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七花开 绽放文山

2018-11-13

云南画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祖母绿老山文山

从“老山精神”到“西畴精神”

40年前,当全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却不得不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完整和边疆和平安宁,积极响应“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付出了沉重代价,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两山”自卫还击战创造了“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老山精神”。对于文山人民来说,文山改革开放的进程被耽误了14年,直到1992年,文山州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开始追赶中国改革開放的浪潮。

文山——享誉四海的“三七姑娘”让这里美丽,世居于此的11个少数民族让这里神秘。美丽而不失韧劲,神秘而不失胸怀,奇迹的发生便已注定。当硝烟散尽,文山人民感悟到贫穷是最大的困难,发展是最大的任务时,勤劳质朴的文山各族儿女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勇气,不争论、不懈怠,万众一心、敢闯敢试,大干快上、奋起直追,在满目疮痍中一刻不停地建设家园,干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要事,办成了一件件促跨越惠民生的实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新奇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文山以崭新面貌屹立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文山州的西畴县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深,是滇桂黔片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被外国地质专家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不抛弃,挺起刚毅的精神脊梁,向大山迸发、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铸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正是有了“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激励着文山人民以昂扬向上、奋勇前进的精神状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文山州改革开放以来,善用后发优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以中草药三七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在中国独树一帜;水电铝材产业从无到有,工业经济规模从小到大;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普者黑、坝美等旅游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文山州生产总值从1992年17.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7年809.1亿元人民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贫困人口从1990年140.72万人减少到2017年29.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0%以上降到9.36%。

文山州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及越南的交流合作,做好沿边开放和转身向海两篇文章,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云南“辐射中心”建设,主动参与珠三角、北部湾、滇中经济圈等区域合作,对外开放格局和层次不断提升。文山正逐步成为云南省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从封闭末端成为前沿。2004年砚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州域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2006年普者黑机场建成通航,全州各族人民蓝天梦圆;2008年富宁港启动建设,使文山乃至云南走向大海迈出坚实一步;2016年云桂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实现了从“路无寸铁”到“一步高铁”的跨越,文山由此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边境线上,天保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都龙口岸正式开放,田蓬口岸获批升格开放,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今天的文山,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明天的文山,发展潜力无限!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文山各族儿女用心血和汗水、用辛劳和勤奋,在这片百废待兴的土地上孕育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老山精神”和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的“西畴精神”,使文山大地一路从荒凉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崛起,翻开了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神秘秀美看文山

三七花开时,文山从梦中醒来。自汉武帝将文山标记在中国的版图之上,文山就成为了云南省的东南门户,自此,文山以开放的姿态,一边演绎自己的精彩,一边探索周边的美丽。

文山是大自然馈赠的绿洲,这片土地上有普者黑仙境,有世外古村马碧,有苍劲巍峨的英雄老山,还有生生不息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高铁时代的到来,文山正被更多人熟知,纷至沓来领略这里的湖光山色、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

人间仙境·普者黑

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和一部凄美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让文山丘北县的普者黑美名远扬。普者黑景区距丘北县城13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著称。

在这恍如仙境的山水旁,有一个彝族撒尼人居住的寨子——仙人洞村。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这个彝族小渔村,过去村民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改革开放前,这里温饱无法解决,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口袋村”,每到五六月份,没粮食的乡亲就拎着口袋到处借口粮。从1993年开始,仙人洞村的村民们就开始陆续发展旅游业,收入增长了,但由于对旅游业的开发前景缺乏长远认识,毫无特色的砖混结构的房屋随处都是,房屋风格“土不土洋不洋”,发展模式混乱无序,极大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2014年3月,仙人洞村启动“彝族撒尼人村落”建设。村民们自愿推倒了没有特色的砖房,开始新建充满彝族风格的房屋。经过1年多时间,通过一户一设计,现在,村里完成了122户民居的改造重建。走进如今的仙人洞村,到处是各具风格的客栈,宛若来到了一个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部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穿梭在街巷中,感受着普者黑独有的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

如今在普者黑不仅有万亩荷花和十里桃花,现在又增添了干亩玫瑰的爱情公园。花开的季节,普者黑玫瑰庄园的干亩“墨红”食用玫瑰争先怒放,一望无际的玫瑰花形成了壮观的花海盛景。置身于花香弥漫的花海之中,触目可及的玫瑰娇艳欲滴、随风摇曳,与四周青山叠嶂、秀峰耸立的自然景观共同形成一幅盛大的浪漫乡村画卷。玫瑰庄园是由专业从事高原重瓣墨红食用玫瑰花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丘北本土企业诺香花卉公司所打造,庄园里种植着百余种玫瑰,同时开发了以玫瑰为原料的各种产品,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能品尝到玫瑰鲜花饼、冻干玫瑰花饮品,以及美容养颜的高端玫瑰花精粉。

世外古村·马碧

我们都知道在文山广南有一个坝美村,很难想象,在交通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这里的村民仍然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男耕女织、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实际上,这样的村子在广南还有好几处,其中之一就是世外古村——马碧。这个秀峰环绕、深藏谷底的千年壮寨,这个“世外古村”犹如挂在山上的古画,马碧河带着时光川流而过,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由于通往村子的仍然是土路,导致交通不便,一下雨便无法进入村子,这也使马碧壮族村寨的原始风貌和人文景观鲜为人知。马碧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广南县者兔乡者莫村委会,距广南县城67公里。全村共有133户,683人,全部为壮族。村子傍山而居依水而建,民居以杆栏式吊脚楼为主,部分杆栏式民居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像这样保护完好的壮族村寨,现在已经不多了。

漫步马碧,庭院错落,古道深深,一幅壮族人民干百年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层层叠叠的吊脚楼顺着河边的小山往上“爬”,独特的建筑样式吸引着游客的目光。目前村里还保存着吊脚楼的有123户,大部分民居都有100余年历史,其中几幢最老的的年纪约有500年。大部分房屋都还保持着干栏式建筑最传统的样式。

很多年以前,村民的祖先从外地迁居此地,他们用马匹带着行李和祖宗的牌位。当马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停步不前了,祖先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是马逼着他们不走了。于是他们在此地安家了,取村名为“马逼”。“马逼”这个名字听着不雅,于是村民改“逼”为“碧”,叫“马碧”村。

马碧村的村民始终保持着传统生活和优良传统,如民族服饰的穿戴、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祭龙和花街节日保持、婚嫁的习俗延续、爱好山歌的热情等都在坚守着。在广南,壮乡三月的赶花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马碧村是“赶花街”最为热闹村子之一。节日到了,身着盛装、头戴银饰的壮家妇女就送来了祝福的歌声和美酒,男子们则跳起了具有浓郁壮族风情的耍牛头舞、铜鼓舞和纸马舞……

英雄圣地·老山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到文山还可以展开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之旅。位于麻栗坡县的老山风景区,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军人而言,老山是他们此生难以忘怀之地。

战争已成为历史,如今的老山已开发成为集边贸购物、跨国旅游、地质和生和科考的综合性景区。景区内地势险要,可观林海溶洞峡谷云海、珍稀动植物、遗址和纪念馆等景观。其中,老山主峰是访客最多的地方,主峰中央的广场像一个小花园,有许多战士的题字和雕塑,还有一片将军林在风中婆娑。沿石阶而上,便是当年的子弟兵曾经作战的战壕、猫耳洞等遗址,在密林的遮掩下,隐蔽而清冷。前来这里参观缅怀的人众多,其中很多是当年在这里参军打仗的老兵,他们几乎每年都相约到老山相聚,去烈士陵園缅怀已故的战友,到曾经驻扎过的部队原址追忆热血的青春年华。

如今的边境祥和安宁,老山脚下的天保老寨村是美丽宜居村寨和红色旅游新村。笔直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村道两边的一幢幢崭新整齐的黄墙灰瓦两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中。村民房前屋后栽有果树,活动广场上绿化树郁郁葱葱,太阳能路灯整齐有序,阳光下的老寨村如此宁静。

在老寨村旁还有个“老山神炮军事主题公园”,这里是当年的炮兵阵地,所有展示都是实物,藏兵洞和武器是当时打战用的,而且除了飞机和坦克上,所有武器和装备都是参与过实战的。公园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公园内主要打造现代战争遗址参观、现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训练和游戏体验、奇石与自然观光、激情漂流体验、溶洞探险与观光、军旅生活体验和休闲度假等项目内容,是云南不多见的以军事题材为主题,以体验“英雄老山祖国情怀”军旅体验游和爱国主义教育游为核心的军事主题公园。

物产丰饶看文山

地处云南东南的文山州,物产丰富,犹如一个聚宝盆,这里出产的三七闻名天下,因此亦有“三七之乡”的美誉。文山还是全国唯一出产祖母绿宝石的地方,此外还有高峰黄牛、八宝贡米、八布咖啡……大自然的恩赐,令文山这片喀斯特土地拥有独一无二的矿藏和健康养生资源。

空气都是三七的味道

文山是中国三七的主产地,这得益于文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日照、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文山自古就种植三七,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史料记载,文山三七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中药集市就有销售。

三七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民间有“北人参,南三七”之说,指的就是云南文山出产的三七。文山盛产三七,其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因此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山的三七生产种植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加工业发展迅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已形成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

漫步在文山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销售三七的店铺和市场,大到连锁药店,小到摆摊售卖的小贩,且不论各家的品质如何,光是这遍地出现的三七,也是只有在三七之乡才能见到的景致。街道上,偶尔能听到药材铺里用机器打磨三七粉发出的声音;深吸一口气,似乎还能闻到空气中微苦的三七味道。

规模化的种植,令文山三七不再是古代那个给一块金子都不愿意卖的“金不换”身价,在文山的三七市场上,不到10元钱就能买到1克品质良好的三七粉,它已成为文山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山当地的文人常说,三七就是文山精神的最佳代表,地处中国边陲,远离繁华喧嚣,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只寂静地生长,等待时光成熟。

文山有不少规模化种植、研发和销售三七的企业及市场,包括设在砚山县盘龙乡的文山三七科技示范园,以及位于文山市三七产业园区的三七国际交易市场,是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三七专业交易市场。特安呐制药是最早进行三七种植、科研、生产和销售的制药企业,该公司紧紧抓住文山得天独厚的三七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三七大健康产业,先后投资7亿元构建了产品研发基地、三七GAP种植基地和三七国际交易中心等三七产业链,具备了年产能50亿元的生产规模,将三七制药推向全新的高度,有效带动了文山三七产业规模化发展。公司以三七为原料的主导产品如血塞通片、七生力片、丹参益心胶囊、调经养颜胶囊以及三七灵芝片等保健品在全国深受欢迎。

世界帝王绿

祖母绿,因其颜色翠绿艳丽而冠为绿宝石之王,象征着永恒和幸福,被西方人视为珍宝,称其为“稀世之宝”。据说在西方教会故事中,耶稣最后的晚餐时所用的圣杯就是用祖母绿雕制而成的。中国古代很多帝王也喜欢收藏祖母绿这种珍贵的宝石。

全球顶级的祖母绿多产自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其颜色越深,晶体内越无杂质,越清澈则价值就越高。中国在过去并未发现有祖母绿的产地,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在文山麻栗坡县城以南25公里处的岩脉中发现了含铬的绿柱石,经鉴定,正是祖母绿。

在麻栗坡县发现的祖母绿,曾被国家鉴定估价专家评价为中国祖母绿、世界帝王绿。麻栗坡祖母绿发现于猛硐瑶族乡,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祖母绿矿床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具有可开发前景的祖母绿矿床。因矿床类型独特,宝石质地优良,其品质具有颗粒大、颜色纯、质量好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珠宝界人士和宝石收藏爱好者的青睐,麻栗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祖母绿之乡”。

除文山以外,中国其他地方迄今均无祖母绿出产,麻栗坡祖母绿的出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上好的麻栗坡祖母绿无论色差还是品质,都与哥伦比亚的祖母绿不相上下,价值也不菲。据说,文山曾拍卖过两件祖母绿宝石,约3厘米长,一件卖给了英国人,一件卖到了俄罗斯,拍卖价约在人民币16亿元左右。

由于麻栗坡县地处边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祖母绿又伴生在钨矿中,一度不为人所知。直至中国首个祖母绿宝石奇石交易市场在麻栗坡的天保口岸开市,“养在深闺”的麻栗坡祖母绿才得以来到世人面前,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就为了一睹这稀世珍宝的魅力。

天保口岸是国家级一类口岸,也是云南省建设的重要口岸之一,位于麻栗坡县南部著名的老山脚下,与越南河江省河江市清水河口岸相邻,是云南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从麻栗坡去往天保口岸,沿途风景美丽醉人,老山脚下,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幽,天保口岸就在这里静静地扼守着中国南大门。

首个中国祖母绿宝石交易市场就坐落于天保口岸一侧。天保口岸祖母绿市场是全国首个汇聚东南亚珠宝精品,以经营中国祖母绿为主的各类彩色宝石、自然奇石的专业交易市场。市场内设毛石交易市場、原石加工区、精品专卖区、VIP客户交易区、大宗业务洽谈室和交易拍卖大厅。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来自各地的奇珍异宝,以及五彩斑斓的珠宝首饰,当然还有产自麻栗坡的世界上最神秘最高贵的宝石——祖母绿。

媲美日本和牛的文山牛

起伏的山丘、绿树掩映的草地、悠然啃食的牛群、此起彼伏的“哞哞”声……这一幅俨然塞外草原的美景,却出现在广南县莲城镇那朵村委会。这里是一个牧场,云南谷多牧业有限公司位于广南莲城的牧场。连绵的群山上,一大片起伏的绿草,在放牛的壮家人的吆喝声中,牛群飞快的移动,柔和的绿色背景衬托出牛群的力与美。

云南谷多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8年7月,是国家文山牛核心育种场、国家文山牛原种场,是一家集文山牛全产业链开发、现代牧场观光旅游、文山牛牛肉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这里饲养的牛叫高峰黄牛,也叫文山牛,是当地壮族培育出的一个地方品种,与槟榔江水牛、独龙牛、德宏水牛、邓川牛、中旬牦牛并称为云南“六大名牛”。文山牛体躯结实,肌肉发达,力大耐劳,繁殖力强,性情温顺,易调教,耐粗饲,对湿热及寒冷条件有较好的抗逆能力,肉质好。谷多牧业养殖的文山高峰牛,是一个可以媲美日本和牛的地方品种牛,肉质达到国家A3级别,培育出的雪花牛肉可卖到一市斤800元。文山黄牛质优味美,肉质细嫩口感好,是牛肉制品中的上乘佳品。

广南是云南畜牧存栏第一大县,也是云南十三五规划的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加工基地、农产品集散地。谷多牧业位于那朵草场的核心繁育场占地10600亩,建有文山牛纯种繁育8个家系群,在莲城、珠琳建有2个文山牛肉肥场,合作养殖社126户,并组建成立了高峰牛养殖协会。同时,在八宝、南屏、黑支果、1日莫等乡镇,建设有8个文山牛保种区,为文山牛的保种、选育、提纯复壮等,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公司通过“优惠出售+保护价回购+建档立卡户”等模式,为鼓励建档立卡户向公司交售肉牛,公司视肉牛养殖质量和牛肉级别,从公司销售利润中拿出20%的奖励基金,对建档立卡户进行奖励或返哺。带动了众多农户脱贫。

老山脚下的咖啡与石斛

在麻栗坡县的八布乡,藏着几片咖啡地,知道的人不多。麻栗坡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植咖啡了,如今仍保存有种植超过50年的咖啡树。八布乡的河谷地带立体环境好,土层深厚,非常适宜种咖啡,这里出产的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口感醇和。

2013年10月,云南天润云纯公司对麻栗坡咖啡产业做了全面的收购,从源头入手,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咖啡豆的方式,鼓励当地咖农积极参与咖啡种植。此外还将咖啡种植到生长再到加工的全过程规范化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咖啡的质量。

如今,在文山和昆明的部分宾馆及饮品店里,已能见到云纯咖啡的身影,大多是三合一速溶和挂耳即饮咖啡,其产品还进入了钓鱼台国宾馆和外交部免税店集团,深受好评。如果要品尝最纯粹的八步现磨咖啡,就得去到麻栗坡,云纯咖啡在这里开了全云南省唯一的一家直营店,在享用现场烘焙、现磨和手冲咖啡的同时,体验麻栗坡咖啡的历史和文化,离开时,还可以带一罐老山纪念款咖啡回去馈赠亲友,让他们知道,云南边陲小县城麻栗坡也有好喝的咖啡。

老山原本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野生兰科植物非常丰富,当年的战士们每每看到这些开着美丽花朵的小草,一首《老山兰》从这里唱响全国。老山的兰科植物中就包括石斛,战士们用石斛煮牛肉罐头,用石斛熬稀饭,结果体力大增。老山石斛于是闻名天下。

石斛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山老林中、悬崖峭壁上,常与原始森林中的苔藓、石苇等植物附生在一起,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自然产量极为稀少,加之长期掠夺式采掘,野生石斛已濒临枯竭。为了种植优质石斛,麻栗坡林生俏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石斛的野生种植保护,同时开发石斛养生保健系列产品,为麻栗坡县发展石斛产业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下金厂乡位于麻栗坡县东南部,林地面积13万8千余亩,海拔1400米,全年仅有150天的光照,而这些正好形成了生态石斛的种植条件。林生俏科技公司在下金厂乡立足温度、湿度、海拔、雾气、森林等生态资源优势,采用“林下、立体、纯野生、保护性远远栽种”的方式建成1300亩石斛仿野生培育基地,真正做到了让石斛花在老山脚下绚烂绽放。

文山古茶树另类芳香

云南是茶的故乡,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古茶树只生长在澜沧江流域的普洱、西双版纳和临沧一带,殊不知在滇东南的文山,也分布着大量的古茶树。

文山州是许多古老植物的发源地,属茶树的起源中心,孕育和保存的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在全世界的31个茶树种4个变种中,云南占23个种3个变种,而文山州仅初步命名的就有9个种3个变种。据不完全统计,文山州野生型茶树种质资源分布在8县市共计24个茶树种质资源居群,株数约46万株。栽培型茶树分布在麻栗坡、西畴、广南、富宁、砚山5个县,共计29个茶树种质资源居群,株数约57万株。

西畴县的法斗乡坪寨村,就是一个生长着栽培型古茶树的村落。那里的古茶树是群散中最古老的,且相对集中,数量颇多。镶嵌在莽莽群山之中的坪寨村与小桥沟原始老林相依,掩映于茫茫丛林之中,云山雾海气候湿润,山水交融溪水潺潺,苍鹰搏兔,群兽游走。酸性红沙土壤把古茶树的根系养育得盘根错节,把它的树干呵护得挺拔苍劲,把它的叶打扮得色泽鲜亮、馨香馥郁。

茶叶是当地群众经济的主要来源。一到采茶季节,村里一派繁忙,山坡、悬崖、丘陵到处晃动着采茶人的身影。站在茶山,人们赞叹茶农们那灵巧的手,用采摘的鲜叶编织出幸福美好的生活。人们赞叹那古茶树,把醉意灌注在青山绿水之间,让醇香文化流传千古。

猜你喜欢

祖母绿老山文山
老山兰——战士的魂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重器千秋——生命之光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中国祖母绿 世界帝王绿
德霖,绘就中国祖母绿都的辉煌
神奇的祖母绿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
民工给你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