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英美哥特电影
2018-11-14朱冬梅
朱冬梅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在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中,“哥特”一词被最先从审美的角度提出。瓦萨里原本是用哥特一词来形容当时的一种有违古典主义审美标准的建筑风格。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由文艺复兴,以及18—19世纪后文学与哥特文化实现联姻,20世纪后哥特电影诞生,并在新世纪前后遍地开花,哥特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合流程度越来越高。哥特艺术从建筑到逐渐向其他文化语境渗透,反过来,数百年来西方的文化沃土也充分影响、改造着哥特艺术。英美的哥特电影,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一面镜子。
一、“原始人”与恐怖文化
恐怖是哥特电影给予观众最直接的观感,也是哥特电影作为类型片的美学特征和其与观众之间建立联系的心理基础。哥特电影的主题、人物以及场景等方面设定,以及其具体的色彩、光影等造型语言,基本都无法摆脱黑暗压抑的风格和死亡美学的审美追求。这是与哥特电影诞生的土壤、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恐怖文化分不开的。
哥特民族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就出现在波罗的海沿岸,而到公元4世纪时,哥特人征服了罗马城。威廉·沃林格尔在其《哥特形式论》中指出,此时的哥特人被视为“原始人”,这是与“古典的人”和“东方的人”相对的一个更为卑下的群体。“古典的人”即希腊人,而“东方的人”则为埃及人,二者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与质朴无文的“原始人”之间有着一种鲜明的二元对立关系。这使得哥特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因第一次意识到知识限度而产生的恐惧。整个世界对于哥特人而言成为混沌、紊乱、变化无常、难以被全面认识和掌握的对象,这种恐惧感直接影响了当时哥特人的艺术活动,即哥特装饰和哥特建筑,尤其是追求高度,以尖肋拱顶为特色的教堂。
在英美哥特电影中,不难看见这种恐怖文化的影响,如对死亡的迷恋,对不可知世界的认同,对避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等。例如,在蒂姆·伯顿的《僵尸新娘》(Corpse
Bride
,2005)中,已经死去了多年的僵尸新娘艾米丽将新郎维克多带到了一个冰冷阴森的死人世界中,尽管这个世界中的氛围是欢乐而和睦的,但一切依然是让维克多惊异万分的。艾米丽无论是在其腐烂的外表,抑或是她因为在新婚之夜而被丈夫抛弃,所以强烈渴望一份真爱的心理,都是极端且令人望而生畏的。这种恐怖感是隔离开艾米丽与维克多身处的正常社会的关键。与之类似的还有同为伯顿执导的《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
,1990)。伯顿一方面不断赋予其电影中的哥特人物温情、善良、真挚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在人物的形象和造型上,让观众与之保持一定的,因恐怖感而产生的审美距离。剪刀手爱德华是一个有着一双剪刀手的机器人,而他令人产生排斥感的还不止他的剪刀手,他长着一张惨白的、破碎的脸,遍布疤痕,让人触目惊心,还有着凌乱的发丝和恐慌、犹豫的眼神,以及长期居住在古堡的幽暗角落,不知道如何与外界交往。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金周围的人无法接受爱德华的原因。最终,爱德华还是选择了离开金。而哥特人物所带来的恐怖感,主人公和他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并不一定要通过其死人或机器人等“非人”身份实现。如在被称为“最高雅的一部变态杀人狂电影”《理发师陶德》(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2007)中,陶德就是个外表看起来极为正常的普通人,但对报仇的执念已经扭曲了他的心智,让他成为割喉野兽。电影中陶德杀人放血,绞肉做成洛维特店里的馅饼,并且杀人时陶德还要念着自己深爱的女儿乔安娜的名字,这都超出了常人对事物的理解范围,令观众如坐针毡。类似的电影还有伯顿的《断头谷》(1999)、伦·怀斯曼的《黑夜传说》(2003)等。二、宗教与叛逆文化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哥特人于公元5世纪改宗基督教。可以说,基督教文化和哥特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大量哥特文化本身就是基督教笼罩下的产物、如哥特式教堂的外形,内部透光的中厅设计,以及花窗上的《圣经》故事绘画等;另一方面,基督教作为正统古典文化又是一直与“野蛮”“古怪”挂钩的哥特所叛逆的对象。如从贺拉斯·瓦尔浦等人开始,哥特小说就开始了向古典文化产物、歌颂人性善良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批判和抵抗,大量反映人性阴暗、社会黑暗的内容出现在哥特小说中。哥特电影也不例外,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以德拉库拉为代表的吸血鬼形象在银幕上的大行其道,甚至被电影人塑造为正面形象。而根据《圣经》的记载,吸血鬼是必须被坚决否定的,它代表了黑暗、背叛与原罪。无论是迎合、融合抑或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哥特文化与基督教元素、基督教的宗教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都是密切的。而在英美的哥特电影中,由于在电影产生的20世纪,人类的科技和工业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也使得基督教曾经的庄严和肃穆不断被动摇,这种对宗教的怀疑、背叛,高举“异端”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如在斯蒂芬·诺林顿的《刀锋战士》(Blade
,1998)中,人类和吸血鬼之间是高度对立的关系,刀锋战士,被认为是人类保护神的布莱德,肩负着猎杀吸血鬼的任务,但他自己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吸血鬼血统,如果不是养父阿伯拉罕一直在为他注射药物,他就和他猎杀的对象毫无分别。而在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Dracula
,1992)和尼尔·乔丹的《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The
Vampire
Chronicles
,1994)中,吸血鬼更是成为人们同情、喜欢的对象。德拉库拉之所以背弃基督教,是由于妻子伊丽莎白因为自己而自杀,还要因为基督教的教义堕入地狱,这是德拉库拉无法接受的,他选择了将灵魂出卖给魔鬼变成吸血鬼的方式来完成对基督教的质疑。而在《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们则更接近为一群需要吸血,害怕日光的“病人”。尽管其中也有故意去传染人类的吸血鬼,但更多的吸血鬼选择为了延续生命而吸食动物的血,为了不和人类发生冲突而住在巴黎的剧院里面。虽然他们讽刺上帝根本不回应人类的祈祷,但是可以说他们已经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存,已经不再是要被人类扫除净尽的对象。在当代人看来,人是不应该被神权力量所束缚的,人有权定义属于自己的信仰、规范和仪式。可以说,吸血鬼这一文化符码表面上是对基督教的一种叛逆亵渎,实际上在当代社会带有较为明显的反歧视色彩,是社会边缘者的“代言人”。在《吸血鬼女王》(Queen
of
the
Dammed
,2002)中,吸血鬼莱斯特勇敢地打破了吸血鬼的戒律,对人类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在吸血鬼是另类的情况下,他又成为另类中的另类。莱斯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以“出柜”来求得群体和解的隐喻。而在吸血鬼元素之外,由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科学怪人》衍生的大量弗兰肯斯坦电影也同样带有对宗教的叛逆意味,如《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科学怪人》(1994)、《弗兰肯斯坦的军队》(2013)等。尽管始作俑者如弗兰肯斯坦或其他的科学怪人制造者最终往往是无法得到善终的,但人类毕竟一再挑战和僭越着上帝的造物者地位,这在倡导人文精神、富于反叛精神的当代观众眼中是值得欢迎的。
三、当代流行文化
如果说,因“原始人”身份而产生的恐怖文化,以及由于向基督教的秩序和权力进行挑战而形成的叛逆或曰异教文化,都脱胎于西方社会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语境,而这种语境虽然长期存在,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目前的英美哥特电影还处于另一种属于当代的文化语境之中,那便是流行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自诞生起就有着对大众消费的高度依赖,其本身就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当代观众,尤其是非基督教文化背景中的观众,或许并没有异教的表达诉求,没有边缘化的生存体验,但在对电影进行消费时几乎都有着娱乐身心、情绪释放的需求(包括对冰冷、绝望、悲观这种体验的购买),这也就使得哥特电影的美学必须更贴合当代大众的心理,发生时尚化、商业化的转向。“大众文化的娱乐游戏拒绝艺术理论的孤独解释,美学必须转向,从自我中心转向世界整体,那就是美学的泛化和进入日常生活。”
如对哥特人物的改造。凯瑟琳·哈德威克的《暮光之城》(Twilight
,2008)及其整个制造了“暮光现象”的系列就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大众文化实践,表明新主流叙述如何重新成为可能,一种最保守主义的价值观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实践”。电影更接近于讲述了一个带有吸血鬼元素的励志的校园故事。电影对吸血鬼的刻画,如男主人公爱德华是一个素食吸血鬼,强壮有力,帅气无比,用自己的超能力保护女主人公贝拉,带贝拉参加舞会,并且爱德华的全家都十分喜欢贝拉,而爱德华又全力控制自己的情欲,避免自己因长生不老而伤害寿命有限的贝拉,这显然是一种对于当代年轻女性观众幻想中理想的校园爱人形象的迎合。又如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进行叙事。例如在《吸血鬼生活》(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
,2014)中,三个合租在一起的吸血鬼是典型的“宅男”,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经接近两百岁,最老的皮特则有八千岁。他们的生活与传统哥特电影中的吸血鬼大为不同,如织毛衣,跟踪已经暗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女神,为谁打扫房间而争吵,和狼人互骂,去酒吧寻开心等,他们拥有和人类一样的喜怒哀乐。而由于一次将一个年轻人斯图尔特也变成了吸血鬼,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新加入的斯图尔特教他们上网、用手机、去夜店等,而他们则嘲笑工科出身的斯图尔特还是处男,每个吸血鬼都充满孩子气,行为举止令人忍俊不禁。而伯顿的《大鱼》(Big
Fish
,2003)则以流行文化中的多元主义和神秘主义取代了哥特的恐怖阴森感。在电影中,父亲爱德华光怪陆离的经历,如遭遇巨人、狼人和连体姐妹等,看起来是狰狞、可怕和邪恶的,但是在父亲的叙述之下又是美好的。而在父亲的葬礼上,威尔才发现一切都是父亲的编造,父亲所想要的只是儿子能听自己精彩绝伦的故事,然而威尔却一直没能给父亲这样的机会。相比起传统的哥特电影,温馨风趣的《大鱼》具有更浓郁的休闲趣味以及给大众的想象性抚慰。英美哥特电影是哥特文化在当代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更是在全球范围内一再掀起热潮。哥特电影是植根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其发展时间虽并不长,但是从其内容与形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与数百年来哥特文化在西方的流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的历史文化不断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哥特电影。必须指出的是,文化语境是极为复杂的,是处于变动之中的,上述三种文化及心理并不能完全概括英美哥特电影所处的文化语境全貌,要想完全阐明英美哥特电影的文化母体,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