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我读到的乡愁
2018-11-14
在濛濛的细雨中,漫步在赤城的街道上,虽然往昔的繁华早已消逝在岁月的河流中,但心中那份对历史的尊崇与敬畏之心却澎湃激昂。这是我的家乡勤丰的一片沃土——马街旧县。我不止一次来过这里,走在这条水泥路上,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里是集市,是街道,是曾经的繁华,有过经久不衰的喧嚣。是的,我从没真正认识过她。随着几位文友的介绍,我似乎掀开了这片土地的神秘面纱。
旧县村是西汉时代云南益州郡所辖的二十四县之一的秦臧县的县城所在地。秦臧县在元代更改为罗次县,县城所在地仍在旧县村,直到明代万历年间由于战火才被迫进行搬迁,使之有1700多年的县治所在地旧县村不再是县城,变为一般的村庄。
在旧县村的最高处,我们看到一座寺庙,名为灵通寺。庙宇有些破旧,推开那扇看起来有些沧桑的庙门,一位老妪迎了出来。一番自我介绍后,我们得到了老妪的允许,方得走进庙宇。中间是大雄宝殿,殿门前有一座大钟,同行的一位文友,想上前去敲一下,被老妪制止了,说“无事不敲钟!”的确,钟是神圣的佛家法器,不能随便敲!我们走进殿去,热情的老妪,还给我们介绍了拜佛要注意的一些礼节。佛法道义,皆有度。大殿门上的楹联,“聖恩普覆慿波羅一卷福被金羊及鬼方;青鸳开梵刹看妙香国里现来丈六金身。”青鸳就是南诏国的罗次妃。这对联告诉我们这里是南诏国王妃的故里。《南诏野史》记载:“丰祐妃卒,祐郁郁不乐,臣下请选妃女备后宫,得罗部一美女,有宠,女好佛,建罗茨寺。”
相传,罗次妃用金3千在故土建灵通寺。现在的灵通寺在赤城南一小山上,现仍存清代重修的殿宇。正中为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左侧观音殿,右设另开门的孔子殿,在寺里有一块书法猷劲,深刀镌刻的一副楹联。 (应该就是我们在大殿前看到的那幅楹联)旧时的灵通寺占地很广,寺院座北朝南,大殿塑如来三世佛。观音殿较其他佛寺布局不同,坐东向西,塑美女像,喻青鸳女也,因远嫁苍山洱海南诏王宫而面向西方。院西有古树林一片,被称为千年古树的一株黄连茶,树高35米,胸围7米,至今仍枝繁叶茂,挺拔耸立,巨大的树冠庇荫着一方净土,相传这株树是青鸳女远嫁南诏时行前所植。故村民敬之若神,倍加护惜。一座寺庙,承载着王妃对故乡的眷恋与祝福,承载着那无尽的乡愁。香火不断,福泽一方,护佑子孙后代!多么深厚的情意啊!家乡,在梦回路转时,总是游子心心念念的地方,总是远走他乡之人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小经周折,我们走进重新修建的灵通书院。灵通书院,坐落在灵通寺的右侧,一墙之隔。现在是马街小学的一部分。灵通书院就重修在旧时灵通寺孔子殿的原址上。在孔庙大殿的院子里,我见到了那棵王妃所栽的古树。看着它,我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对古树的一段描写“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矫情……”这棵老树就以这样的姿势,仰望苍穹,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见证着世事的变迁,俯视着这一方天地,沧海桑田的变化,尽收眼底。
重修后的孔庙大殿焕然一新,多了些恢弘少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所幸文脉籍此延续,莘莘学子,就在他的身旁,朗朗书声,震彻云霄,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往日学宫庙堂的盛景!院内书香弥漫,文耀祥光。孔庙的重建得益于一群颇具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辞辛劳,四处奔走,才让孔庙得以重建。建成那日的祭孔大典,那日的盛况,历历在目。正所谓,四方来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学说奠定了历代炎黄子孙的生命底色。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可能是很多的学术思想流派难以企及的,无论是修身的目的与目标,还是修身的方式与方法,无一不是如此。儒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门儒家讲修身养性不仅是为了自己,他们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一套系统的“修己安人”的学说,教人们立志好学、自省躬行,推己及人,这正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孔子思想是2000多年来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使中国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处事原则和民族性格。不久的将来这些牙牙学语的孩童,终会明白这一群群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孔圣人的教诲一定能够继续被传承下去。传统文化一定会在这一方土地上被发扬光大!
走出书院,行走在秦臧县的老街上。这里早已看不出原貌,也没有什么痕迹了,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远去。但是历史的河流中永远闪现着秦臧县这朵璀璨的明珠。历史将永远铭记曾经的喧嚣。犹如文友郑老师在旧县乘过的摆渡船,总会留在时空中,留在他们那一代人的记忆里;又比如旧县村里一位老者向我们讲述的大坨盐,这种盐巴要敲成一小块一小块,才有人买得起,才能卖得出去,这样的故事总会被人传诵下去。
我们决定返回的时候,同行的李老师提议去看看旧县的古朴民居。我和诗人冰灵也一同前往。我们顺着一条小巷往下走,两边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红土垒的墙,青色的瓦。冰灵,一个灵动的诗人,撑着一把天青色的雨伞,袅袅娜娜地走在悠长的巷道里,似入了水墨画般,清新怡人。此情此景,我不由的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这里也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吧!出过王妃的赤城,又怎么会缺少丁香般的姑娘呢?在村落的最低处,回望我们走过的巷道,一条清渠顺坡而下,三两妇人正在渠边清洗东西。我依稀看到往日里“西施在浣纱”,“沉鱼落雁”这样的故事在这里一定演绎过千遍万遍吧!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谁也不能预知未来,但是历史总会记住,你来过。昨天的风,昨天的云,昨天的雨,总有人记得;成长过,绽放过,就是人生;苦过痛过才是生活。空谷幽兰,无人欣赏也会绽放。生命本就无需别人喝彩,也没有那么多观众,活出自我,才是精彩!独舞,独唱又如何,岁月知道你我来过就好!只要走过就有风景!
赤城,我触摸到了一段历史;赤城,我看到了一份传承。赤城,我读到的一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