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大繁荣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2018-11-14■/
■ /
南部县柳驿乡政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并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文化大繁荣背景下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要根据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要求,利用先进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建设方法,从而实现良好的文化建设效果。
一、文化大繁荣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缺乏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满足文化需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群众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十九大中目标,首先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由于农村有关部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建设和管理机制,从而出现了文化建设不具备核心管理和建设的能力。同时也由于受到农村地域的限制,农村文化发展空间较小,因此,农村的文化发展潜力有限,不能吸引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投入到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中,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缺乏主力军。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阵地缺失
由于当地有关部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群众文化建设的配套设施和活动阵地缺失,同时也是由于资金不足的原因,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所使用的活动器材和场地严重的匮乏,另外,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因地制宜的建立起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以及村文化室等的场所,导致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参与主体都较为单一,同时对已有的文化活动中心也并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三)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匮乏
由于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农村地区有关部门对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大多数资金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分配不够合理,从而导致农村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没有足够的场地和经费支持。没有建立起各种文化活动和开展文艺活动的场地,致使农村地区人们对文化活动的热情不断的减少,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起老年活动中心和预览室等文化设施。
二、文化大繁荣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实施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实施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并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文化参与主体在有效的资源条件下培养出专业的文化建设领导团队。吸收和引进文化建设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极大的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使农村群众在正确思想观念和文化的指引下,提高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通过组织退休员工和当地文化爱好者以及文艺骨干人员和当地群众积极的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从而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二)发挥农村当地资源优势,实施阵地大众化
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载体,也是农村文化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图书馆和文化室等的建设都能够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阵地,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农村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地域开阔的场所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组织群众舞蹈和广场舞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农村地区不同的文化差异,开展一些老年戏曲等活动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只要在宽敞的户外就可以开展,摆脱了文化活动对场地需求的局限性。因此,农村地区群众文化应根据到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一些对场地要求不严格的文化活动,这样提高了农村群众参与的热情,同时也能够起到丰富农村地区文化活动的目的。
(三)创新思维,加强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不断的创新思维,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将群众文化建设的运作模式以市场化的形式进行约束和管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应实现工作制度和要求规范化及约束法制化。利用当前先进的管理思维,在对文化建设进行运作和管理时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组织目标,避免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对当前农村文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界定,例如道德建设和正确思想的把握等方面。另外,还应实现约束的法制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实施需具有一定的刚性,发挥出其教育和宣传的实际作用,对农村居民的大道德和文化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保证农村群众思想文化工作逐渐实现法治化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探索和实践,让农村文化的传播和运作模式更加的科学合理化,从而实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三、结语
文化大繁荣发展背景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农村当地政府和社会以及农民共同的努力,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利用创新的思维和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措施,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现良好的建设效果,满足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放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