丧亲,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孝经·丧亲》)
在陪葬的器具上,曾子主张陪葬的事物当为虚的,而非实在的事物。“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曾子·子思子·有子问第五》)
三、葬后之礼
父母逝世后要守丧三年,以回报恩情。“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告诉人们守丧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三年守丧阶段,可不再守丧。“哀而不伤”的悲戚。中国自古以来都倡导中庸平和的思想。“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过三天后就可进食,教育人们要节哀,爱惜身体。
曾子认为父母离世后,要常怀忧思感念之心,做到“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战国尸佼《尸子》卷下称:“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缘何泪沾巾?是因为想到了亡故的父母啊。“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孝经·丧亲》)要按照四季之节气进行祭祀。
曾子主张父母亡后,要谨慎行事,加强自身修养,勿使祖上蒙羞。“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重修养轻俸禄,且坚持在父母去世后,三年不改其做法,能侍奉父母的朋友,“亲没之后……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曾子·子思子·晋楚第九》)“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曾子的丧葬思想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没有因为时间的间隔而停滞。从曾子丧葬思想中找寻孝的真谛,以身明孝,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