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故事
2018-11-14
房子是家的象征,是温暖的港湾,是累了可以休息,困了能甜甜的睡个好觉,倦了能随心所欲放松的地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房子的意义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堆砌物,而是一种心灵的安定与回归,正如歌中写到:“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房子承载了家的可能与想象,所以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仍是人们心中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的出生地在陶渊明诗中所述的田园风景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应该是一件惬意的事,可一说房子,就没陶翁笔下那么怡然轻松了。儿时家里的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约有100多年的老房子,因历史久远,看上去灰蒙蒙的,灰色的瓦,斑驳的墙,裂开了的木头柱子,很矮小。有些屋子准备向前倾下来,有的向后仰着,摇摇欲坠的,仿佛一推就会倒下来。破旧的木格窗户上,糊着五颜六色的发黄破纸,风一吹,发出 “啪啪”的响声,只有满是灰尘的木楼梯还端正的立在那里,脚一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声音,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人间悲欢离合。窗外是几家人公用的院子,很久以前是一家人的,因为子孙的繁衍、分家,慢慢的就变成了很多家人,不断的盖房,所以院子越来越小。至今房子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因年久失修,就剩个破架子了,住满了老鼠、麻雀,地下到处是孩子们扔进来的石头、瓦片和各种垃圾。房顶上塌了几个大窟窿,几只蜘蛛静静的趴在巨大的网上,好象在告诉我:“看看吧,这就是你童年的家。”房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人早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小洋楼了。
我初中毕业,政审合格,选拔出来参加工作,分到了一个工厂当工人,住进了工人单身宿舍。那是一幢二层小楼,屋顶是青瓦,楼梯是木头的,有人上楼,整栋楼都能听见脚步声。临大道的那面墙壁上,用油漆大大的写着毛主席语录,到现在字迹还模糊可辨。楼中间是一个长长的走道,两边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房间,每层20间,每人一间,走道两端是进出的门洞。房间很小,约有20平米。靠窗的那面,摆了一张床和一张书桌,书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烟灰缸等物。中间放着吃饭的条几和一个小凳。进门处小桌上放茶壶、茶杯,旁边放油盐酱醋等调料。整间房集卧室、书房、厨房于一体,很局促。一个人住还好,来人的话只能坐在床上了。家家门外都放一个煤炉子,做饭时油烟味溢满了整栋楼,各家一起上演了一幕锅碗瓢盆交响曲,好不热闹。我的鼻子就是在那时熏得得了鼻炎,至今还没好。整幢楼只有四个水龙头,大家共用,如遇上吃饭那会儿,还得排队用水。厕所建在离小楼还有一段距离的僻静处,晚上,昏黄的路灯摇摇晃晃的,女同志晚上要约伴才敢去。拥挤、嘈杂、昏暗,是我对这幢楼的印象。在这幢楼里,我结束了单身生活,五年后结婚了。
婚后,我和同是一个单位的妻子申请家属房,等了三年,同单位的同事调回老家去了,房子才让出来给我们住,此时大儿子已经一岁多了。家属房是三间土坯房,卧室、厨房、客厅各一间,一家一院,很清净。年代远了,屋檐上生了绿苔,白石灰墙已有些发黄。家家窗上的玻璃都擦得明亮鉴人。有些人家还在窗台上摆上自种的鲜花,给老房增加了一种清新、蓬勃的气象。房前屋后都有空地,有的种菜,有的栽花。一年除了冬季外,总有几种蔬菜和花卉竟肥争艳,耀眼争光。错落的菜地和花草与整齐的家属房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景。我家院中砌着一个花坛,上面种了几棵菊花,几棵玫瑰和一棵紫丁香,每到盛夏晚上,一股很浓烈的花香扑鼻而来,让人如醉如痴。屋后是一块长满杂草的空地,各家把空地用各种废料围成了一个后院,用以养鸡、种果树。下班后侍弄一下花木,喂一喂鸡,既能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又能改善生活,儿女承欢膝下,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儿女长大了,我又在院子里用木头加盖了两间房给他们住,虽然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可那个年代家家的房子都窄,也只好这样了。土坯房很潮湿,每到雨季,家里就散发着一股霉味,弄不好就会得风湿,还时不时漏雨。每年都得定期检漏和清理排水沟。但能住这样的房子,在当时也足以让人羡慕了。那时想的是能永远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就好了。
随着岁月的变迁,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单位实行房改,集资盖三室一厅的砖房和60平米的楼房。我们住的土坯房面临拆迁重建。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集资3000块的砖房。不久,小巧精致的房子建好了,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一排排的房子,清一色的红砖灰瓦,漂亮而结实,厨房和储物间单独分开,房间的墙壁粉刷得雪白,铁制的窗子上安着明亮的玻璃,显得房间敞亮而整洁。砖房每家一个小院,周围的环境也做了规划,不再乱盖房屋了,菜地和房前屋后的空地也统一做了绿化,居住环境大大得到了改善。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我住得很舒心。我在院子里种了葡萄树,院子不大,葡萄棚将整个小院遮住,夏天特别阴凉。纵目望去,一排排红色的房子掩映在葱茏的绿树间,疏落有致,使人赏心悦目。
前年,我所住的地方已经规划为城区,土地越发显得金贵,平房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再加上所在单位还有很多被岁月侵蚀得斑斑驳驳、面临淘汰的土坯房亟待解决,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改善大部分职工的住房条件,政府推出了针对我们这种困难企业职工的经济适用房。听到这个好消息,我高兴极了。砖房虽好,可儿子娶了媳妇,还是显得窄了点。我和老伴老了,上厕所不方便,楼房有卫生间,很方便,能开阔视野,有保安,很安全,何乐而不为呢!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这辈子住楼房是不敢想的。我和老伴拿出毕生积蓄,买了位于楚雄市万家坝的经济适用房,拿到钥匙的那天,我喜极而泣。经过简单装修,我们全家去年在新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新房配套设施完善,锻炼身体、娱乐的地方一应俱全,我的退休生活也因换了新房而更加丰富多彩了。
回顾我这么多年的换房经历,我感慨万千,住房越换越好,越换越宽,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好,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享受着国家富强的胜利果实,正如歌中所唱:“我好想再活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