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昀先生的地理区域理念述评
2018-11-14■乔欣
■乔 欣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一、前言
在晚近民国地理学界,张其昀是一位不可回避的人物,“是继张相文、竺可祯之后,与胡焕庸等人齐名的一代著名地理学者”①,被誉为近代地理学的第二代宗师(与胡焕庸、黄国璋齐名)。他培养了大批地理学者,现今中国遥感学、自然地理学、冰川学、海洋学等学科的创建者,多出自他主持的浙江大学史地系,为中国近代地理学体系的形成与学科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松弟教授曾在评价学术脉络时提到:“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顾颉刚先生被公认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山祖,张其昀等先生颇有开拓之功”②,对其学术地位给予中允的肯定。范今朝也认为,以竺可桢、张其昀为核心的“史地学派”对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③。但截至目前,对其学术著作与成就仍显不足,有待学界继续深入研究。
二、成长经历与学术理路
张其昀(1901-1985),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其学术生涯长达63年,著述丰富,据统计共有2045种,其中有关地理学的约350种④,虽只占总数的17%,出版地理学术著作和教科书31种,译著4种,为近现代地理学者中论著最丰富的学者之一,其影响深远,超越时代局限,提出的许多学术概念与表述依旧在学科中使用。
成长环境对学者的学术积淀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今宁波市向为浙东学派重镇,全祖望等硕儒树立了朴实的学风。在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洪允祥、蔡和铿二位教师“空间与时间原来是不可分离的,历史课须以地理为背景,地理课应以史实来印证”⑤的时空辨证观念激发了张其昀对时空问题的兴趣,同时也是他学术思想中有浓重历史地理学意味的重要渊源。
之后,他在南京高师从史学家柳诒徵学习史料学、方志学,对顾亭林、顾祖禹的史地之学尤为推崇,视《读史方舆纪要》为“中国地理学之一大归宿,数千年来所仅有”,多次对此加以论述。其后,师从竺可祯学习地理学,追随三秩,实事求是、献身科学之精神对其学术理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柳氏传统史学与竺氏科学地学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史地之学。毕业后的1923-1926年间,他工作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中学地理教科书编辑,《人生地理教科书》与《高中本国地理》就是两部重要的教科书,尤其后者为影响广泛的中学教材之一,从搜集原始资料入手,着重人地关系的阐释,开创了地理学的新学风,分论部分将全国划分为23个“自然区域”,是有关中国地理区划的新观点,也是学界最早提出的国土区划方案之一,编辑经历实际上也奠定了其一生的学术理路与知识基础。
三、张其昀先生论著之中的地理区域观念
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理念与思想,地理研究均从区域发轫而归结于斯。从德国的赫特纳到美国学者哈特向,地理学家都将综合性与差异性看做“区域”的两个基本特征⑥。地理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单元,“天然区域者,其风土人情大同小异,可为真正之地理单元也”⑦,应特别指出,张其昀提出的23个自然区并非单纯强调自然要素,社会经济以及生活习俗也是重要考量指标,其中“使用了要素叠置分布的方法”⑧。依照现今三大地形区的划分,可略述为:东部(黄河三角洲、大湖流域、大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区、珠江三角洲、岭南山地、海南岛、东北两大半岛、关东草原、白山黑水区),中部(云贵高原、西南三大峡谷、四川盆地、秦岭汉水区、陕甘盆地、黄河上游区、山西高原、滦河流域、塞外草原、外蒙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西藏高原),这样的区域划分在其后的《中国风俗论》⑨中得以进一步的阐发。
作者着重指出,“以区域地理之眼光,依山川形势与风土人情,而分中国为二十三区”,“盖必破除省界,认明天然区域,然后人地相应之故,可得而理解”⑩,可见,作者从中国的自然区域出发,着力阐释各单元自然环境与人文状况的有机联系。他也指出,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自然与人文不能偏废,地理分区并非绝对,区域的分合要视研究需要而定。现在来看,其早期地理区域划分并非完备,比如广袤的西部划分区域偏少,这在其后有部分修正,当然,在当时缺乏地形测绘及水文观测的条件下,无法实现将基础数据量化等现代地理学者普遍使用的手段,因此,这样的区域划分,与其说是主观认识,不如说不得已而为之。
1927到1935年,张其昀经柳诒徵先生推荐,赴东南大学地学系任教,这也是他学术生涯最为可贵的一段时间,期间广泛阅读书籍,学术水平愈发精进,功力日益成熟,许多代表性论著均产生于此时。值得关注的有一篇名为《中华民族之地理分布》的长文,分五期发表于《地理学报》第二卷上,时为1935年3月。
文中,他将中华民族的分布区域分为四个地带:平原、丘陵、高原、高山,并指出“所谓汉族者,不能以血统为标准,而当以文化为标准”,作为以农为本的民族,中国的主体文化是平原的文化,六大古都平原地区有北平、长安、开封,而丘陵地带有洛阳、金陵、杭州,各区域都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具体而言:
一,平原地带,分15区域:松嫩、辽河、河北、黄淮、两湖、鄱阳、江北、江南、珠江、海南、成都、汉中、渭河、宁夏、河套等。
二,丘陵地带,分21区域:辽东、吉黑、热河、燕山、山东、洛河、白河、淮南、四川、湖南、江西、皖南、京镇、浙海、闽海、岭东、粤东、粤西、钦廉、琼崖、南海群岛等。
三,高原地带,分15区域:云南、贵州、鄂西、陕北、甘肃、山西、长白、呼伦、内蒙、戈壁、外蒙、青海、柴达木区、江河源区、藏北等。
四,高山地带,分9区域:滇西、西康、川边、陕南、祁连、科唐、天山北路、天山南路、藏南等。
相比上述23个区域,60个地理单元更为细化,充分体现出自然要素的重要性,具体则以地形为主,气候、水文等要素为其次,其后发表的《关于拙著本国地理分区之解释》之中,作者解释了自然区域与历史区域的区别。在《中国自然区域简说》一文中,作者将中国分为华南、华中、华北、东北、云贵、草原、蒙新、西藏八个部分,与现今之区域认识大致相当。可以想象的是,因时代所限,加之当时国土测绘及自然地理资料的缺乏,民国学者所提出的自然区划方案,大都十分简略,主观色彩浓厚,这样的学者还可举竺可桢、李长傅、王益崖、王成祖、李四光、葛德石等为例,而大规模、全国性的自然区划方案探讨要等到建国之后具备开展之条件。
同为地理学家,张其昀也十分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展农业研究则特别注重区划的功用,早期以胡焕庸于1936年发表的《中国之农业区划》最为著名,文中以气候、地形与农作物的分布,分全国为9个农业区,影响甚远。与之不同,张其昀以气候为出发点,将全国分为潮湿、次潮湿、半干燥和干燥四个区,再划分为六个农业带,即东部四带、西部两带,其中东部分别为春小麦(长城以北)带、冬麦带(秦岭一淮河以北)、水稻带(南岭以北)和水稻热作带,很具科学性,但由于此论文以外文形式在国外刊物发表,国内学者鲜为人知。
值得重视的还有,他在《人地学论丛》一书中,首次将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分界线,并将气候与农业的界线吻合起来。作为战略学家,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推行省制改革,以东北为试点划小省区,张其昀也参与其中,对建都、省会与划小省区等行政区划热点问题均有涉足,《省区问题》就是这样的力作。
去台之后,张其昀更为关注国防与战略研究,《中国历史上之国防区域》、《军区与政区》结合军事地理与历史进程,后者发表于1956年11月,将全国划分为二十个国防区域,包括:塞北区、河套区、河西区、西域区、河陇区、关中区、秦岭区、巴蜀区、金川区、西藏区、滇黔区、两粤区、闽浙区、江淮区、荆湖区、中原区、山东区、燕晋区、关东区、松黑区,其命名方式与现今学术界的权威著作有很高相似,足见其区域划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之后,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中,更为充分体现了这些观念,有待学者探讨。
总体上看,张其昀的史学论著占其著作总篇数的70%左右,为其大部,其中《中华五千年史》最为著名,原本预计出32册,实际只完成了10册,包括远古、西周、春秋、战国、秦代、西汉等几个时期。虽为史学论著,但书中从历史地理角度阐述人地关系,开创了史学地理化的新路径。作为其晚年代表作,著者反复强调该书写作的历史地理学思想方法与工作原则,蕴含丰富人地关系及区域互动观念:第一册中,作者详述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早期发展的重要影响,专列一章为远古史的活动中心,如汝颖区—陈,汶泗区—曲阜,山南区—吕,中原区—商邱,河东区—平阳、蒲坂、安邑,河西区—岐、镐,河南区—斟鄩,河南区—帝丘,河内区—殷墟,远古时代的边疆。更为凸显其地理学思想的是第八册中关于《秦帝国的政区——五十一郡》的论述,相比前人,提出51郡说,并以地理区域为纲,将秦郡分属中国的12个自然区域,现在看来,“不仅充分显示了历史地理学科特色,而且也是一桩创造性工作”,学术价值很高。
四、结语
本文所述,仅仅是张其昀先生学术著作中关涉地理区域的一部分,其中可以看出,张其昀先生作为有深厚史学背景的地理学家,在地理区域观念方面与其他地理学者有着迥异的学术路径与方法,而这也是民国时期受过传统私塾教育并系统接受西方科学的学人共同特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概念以来,区域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笔者希望通过对张其昀先生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对地理学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学术成就与地位,对我国近代以来学术脉络能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注释:
①韩光辉:《张其昀及其历史地理学成就》,《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第1期,38页,又收入氏著《历史地理学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08-129页。王永太著:《凤鸣华冈——张其昀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吴松弟.斯人已去,学术永存——敬悼陈桥驿先生[C].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2辑),2015:9.
③范今朝.“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C].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1辑),2016:5~22.
④全面整理汇编为《张其昀先生文集(地学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年。
⑤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自序一》,《张其昀先生文集》,第10836页。
⑥满志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辑,第13页。
⑦《初级中学世界地理》编辑例言,据《张其昀先生文集》第20册,第10589页。
⑧刘盛佳.张其昀的地理思想和学术成就[J].地理学报,1993(4):382.
⑨载《科学》,1926年第11卷第1期。
⑩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