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11-14丁华萍张紫萱黄杰颖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新生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中华政治

丁华萍 张紫萱 黄杰颖 方 平 侯 霞 戴 多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前 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传播,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融合的必要性。高校思政教育的对象是中国的大学生群体,面对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长大的群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开拓了新阵地,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创造了条件;第二,实践上融合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阶段的精神文化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阶段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显得非常必要。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契合点

第一,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门基础课程,都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基础课程中有好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契合点,如辩证法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认识论与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等有效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轨迹可以有效契合。这些契合点都可以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破口。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3.1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第一,相关教学人员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同时,还需要深入挖掘和萃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第二,相关教学人员可以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或者是必修课,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到中华优秀的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加深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第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进而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覆盖面,让高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政治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内容,课程包含校外实践内容,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深入日常生活的实践课程;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员需要积极应用现代教育理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进行与开展;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引导、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同学参观纪念馆及名胜古迹,走访名人名家,以及游览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景观和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与影响力。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各大高校要把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就需要充分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建立一支具有高专业造诣和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第一,高校需要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让这些教学人员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员需要科学分析和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第三,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有计划地去文化圣地考察、学习,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3.4 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和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第一,相关教学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可以实施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进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新机制;第二,学校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创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进行提升校园网络的教育性和服务性;第三,学校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开设传统文化的微博、贴吧和微信公众号等等,进而便于学生之间交流传统文化的心得和感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传承、创新、多元化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我国和谐主义的不断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中华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