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聋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8-11-14全玲
全 玲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绘画系,吉林 长春 130022)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指出: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去,通过劳动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政策法规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灵活度。
在聋人高等特殊教育中,应用型专业性教育是以教学型为主流,以实践性为模式,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聋人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型专业教育,合理制定聋人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适合听障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探索途径,对美术专业聋人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基本就业能力,成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增强融入主流社会的意识。
一、美术专业聋人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
对美术专业的聋人大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就需要了解聋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更新教学理念,设置有异于健听人的培养目标。目的是让聋人掌握一项将来可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
聋人大学生由于在生理上失聪,接收外界的信息非常有限。聋人之间使用沟通的语言是手语,手语作为聋人接受文化教育主要的信息来源,大多是简单的、易懂的手势,手语表达语义的丰富性远远低于汉语。在语言的深刻性方面聋人理解也相当困难,“眼见为实”往往成为聋人的思维模式,抽象思维相当弱;因为接收的信息有限和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他们的认知程度较低,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能力、心理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与健听人都有所差别。因此在美术专业实践培训中,聋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理解非常困难,这时要“扬长避短”,加大实践环节,加强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在技能培训中,聋生主要依靠视觉搜集大量的信息,往往采用 “以目代耳”的方法,发挥聋人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发掘聋生观察力敏锐、注意力集中的优势,开发他们模仿事物细致的潜能。在专业实践中,他们擅长形象思维—即所看即是所得,描摹能力优于健听人,重点培养他们对客观物象细致入微的操作能力。
二、美术专业聋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蓝图,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应用型聋人美术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应用。这是在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重点,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也是专业应用能力特征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实践课在某种程度上是专业应用能力的延伸和支撑。第二,课程的内容也要围绕专业能力来设置。具体针对某一门课需要讲授什么内容,也要结合专业需求并结合专业能力的培养。从损失了听觉的角度看,聋生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减少,限制了通过语言认识客观事物的范围和质量,缩小了获得间接知识的可能性,因此,视觉和触觉等其它器官就成为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手段。在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多倾向于发挥聋生的优势-眼见即所得、动手能力强、擅长形象思维特点;从绘画系课程设置来看,有写实油画、工笔花鸟、人物写生和创作、油画风景、静物、人物临摹、国画工笔花鸟、山水、人物临摹等课程。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而聋生动手能力又强的特点。在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对专业课与选修课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应用性强和动手能力强的特色课程,如饰品设计、纤维艺术、视觉材料研究与制作、网页设计、设计表现技法、动画表演、卡通形象设计、背景设计、场景设计、创业实践课、图形图像处理、蛋雕彩绘、釉上陶瓷绘画等实践性强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一专多能的情形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三、美术专业聋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
对美术专业聋人进行应用型技能培养,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残疾人的潜力,满足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聋人美术人才的新要求。通过“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让他们掌握较高水平的应用技能,在改善经济条件同时提升自信力;另一方面通过“残健融合”教育的培养,让聋生学会与健听人沟通,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一)“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应用型技能培养。“三位一体”作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美术专业聋人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理论体系、实践体系、素质拓展三个体系,与支撑这三个体系的三大平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平台、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教育平台,构成了美术专业聋人大学生实践应用培养模式。这个模式把课上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连成一体,全方位提升聋生的综合素质。依托合作平台把学生的作品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教学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达到“作业变作品”、“作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的目的。由于聋生生理、心理特点,接受外界信息有限,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对抽象的事物理解比较困难。但他们在非智力因素上表现非常优异,例如注意力集中、观察力敏锐、模仿能力强、做事情有韧性,所以在讲解理论时要少而精,要分成多个部分结合大量图片来进行进行分步骤讲解。对于绘画技巧或者抽象难懂的概念可以通过大量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具有自我独特风格的作品。根据聋生对事物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感知觉贫乏、不准确、不完善,对此,在课外加入素质拓展这种体系,通过学科竞赛、参观博物馆、专业类比赛等形式的素质拓展,丰富聋生的感官世界,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理论体系-实践体系--素质拓展体系,这三大体系构成了聋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方面,它们还要依托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教育平台来深化培养途径。这个模式重点是实践体系的构建,应用型课程设置是这个体系的重中之重,都围绕课程展开的,加大了实践课时,增设了实用的选修课程。从多方面锻炼了聋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以油画风景写生课为例,在课内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为学生提供物质材料——油画作品等大尺寸的临摹范本,利用在实践中理解艺术原理教学方式,运用大量时间集中进行集中学习临摹技巧,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并指导艺术实践。在课外到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画展,进行实地实践临摹,学习了消化临模课上的理论知识,然后教师进行现场讲评,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写生基地把临摹学到的技巧用到写生中完成绘画作品。艺术作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展卖,聋生在校企合作教育平还可以进行创业培训,成立文化创意公司,展示、展销聋生的艺术作品以及来自网络的作品订单。
校企合作平台包括特教听障学生自己创办的文化创意公司,现在长春大学美术专业一共有五名学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们在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的同时还增加了融入社会的信心。三大体系和三大平台相互补充、相互交叉,形成循环一体化的学、研、产人才培养模式。
(二)“残健融合”教育的培养。“残健融合”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与健全人共同接受教育的教育方式,让聋生学会怎样进行社会交往,为以后毕业进入社会奠定基础,也称“全纳教育”。长春大学特殊教育是我国最早开展“全纳教育”的学院,针对的主要是的盲生,盲生在语言上与健听人可以无障碍沟通,学习效果很好,为美术专业聋生的“残健融合”教育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的经验。
对于美术专业“残健融合”教育的实施,根据我们国的国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找到适合“残健融合”的教育方式,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学校公共设施进行整合,资源共享上进行大胆尝试。尤其要加入应用型性质的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设置课程内容,同时加大基础实践课时的课时量,实行教师轮流制教学,让学生学到老师的不同风格,为他们学习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奠定基础。
“残健融合”教育实施,实质上对残疾学生也是一种“缺陷补偿”的教育,我国两干多年前的教育巨著(学记)上写到教育要“长善救失”,“长善”是“救失”的目的,也就是说挖掘聋生所擅长的,发挥他们的潜力来弥补缺陷。美术专业聋生与健听生在一起学习,对于健听人的优秀之处,聋生善于模仿,榜样的力量会令他们学得很快,对于深层次的比较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健听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他们,这些都增加了聋生融入社会的有利因素。
长春大学美术专业聋生在残疾人创业基地成立文化创意公司,是“残健融合”的成功案例之一,成员主要由美术专业的聋生和一名健听生组成,健听学生负责公司对外业务洽谈,作品由美术专业的聋生来实施操作,所获得利益实行按劳取酬进行分配。他们与健听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建立了友谊,学习了沟通技巧,并通过商业合作开阔了视野,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对自身融入社会的信心得到增强。
美术专业聋生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一些经验。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要求也日趋提高,聋生在求职时往往面临就业面比较窄的情况,对此就必须提高聋人的自身综合素质,发挥美术专业聋生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在专业领域通过大量实践,训练聋生精湛的技艺,才能成为有发展潜力的、社会所需的人才,也才能保障他们自身的各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