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次长跑
2018-11-14赵强
赵 强
哲人有言:“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每每读到这句话,我都深有感触。对于很多人而言,现代生活或许是平凡的,但平凡并不意味着接受平庸。读书,恰恰是克服平庸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阅读不仅给人以知识,更像一艘航船,带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从狭隘驶向开阔。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边感慨,读书能给人带来无穷的益处;一边又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读书,或不知道该读什么书。甚至,年初制定了读书计划,规定自己一年要读多少本书,到年底一盘点,书确实是买了,但大多安静地躺在书柜上。“读书人为什么不读书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起了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黄生借书说》。黄生来袁枚这里借书,袁枚不仅答应,还告诉他:“书非借不能读也。”为何如此说?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藏书很多,往往却以“有空再看”的心态,将其束之高阁;而借来的书,由于时刻担心需要尽快还回去,反而会让人珍惜宝贵的阅读机会。袁枚并非借此鼓励借书,而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裹足不前,也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在某种意义上,在读书中扩展精神的疆域,需要有一种紧迫感。
对此,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小时候,每次望着大门紧锁的学校资料室,透过窗户看到布满灰尘的书籍,我不免如饥似渴,望书兴叹。无奈,我只好四处询问邻居、亲戚、同学、老师,看谁家有好书。虽然借书费力,还是从邻居那里借到了鲁迅的杂文集《热风》,从姑父那里借到了前苏联时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紧迫的时间,让我如饥似渴地啃读这些著作,它们也如同甘露浸润我的心田。
之后,我考入南开大学,从此进入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作为书籍的“大本营”,学校的图书馆基本上成了我每天必去的场所。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读《红岩》这本书,在读到渣滓洞的革命烈士,他们即使身陷囹圄,还不忘读书。这样一种精神,在带给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多了一份坚定。每读完一本书,我总会有几分激动,在内心告诉自己,又攻下了一个知识堡垒,又获得了一次知识洗礼。正是因为这种紧迫感,四年下来,我居然读了上千本书。大学时的这段经历,不仅让读书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虽工作多年,我依然保持着每个月去一两次公共图书馆看书的习惯。一来,是因为那里的阅读环境好;二来,也是因为书的品种多,特别是新书的比例大,在啃读经典的同时,可以迅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阅读,更新知识,克服“本领恐慌”。而新知识的获得,也会给人带来成就感等正面的反馈,激励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去汲取营养。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双向互动”,激励着我们在阅读中不断扩展知识和精神的疆域。
读书是一次精神的长跑,无论何时开始,都不会太晚。对每个人来说,如果你想不断提升自己,拓展视野,启迪智慧,不妨以热情和时间拥抱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