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不让人省心?
2018-11-14绿茶
文/绿茶
那天来参加调解节目的是一对父子。
父亲,59岁,在职业生涯即将结束时,希望儿女成家立业,自己好安享晚年。可他放不下心。
儿子,32岁,无业,和父母住一起。其实他有自食其力的愿望和能力。大学毕业后,他做过好几种工作,保安,五金店店员,摆地摊,在广告公司打工。最近一份工作是在足疗店做按摩师,月收入五六千元,老板对他评价很好,他也以此为荣。
但在父亲眼里,这些工作都不理想,辛苦且不够体面,然后就说家里不缺钱,说母亲病了希望儿子陪在身边。
儿子辞工回了老家,起初琢磨去做烧烤,或者学做糕点。父亲仍然不同意,他很不解,儿子怎么从没想过去做一个高尚职业?父亲是公务员,平时接触的大都是知识分子、艺术工作者。他把儿子送到朋友的广告公司,希望他往平面设计方向发展。在这里,儿子最擅长的,依然是喷绘、制作广告牌等需要细心耐心、较好动手能力的工种。
最后,儿子离开了广告公司,因为这份工作是父亲安排的,他不喜欢。
他说,凡他想去做的,父母都坚决反对。而越是父母要他做的,他就坚决不做。一直以来,双方就是这样一种拧巴模式。服从,但不是真服从,最终反抗,再服从,循环不止。
现在,父母催儿子去谈女朋友,让他早点成家。儿子说,结婚这事和工作一样,让他望而却步。他现在破罐子破摔,有什么资格与别人谈恋爱?
可以说,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他都没让父母省心过。
何以至此?他说上小学时,成绩不好,老师总说他笨。回到家,父母也说他笨。于是他一笨到底。父亲有一官半职,在家里很强势。哥哥是优等生,大学毕业后进了国企,发展得很好,经常出国。两相对比,他在父母眼里就是废物。
“废物”却是父母亲手塑造的。父亲也承认,当年对待儿子简单粗暴,总认为老师就是对的,哪怕儿子被老师用鞭子抽打,他们也只怪儿子太笨。
旁人都觉得儿子善良。母亲生病之后,他陪在她身边,用矿泉水瓶剪成花篮送给母亲,逗她开心。父亲说工作劳累,他帮父亲按摩,被夸按得好,他就去学按摩,并能够以此为业。工作中,他对顾客也是十分周到。
但跟哥哥的成功比,跟父母的期待比,这一切不被看重。沮丧、悲观弥漫他的全身,玩网游成为救命稻草,现实世界里的失败者,变成游戏里的大玩家,多少带来一些安慰。他也热衷网络赌博,刷爆信用卡,父母帮他还债。他的赌博欠债,再次印证了父母对他的评价。
他不想当废物,也想证明自己,但父母总在他耳边说,这事那事不适合他。他有过反抗,到底习惯了服从。因为多年来,他听到的都是否定的声音,深信“我就是个废物,我离不开父母”。
说到源头,儿子说,3岁时,一天不知做错了什么,外婆说了一句“这孩子长大了会有问题”。这句话,家里人后来总提起,无形中,他就记在心里了。现在果然如此,没事业,没爱情,成为父母的负担。
听到这,我感慨万分。想起心理学上的“自证预言”,即预测本身恰好可以促成被预测事件的发生。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图式(个体的知识经验系统、认知结构)会促使人们关注与图式相符的信息,从而推动人们在无意识之下去行动,以符合预期。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俄狄浦斯王。其父忒拜国王求得神谕,知道儿子会弑父娶母,就让侍卫把婴儿带出杀死。儿子却生还,并在成年后,与父亲狭路相逢。冲突之下,儿子杀死父亲,进入城邦,被拥为王,娶了母亲。预言成真。
在我经历的调解中,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
记得有姐妹多人来调解,焦点是一套房子。她们说起从前,母亲给孩子们算命,说最小的妹妹最可怜。结果,小妹在大姐抱着去找妈妈的路上摔了一跤,落下残疾。那天的焦点是,母亲留下的房子要不要全留给小妹,让她老有所养。姐妹间意见不一。
而眼前这个小伙子,如果小时候没被周围人反复说“将来会出问题”,也许就不会成为现在的“问题”青年。
当然了,人最终还是要学会自己长大,承担责任,而非永远活在别人的预言里。为什么不反过来想——用努力去证明所谓预言不过一句戏言呢?
举我的例子。小时候,夏天跟着小伙伴在门前的河里扑腾,看我畏首畏脚,父亲笑着说我一生都下不了水。可我通过多年努力,学会了游泳。所以,关键还是看自己。
我所在的家长群里,常看到引用的这样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愿天下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既能彼此相爱,又能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