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则治

2018-11-14人民日报评论部

老年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三戒实则唐太宗

人民日报评论部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摘自习近平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受到了老子“清净无为”“修身治国”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借鉴了老子治国之道,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才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贞观之治的新局面。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贞观政要》是贞观之治的翔实记录,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对身边大臣的一些富有哲理的论政话语,对后世有很大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在上面这段对话中,唐太宗分析了隋炀帝灭亡的原因。他对侍臣说,当年隋炀帝刚平定京师时,宫中美女、珍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但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再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老百姓不堪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唐太宗表示要引以为戒,并用打比方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认为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并提出:“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摘自1990年3月《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这两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要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为后人补句而成,对仗工整,意思互补。就是说,要沟通上下左右,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穆公曰:“诚如先生之言,遂可以霸天下乎?”蹇叔对曰:“未也。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穆公曰:“善哉言乎!请为寡人酌今日之缓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该书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描写了从宣王中兴到秦灭六国这段波谲云诡的历史,涉及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在《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歌扊(yán)扅(yí)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中,秦穆公问大臣蹇叔:怎样才能称霸天下?蹇叔回答:要称霸天下,必须做到毋贪、毋忿、毋急这“三戒”。蹇叔认为:贪婪反而失去更多,气愤招致灾难,性急容易受挫。并指出正确的方法:“审大小而图之”“衡彼己而施之”“酌缓急而布之”。告诉穆公,如果能审视目标的大小量力而行,何必还要贪呢?如果能衡量敌我的力量采取行动,何必气愤呢?如果能斟酌情况的缓急处理问题,何必着急呢?如果做到这“三戒”,离称霸天下也就不远了。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摘自2011年3月1日《关键在于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群臣奏入,下于有司;公卿集议,复奏行之。其所行者,著为故事,因时增易,百职准以决事。自汉以来皆然,舍是无以为政。然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若徒以文也,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辨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

——(明末清初)唐甄《潜书·权实》

《潜书》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1630-1704年)所著。该书历时三十年成书,唐甄自言:“不忧世之不我知,而忧天下之民不遂其生。郁结于中,不可以已,发而为言”。文体仿先秦诸子,初名《衡书》,意在权衡天下;然作者以连蹇不遇,遂改为《潜书》,意为潜而待用。

唐甄不仅是一位先进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实践者。他在山西长子县做知县时,为了动员百姓种桑养蚕,不但挨家挨户做说服工作,而且带头示范。结果没有发一纸文书通告,就在三旬之内种桑80余万株。

他的成功经验便是“为政贵在行”。“行”,就是落实。唐甄认为,文书通告只是“藉以通语言,备遗忘耳,奚足恃乎?”故而他提出:“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实”,就是实干,踏踏实实做事。

唐甄认为,为政最重要的是付出实际行动,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反之,浮夸文饰,百姓就不得安宁。唐甄的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官场中公文泛滥、有令不行的弊端提出的,并非一概否定发布文告推行政令的作用。他认为,如果只管发文,不问落实,其结果只能是“百职不修,庶事不举,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细事纠纷,要政委弃”,公文告示贴满大街小巷也形如一纸空文。

猜你喜欢

三戒实则唐太宗
君子三戒
事务主义:看似辛辛苦苦,实则一事无成
“君子三戒”皆养生
唐太宗是被骗死的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奥斯卡主持人,看似光鲜,实则黯淡!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看似荒谬而实则正确的等式
读书“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