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代传统文化电影创作的局限性
2018-11-14■/
■/
甘肃民族语译制中心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大众自媒体的盛行,以及来自院线商业大片的挤压,如何才能开创出传统题材电影像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影片《阿诗玛》《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等,几乎所有人脱口而出的鼎盛时代。笔者认为,问题的主要方面不在外因,传统文化题材电影的日渐弱化,关键是在自身创作上有些局限,没有与时俱进。
一、类型化影片探索不够
事实上,传统民族文化电影很早就做了类型片的探索,而且传统民族文化电影后来也出现了一些好的类型片。
《悲情布鲁克》是塞夫、麦丽丝的一部马上动作片。因为当时商业化的要求也是我国整体电影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这个电影还是很成功的。中国“金鸡奖”评的是“集体表演奖”。“马上醉酒”这一段的拍摄水平、演员表现的冲击力,在好莱坞电影里是没有的。但可惜它只是一个片段,只是说它在这一部分上达到了大片的水平,在投资上和其他的创作上还没有达到。据说当时周润发还曾经找过塞夫、麦丽丝说:“我要演你们这样一个马上的电影。”
二、叙事模式化、人物形象概念化较严重
拍摄于建国初期的故事片《内蒙人民的胜利》开创了许多传统民族文化题材影片的叙事模式,影片的主题和人物设置,在此后的电影创作中都进行了仿效,影响了一个时期的电影创作。如近年拍摄的数字电影《生死金天鹅》等,还未脱离这种叙事的窠臼。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得到了繁荣,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多彩的生活、优美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文环境都为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曾出现了像《阿诗玛》《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影视经典作品。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对艺术的要求逐渐走向商业化,电影追求视觉冲击,故事情节的淡化,使叙事模式化和人物形象概念化都较严重。
由于对群众的生活挖掘不深入,只是肤浅的认识到表面现象,在对人的深层次挖掘和精神内涵的展现方面比较乏力,创作的传统民族文化电影离不开这几种类型:一是汉族小伙子冲破各种阻力爱上了青春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二是勇敢地少数民族小伙子爱上了汉族姑娘;三是少数民族姑娘看上了英俊的汉族小伙;四是外国小伙旅游时看上了少数民族姑娘,在女方家生根结果;五是以民族题材为表现手段,以美丽的风光山水为资源背景,为当地旅游做宣传拍摄的风光文艺片,像海外游子归国寻亲,探亲期间意外地发生了男女恋情,由于历史的原因还穿插些父辈的恩恩怨怨,等等。
三、深层的民俗文化挖掘不够
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物华天宝,潜力极大,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一部好的传统民族文化题材电影,是外界了解人民生活和地域特色的主要媒介,是民族地区展现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很多群众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我国民族风俗多种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曲节奏悠扬。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彩节目,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等等。
民俗的深层内涵体现的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民族特有的情感意识、思维定势、价值观念和理想的追求。任何民俗都是特定文化和特定生存环境的产物。把握民俗的精髓,在对作品主题的烘托和人物塑造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创作态度没有深化到历史和精神层面,导致了作品缺乏真实性、艺术感染力、厚重感,使观众难以走进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灵。
目前,我国每年摄制的传统民族文化电影不到当年影片创作总数的5%。传统文化题材电影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与“十七年”相比,其影响力却在逐步缩减。一方面这是所有国产电影面对市场的共同困境,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电影自身机制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下,改变功利的创作观念,以传承、弘扬、推广传统文化为目的,“站在明天的角度拍现在,为明天留下现在的一种文化形态。”提高创作人员素质,忠于艺术,忠于民族文化,创作出与时俱进的民族类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