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区医院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2018-11-13张砚雪胡剑忠

设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区医院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张砚雪 胡剑忠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起步,社區医院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医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目前中国社区医院的发展形势来看,虽然社区医院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相比综合医院却无人问津。我国社区医院的建设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上,不关注使用者本身。医院公共空间环境杂乱等原因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低下,亲和力和公信度缺失,如何改善社区医院公共空间环境从而达到真正的“小病去社区,大病到医院”是本文的关注焦点。

关键词:社区医院 公共空间 室内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5-0139-02

引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使得城市医疗资源不平衡,医疗资源紧张,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中国原有的医院就诊压力大,出现了“看病难”的问题,以大型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中国果断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从此开始了社区医院的探索。本文着手于社区医院的理论研究,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社区医院和社区医院的相关理论分析出现有社区医院公共空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会对社区医院所造成的影响。

一、社区医院

(一)社区医院的定义

国家卫生部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中,按照人口数量对医院进行等级划分,其中为人口数量小于等于10万的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的医院为一级医院,是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疾病控制、保健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医院、慢性病管理和康复保健服务医院。

社区医院作为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带动下,强调社区参加,运用适宜技术解决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以老年人、儿童、妇女的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为主要工作重点。

(二)社区医院服务特点

社区医院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流行性疾病的监测,实施疫苗接种,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管理工作,提供保健服务和心理健康指导,注重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对于特殊情况可以提供上门治疗的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训练服务。总的来说,社区医院不仅仅为病人提供服务,它还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提供服务,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身体检查、健康指导、建立健康档案,相对于大型医院,社区医院更为亲民,它可以关注病患从出生起的健康状况,对患者病因进行初诊,如遇疑难杂症、危重病情则转诊附近大型医院进行治疗之后可在转回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社区医院可以通过收集社区卫生信息向上级部门提出管理意见,建立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档案并进行管理,普及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形成健康有利的生活方式。社区医院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范围都与大型医院有很大差别,应对其服务的特点作为相应的设计改变,对社区医院的功能动线、人流动线都应经过反复实践思考(如表1)。

二、社区医院公共空间概述

(一)社区医院公共空间的概念

社区医院的公共空间是对社区医院整体所具功能的考虑,是根据病患就诊相关行为需求而设置的,它是以病患本人、病患与医生关系而建立的。本文所指的社区医院公共空间是一个相对概念,不限定人群使用,兼顾就医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大厅、候诊区、走廊、庭院、休息活动空间等容纳人的活动空间。

(二)社区医院公共空间的特征

社区医院的公共空间,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被单独划分出来,只是作为医疗的附属、辅助空间。随着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要求和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出现,社区医院的公共空间有了明确的定位—服务于就医环境、提升就医品质、满足病患人群的就医需求而存在的多元化功能空间,满足病患活动多样化,公共空间既要舒适又要便利,还要满足集中管理,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二点:

第一,社区医院的公共空间充分考虑病患的多元化需求。相比于就诊或保健这样的私密性空间,公共空间所受限定相对较小,空间造型多样,形态自由,所具有的功能性也更为丰富,能够满足不同类别使用者的需求,支持各种行为的发生,满足使用者交流、休息等社会活动,拉近社区医院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使病患人群迅速适应院内生活,以积极良好健康的心态配合就诊工作的进行。

第二,公共空间能够调节社区医院严肃冰冷沉闷的空间气氛,改善就医环境。通过空间环境、软装陈设、空间形态的家庭化设计,使得整体空间的亲切感得以提升,从而给患者带来愉悦的就医体验。

三、社区医院公共空间优化设计方法

(一)公共空间交通流线的优化设计

社区医院交通流线的设置与空间可达性密切相关,它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公共空间的步行距离进行控制。据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发现身体健康人群适宜步行距离为350—750之间,最多不超过1500m,否则会使人产生疲惫感:另一种情况是人在持有物品的情况下,根据物体重量大小的不同行走在200—300m之间就需要休息。所以医疗公共空间与病人主要流线距离应在70m所有较为合适,休息区与就诊处应距离短些在50m以内最为适宜。其次应当注意医院公共空间的路径不宜转折过多,岔道过多,这对于就诊的便捷性和病人对方向的判断性有所影响,会增加意外的发生机率。所以公共空间应当有一目了然的入口,减少岔道的出现,辅助以指示标志。对于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应当注意减少分岔,简化路线。分岔口应当设置标识系统,以简单的文字指明方向,避免曲折,路径方向转换不超过3次。

2.交通流线要顺利人的经验习性。当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按照过往的生活经验能够轻松地找到目标并且能够缓解陌生环境带给人的不适感。因此顺应人们的经验习性来对空间进行交通路线安排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应当注重交通流线的识途性,这个指的是在陌生环境中人们会通过摸索到达目标环境,在图中会记住明显的标志,又会按照这个标志返回的习性。在交通路线的安排上可以在重要公告空间设置一些环境节点,通过图像、标识、装饰灯元素增加识别性,便于病人记忆途中特征。其次,注重交通流向中趋光性的设置,“光线”是引领人们行走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在陌生环境中,80%的人会寻找光源,向有光的地方进行行走(如图1)。因此,医院可以在主干线上多采用自然灯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形成较强的光亮进行引导。

再次基础上也要考慮交通路线的舒适性。走道应当是防滑、放眩光、耐脏、耐灰的橡胶地板,便于清洗。过于光滑的地面往往防水性会很差容易让人摔倒:而过于粗糙的地面会给使用拐杖、轮椅、病床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减弱行走的舒适感。

(二)公共空间布局与形态的优化设计

社区医院空间结构合理布局的关键在于各个空间的逻辑性,以及空间的分解和整合,因此公共空间的优化应该考虑空间的针对性,空间的可达性。

1.空间的针对性

优化公共空间的针对性要求各科候诊、手续办理要保证与诊疗机构之间距离短、耗时短、方位明确、适当对就诊空间的私密性进行阻隔。大厅应当位于社区医院的中心区域。其次公共空间应该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空间,走廊、空间布局、导向要适用人们的社会经验,比如原路返回的设置、走近路时所需流线、转向、引导、靠左靠右通行等。公共空间应当是服务型辅助空间,以休息、交流、活动、等候等功能为主不必与诊疗空间密切相关,反而需要通过距离、过度、垂直等保障空间的划分。

2.空间的可达性

社区医院中公共空间可达性最高的是各部门的公共空间,例如挂号、大厅、输液大厅,其次则是各个诊所空间,走廊。社区医院可达性有低到高依次是次要人流经过的空间(日间病房或输液大厅)、就医所经过的空间(挂号/收费大厅与各个诊室间的围合空间)、入门大厅。

(三)公共空间空间环境的优化设计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一个优美明亮让人感到舒适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缓解病患的情绪,从精神层面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所以在空间环境的优化设计中应当适当地增加一些情感因素,使病人在就诊时享受到和谐的空间氛围,愉悦整个就诊过程。

在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有些公共空间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有些医院为了起到宣传作用,在门厅、走廊、候诊区粘贴了一些肢体、疾病照片给人产生一种恐惧感,这个压抑感和恐惧感主要来源于:

1.宣传图文过于露骨,图文恐怖,有敏感信息。

2.色彩环境太过单一,白色的室内公共空间环境给人一种冰冷、严肃的恐惧感。

3.金属的医疗器械、手术治疗室等过给人一种恐惧感。

4.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口罩、手术服给人一种距离感。

所以公共空间环境优化时应当注意减轻患者精神压力,避免恐怖的画面和文字,避免医疗器械出现在公共空间,从而减轻带给病人的精神压力。可以增加一些让人感到心情愉悦的室内装饰画,来改善空间环境品质(如图2)。

结论

社区医院作为在二十一世纪才进入我国的新生事物,它的功能性和服务型都在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它的设计不同于大型医院,也有异于专科医院,它主要兼具就诊、康复、保健等多种功能。社区医院的设计不能搬照大型医院的模式,也不能直接照抄国外的社区医院。设计师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实地走访社区环境,观察患者人群行为,在了解其心理需求后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医院。

文章的主要工作包括,收集想过的设计规范进行整理,搜索国内外相关的社区医院文献资料,从各个案例中寻找可借鉴的优化设计方法,着重关注其公共空间的设计,并根据中国社区医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其次对文章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公共空间优化,上升到对空间环境本身对于患者治疗或者休养所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综合考虑功能和精神二个方面的需求,使医疗公共空间充满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优化公共空间应该从交通流线、空间形态布局、空间环境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设计,社区医院的任何环境都是围绕着人这个有机体进行的,所以设计本身应当紧紧地围绕着患者这个群体展开,并达到缓解就诊压力,减轻医疗所带来的痛苦,通过空间环境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放松心情进行医疗诊治,缩短治疗康复时间,减少精力消耗的目的。

猜你喜欢

社区医院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调查
社区医院门诊口服不同抗高血压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比较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