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悲剧性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2018-11-14张静怡
张静怡 梁 静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
悲剧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文学家就开始通过对悲剧性现实的艺术表现来激发读者的哀怜癖和同情心,乃至于在英美等国家形成了以表现悲剧对象、悲剧题材为主的悲剧性文学,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更是成为英美悲剧文学的经典作品。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创作者也逐渐认识到悲剧性文学与生俱来的感染力,《泰特斯》《罗密欧与朱丽叶》《魂断蓝桥》《珍爱》《乱世佳人》《记忆碎片》等由悲剧性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纷纷搬上银幕。很多导演在尊重原著悲剧性色彩的基础上用更为现代的改编方式将一个个遥远的故事呈现给观众,为悲剧性文学作品注入了更多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不仅让观众在影像的世界中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领悟,而且也让悲剧性文学具有新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特点。基于此,本文对悲剧性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其艺术特点与内涵。
一、淡化悲剧文学厚重的历史感
英美悲剧性文学作品中大都依附于观众较为陌生的历史时代,通过社会残酷性来凸显人的悲剧性命运。这种厚重的历史感虽然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但是离现代社会却极为遥远,拉远了文学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因此,在英美悲剧性文学电影改编过程中,很多导演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或时代背景进行了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拉近电影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需求。例如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的电影《泰特斯》就对原著的历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解构,让莎士比亚笔下最血腥的悲剧囊括了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的元素。原著以古罗马传说为基础,涉及大量的罗马人与哥特人之间复杂的历史矛盾。然而电影则弱化了原著的历史背景,主要描述主人公泰特斯与塔莫拉之间的仇恨,用单纯的“复仇”故事来展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影片着重描写了泰特斯所导致的一系列杀戮,导演用现代商业电影中最常见的强奸、自残、谋杀等大量暴力元素将观众的注意力由历史感转移到观影快感上。而血腥暴力、骇人听闻的复仇让原著中明确的历史语境与时间都变得模糊,甚至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时空错乱的错觉,仿佛一切就发生在现代社会。导演安东尼·霍普金斯为了消除历史感,故意在古罗马的竞技场安排了摩托车和坦克,让皇位竞争和现代社会的总统竞选极为相似,甚至塔莫拉两个儿子居然出现了“朋克”的影子,诸如此类的现代元素让影片在原著戏剧的框架内呈现出更大的讽刺性和现代性。这种有意为之的现代化改编,让一个悲剧故事穿越了时空界限,让中世纪的传说与现代影视艺术交织在一起,让观众在绚丽的音画效果和恐怖惊悚的复仇场景中获得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让观众在视觉盛宴中获得更大的心理震撼和思考。另外,导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将现代元素和后现代意识融入影片中,让整个故事不再拘泥于原著,同时现代和历史界限的混乱也让影片具有更多的象征和隐喻意味,暗示出现代人遭受的暴力犯罪、政治腐败及权力滥用等种种苦难。可以说,悲剧性文学中历史造成的悲剧与现代社会造成的悲剧形成了跨时空的契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观众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及自身可能遭受的痛苦,并进一步明白个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莎士比亚另一部悲剧《哈姆雷特》在很多导演的改编下,历史感被完全消除掉,呈现出时代特点。例如,2000年美国导演阿尔麦瑞达执导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身着西装,完全摒弃了原著的历史背景。再如1994年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狮子王》同样也是改编自《哈姆雷特》,但是却毫无原著的悲剧色彩,反而具有非常明显的商业色彩和时代特点。除此之外,《推销员之死》《罗密欧与朱丽叶》《魂断蓝桥》《珍爱》等悲剧电影,通过历史感的消除,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悲剧性文学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让悲剧性文学与电影的商业性、娱乐性达成一致。当然,这种改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著的悲剧色彩,情感冲击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这种改编让悲剧性文学作品焕发出了时代特点,能满足更多观众的审美情趣。
二、消解悲剧性文学的深度感
英美悲剧性文学作品,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大都蕴含丰富的主题,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故事开展多维度或深度的挖掘,甚至至今某些作品的内涵仍有待挖掘。但是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是快餐时代典型的艺术形式,更多的是满足现代人较为通俗直接的审美情趣,因此悲剧性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另外一个与原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作品深度感的消解,主题范畴或深度相较于原著则更为狭窄或浅显。例如,改编自美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经典小说《飘》的电影《乱世佳人》就是如此。原著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等美国南方人民的命运。原著涉及了战争、爱情、种族、宗教、女性主义等不同的主题范畴。而改编后的电影《乱世佳人》虽然片长近4个小时,但是也无法容下如此繁杂的内容,因此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对原著内容进行了简化处理,以乱世佳人斯嘉丽的爱情为唯一线索,着力展现斯嘉丽内心的冲突及心路历程。虽然影片也涉及了美国南北战争、种族问题等,但是都是作为隐性的副线在影片中出现,观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还是较为简单的爱情主题,这种深度的消除让故事内容更为直观,易于理解,同时也让影片中斯嘉丽、白瑞德等人的悲剧色彩更为明显。1996年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也是如此,影片导演巴兹·鲁赫曼将原著中复杂的家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等内容简化为后现代的激情故事,对原著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影片中,无论是人物、时间、场景还是服饰,都变为极为直观的场面,不需要任何思考和想象,也不需要像原著那样给予暗示或说明。总之,一切都变得更为直白和浅显。原著中维罗纳的狭长街道被换为杂乱的海滩和马路,两个仇家的武器也从刀剑换成手枪,原著伊始的打斗场景变成了爆炸、飙车,甚至还有直升机参与到追捕过程中,尽管这一切带给观众和原著完全不一样、不协调的感受,但是却让影片的主题深度一下子被消解。可以说,虽然影片的故事仍然在原著的悲剧性框架之内,然而演绎的却是好莱坞典型元素构成的一个通俗的商业化的故事,悲剧性虽然有所降低,文化内涵也变得更为浅薄,但是却带给了观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样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的电影《夜色温柔》也是如此。原著小说《夜色温柔》中,作者菲兹杰拉德通过主人公戴佛尔·迪克在家庭、事业和经济生活等多重压力下的痛苦抉择,向读者讲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悲剧命运,内容涉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人性的挣扎、自我的救赎、自由的追寻及美国梦等不同的范畴。然而电影《夜色温柔》中,导演亨利·金在电影中对原著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让故事的深度得以消除。影片讲述了精神病医生迪克与富家女之间如何坠入爱河、走入婚姻殿堂并又因为种种问题与矛盾而分手的故事。影片没有强化迪克与社会的矛盾,而是重点突出迪克对自己选择的后悔和失落,讲述的是精神和情感崩溃而导致的个人悲剧,而并非像原著那样强调社会对人的影响。故事的批判性得以降低,从而故事的深度也得以消除,让观众能够简单直接地形成对故事的理解和接受。总之,深度感的消除,让自悲剧性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故事主线更为明显,这有助于观众对悲剧故事的理解,让观众快速地、直接地进入到故事的悲剧氛围中,从而被故事所感染。从这方面来说,这种改编虽然让故事稍显浅薄,但是却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观众群中更具有市场。
三、打破悲剧性文学的叙事整体感
在悲剧性文学作品中,叙事一般是将悲剧性材料按照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安排在因果链条之中,而因果链条一般是一个完整的线性结构,包括故事开端、矛盾冲突及悲剧性结局,故事走向符合人们对时间、空间及逻辑的习惯性认知。然而在悲剧性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中,很多导演经常故意打破这种叙事的整体感,让影片呈现出一种完全颠覆叙事时空逻辑的独特品质和风格,情节的线性线索被完全打乱再进行拼贴,以形式的重新构建将原本与观众现实生活距离遥远的悲剧性故事通过更加陌生和新颖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改编让悲剧性文学作品通过结构的变化来渲染整个事件的悲壮色彩。例如,改编自美国作家乔纳森同名小说的电影《记忆碎片》就是消除悲剧性文学叙事整体性的典型影片之一。电影中导演诺兰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环形的布局来牢牢地将主人公莱纳德锁在生存的绝望中,而开放性的故事结局又让观众进入了一个迷宫。叙事空间上,他为了凸显悲剧色彩还主观地设计了大量幽闭的特殊空间,凸显主人公莱纳德孤独无助的心理状态。整部影片中,导演诺兰采用倒叙和顺序交替出现的方式来讲述莱纳德的故事,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顺序直到影片即将结束才最终汇聚在一个时空内。电影叙事时间上,仿佛一切都是发生于过去,因此观众在影片伊始就看到了记录凶杀现存的场景其实是影片结局的提前出现,而且该片段还在影片中经常用倒带方式出现,不断地打破故事的整体性。观众只有回顾整部影片才能发现,导演诺兰其实一直用时间倒流来凸显主人公的生命其实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中,他的时间其实就凝固在其复仇行动中。影片中这种独特的叙述手法一方面打破了原著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极大的象征作用,象征着主人公莱纳德生活的破碎及自己被复仇牢牢束缚的悲剧性命运。除了在叙事结构上打破悲剧性文学作品叙事完整性外,很多电影还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手法来将原著的整体感完全撕碎。拼贴原本作为一种绘画的技巧用来打破绘画作品的平衡性和平面性,如今已经演变为文学改编电影中最常用的创作手法,在悲剧文学改编电影中最为常见。首先,该类型电影中最常用的是不同情节与语言的跨时空拼贴。如2000年版本的《哈姆雷特》一片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身着晚礼服,克劳狄斯和哥楚德等人也是现代社会的装扮,然而这些人在语言上却保留了原著的戏剧特征。这种跨时空的外在形式拼贴让电影在时空上为观众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感,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为其之后的悲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该类型电影经常采用空间和时间的跳跃式拼贴。以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泰斯特》为例,其拼贴痕迹非常明显。主人公泰斯特和其仇人间的时空不断切换,仿佛被随意地拼贴在一起,逻辑时间和空间完全被剥离,大量不同的元素毫无层次地联系在一起,让观众的逻辑思维一次次地被打断,故事的整体性也被完全消除。但是这种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拼贴,却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主人公泰斯特在不同时空的心理状态及反应,并根据其心理变化发现其最后必然是悲剧性的结局。换句话说,这些拼贴在影片中的应用是在为最后的悲剧性结局提供暗示,引导观众自己将蕴含悲剧元素的情节联系在一起,从而真正了解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从这点来说,对原著作品整体性的解构,有助于观众形成对影片主旨的深层次了解,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新意和吸引力。
四、结 语
总之,通过对原著历史感、深度感及整体感的消除,英美悲剧性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呈现出与原著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电影的表现形式更为现代,蕴含的内容也更加多元化。这种个性化的改编更有助于现代观众对悲剧主题的理解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认知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