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对警院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2018-11-13彭彩君
彭彩君
摘 要:“阳光体育运动”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及共青团中央针对学生身心健康而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体质、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在现实的活动开展中,我国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也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文章就“阳光体育运动”对警院大学生体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警院大学生;体质;影响
警院是培养预备警察的摇篮,而在实际的能力培养中,“体能”成为了学生基本的掌握技能和实际教学开展的基础。为此,对学生进行体能的训练也成为教师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责任和目标。
1警院大学生体质现状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也在经济提升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教育部提出的全面素质化教学及培养综合复合型人才也成为推动社会的基石,在国家经济和国际经济进行融合、统一时,人们也注意到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医疗条件、设备环境都健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与老一辈身体素质相匹配。在对当前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出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都出现对应的增长,但在实际的体育活动的技能和体能的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长跑等成绩的实际成绩在对照《人民警察锻炼标准评分表》的过程中,能明显看出学生实际的体能情况和实际的警察层次评价指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即在大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提升中,其个体肥胖率也在上升;肺活量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出现下降,使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及格水平基准上。
2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阳关体育运动是在深化对体育锻炼知识的认识中,多个部门以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和重要工作的过程中,作为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活动措施。使学校能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质水平的提高。实际体育活动的内容安排也主要分为早操、体育课、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四部分。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警院大学生体质带来的影响
在警察学校进行现实的体育运动的宣传推广中,学校一定是在清晰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体能和体质锻炼而提升的身体素质标准有实际的了解。而在现实的活动开展中,警察学校也能在加强阳光运动的目标认识中,通过成立系统完备的体质测试小组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个体体能实际情况的全面掌握和充分重视。并在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时,将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考核成绩与评选先进、优秀和学位挂钩,在鼓励学生对体育活动重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警察学校学生体能训练模式和体能考核模式的健全和完善的同时,逐步对当前的警院体育课程开展和活动教学的素材和大纲进行全国统一和认识的提高。
其次,学校在实际课程和学生体质的测试中,要严格按照《人民警察锻炼标准评分表》对在校学生的各项身体数据和体能成绩进行结果测评及信息的及时反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也是使学生能在实际了解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和考核基准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在对学生实际的体质情况和学生实际身体素质的全面了解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性教学和实际锻炼情况的督导。教师在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实际体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中,有目标的进行层次教学、分类教学、个性化教学。为此,学校在重视对警察体能训练教官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中,通过将警察体育课堂中警务技能、警察体能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的有效结合中,使传统单一的体能训练能在转向团队合作的竞争性、趣味性的活动开展中,使学生对实际开展的警务技能、警察体能活动在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最后,警察学校通过构建完善的课外活动制度、体育俱乐部或学生体育社团,对学生实际所进行的警察体能训练场馆的对应设施、设备等进行对应完善。同时,根据“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功能的课外延伸。在“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學生体质健康水平”中,为警察体能训练的课程氛围进行营造,且也是对“警字号”特色院校的打造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此外,也是对警院大学生执行任务体能的提升。
4结束语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对警院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情况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使得进入警院的大学生的体质情况在下降。为此,在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活动开展,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提升学生体能考核水平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孙明玥.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分析[J].运动,2017,(15):68-69,59.
[2]陈文杰.阳光体育运动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丝路视野,2017,(36):28-29.
[3]周昊民,吴娴兰.警院大学生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3,(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