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电话亭的公共资源互补性设计

2018-11-13张琳王艳敏高学锋

设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便民服务智慧城市

张琳 王艳敏 高学锋

摘要:论述了公共电话亭的现状以及公共电话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了公共电话亭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提出公共资源互补性设计思路,对公共电话亭做出改进、创新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电话亭 智慧城市 便民服务 互补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096-02

绪论

通讯设备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电话亭作为城市基础公共通讯设施,具备通话功能、紧急情况报警以及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线通讯也能起到一定应急作用。公共电话亭不仅有其使用价值,同时也体现对文化的记载和传承,对城市居民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科技发展迅速,手机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通过公共电话亭的单一通讯方式,传统的公共电话亭如今出现的破败不堪、管理缺乏、功能单一、外观粗陋的问题,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智慧友好型的城市建设需求。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需要重新思索和系统创新,以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

一、城市公共电话亭的相关调研

频繁分布在城市各街道,广场、校园内、繁华街道等十分常见,从使用情况来看,年轻人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再使用过电话亭,很多人甚至没有注意到电话亭的存在;由于高昂的维修成本、微薄的收益、产权的不明晰、疏于管理,经营粗放,使得公共电话亭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状态。有些街道上虽然随处可见公共电话亭的身影,但有一部分电话处于待修状态,无法使用。更有一些电话亭的表面锈迹斑斑、满满的都是灰尘,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此外,传统电话亭功能单一,亭身占用一定空间,被闲置的电话亭有被用作垃圾场,有被环卫工人用来储存清洁工具的,更有居民在此烧菜,公共电话亭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甚至在紧急情况下,因为这些阻碍而无法正常使用。目前国内外对电话亭的再利用做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公共电话亭增加WIFI热点覆盖、便民缴费服务、ATM机融合、废旧电话亭改造小型图书室等公共资源的规划利用。

二、设计问题分析

(一)公共电话亭保留的必要性:公共电话亭有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移动电话的逐渐普及,公共电话的使用率持续在降低。但是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当外出人员遇到困难,比如手机丢失,就可以利用公共电话和单位沟通家人沟通,也可以直接拨打紧急电话向公安局求助;当手机没有电的时候,出于个人信息安全等因素,陌生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外借手机进行通话,此时公用电话亭就是最佳的选择。现在移动通讯还没有完全取消漫游费,利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可以节省一部分费用。据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公用电话亭每年的打电话数量在几百万次以上。这足以说明电话亭对公众的需求是很主要的。

(二)使用率降低的原因分析:通过调研、访谈发现,公共电话亭使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使用功能单一:传统公共电话亭仅内设一部公共电话,只有正常通话功能和紧急情况快捷拨打紧急电话报警。而相比移动电话,公共电话亭的单一功能已经再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市民的基本需求了。

2.操作不便:当使用公共电话时,需要市民用IC卡充值进行消费或者投币来实现通话。但是现在很多地区已停售IC卡,且手机支付渠道便捷,很多人出门忘记带现金、零钱、卡包等,就不能对此进行操作,因此支付方式也显得单一和落后。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有的電话亭在公共电话旁增加了电话黄页,以便于市民查询,却被人撕得“片甲不留”,不仅没有在实质上为市民提供便利,还影响美观。

3.外观缺乏吸引力:通常电话亭外观呈现半封闭状态,规则拘谨的形状略显笨重感,与城市周边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再加上未经修饰和布满灰尘的外壳,使其整体看上去比较粗陋,缺乏个性。据调查显示,很多人在街上都不会注意到公共电话亭的存在。

4.管理维护不足:原本用于通话的电话亭如今状况并不乐观,电话机发生故障无法使用,表面生锈、污垢,亭身贴满小广告,垃圾积累,在街道边的电话亭,经过常年日晒雨淋,斑驳不堪,更面临“小型停车位”的现状。管理欠缺导致电话亭一副破败不堪的样子,影响城市的美观,同时也遭到市民的不满和嫌弃。

5.空间资源浪费:公共电话亭分布广泛,每隔一两百米就会看到一座电话亭,在人流量大的繁华街道、广场等地区的分布更为密集,但是这些电话亭占用了大部分公共空间,使用价值却少之又少。不论从拆卸还是大范围维修来讲,都是很大的工程量,这样庞大数量的电话亭在逐渐被人们搁置,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空间资源浪费,但是此类城市公共设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存在保留的必要性,因此需要重新规划并合理利用。

三、设计意义分析

公共电话亭作为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分布在城市街道的各个角落。但随着手机的普及,电话亭的存在反而变成了“累赘”,破败不堪、使用率降低、无人管理等问题应当得到重视。

(一)提高使用价值、满足公共需求:适当增加功能可以提高电话亭的利用率,让市民重新“想起”电话亭,合理的改善可以增加其关注度和使用多样化,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满足人们对基础设施的公共需求。

(二)与时俱进、注入时代新元素:面对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信息服务不可缺少,创新的设计和改良能让人眼前一亮。摆脱与城市格格不入的窘境。

(三)创建智慧和谐的城市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的智慧管理和合理规划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城市管理者主动致力于公共空间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展现出较高的公共服务意识与能力,以及管理的进步。

(四)减少资源浪费: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将小空间重新规划,利用互补性公共资源的设计思路,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四、互补性设计思路

(一)互补设计方法:互补在设计中作为一种补充,是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互补最终会成为一种融合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即体现在设计中,它将形象、功能等设计因素中的积极方面提炼、借鉴出来。同时也体现在生产中,它将生产中的资源、生产流程等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互补设计方法试图建立一个互为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这种关系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互补性。换句话说就是在互补视角下,互斥思想之间会呈现出某种互补性,辩证地思考这些问题,人们的创新思考会更加全面彻底,更加深入。设计中运用互补的目的是融合相互排斥或对立的概念,结合各种逻辑方法、思维方法,形成多种方法的集合,从而尽快达到科学创造的目的。采用互补设计方法可以突破单向思维的局限,使得思维更加全面,并使得人们的认识及创新更加深入。

(二)公共资源的互补性设计:公共设施需要占据一定的公共空间,为提高可利用性,可将相互协调的、具有共性和特定作用的公共资源之间适当整合,达到与周围环境、场景相和谐,实现其高利用率、高效、更具特色和价值的目的。

五、公共电话亭的公共资源互补性设计方案

本设计方案主要以公共电话亭作为载体,保留原有的通话功能,结合现代智能化系统,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目的,从大众需求、特殊人群、已有功能、紧急情况、空间分布、增设其他功能等方面对电话亭进行创新与改造,实现公共资源互补性和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性。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现代人们需求的公共设施。对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计:

(一)主要功能:单一的通话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操作不便,支付渠道相对落后。在保留通话功能的同时,结合多样智能信息服务,将更多的便捷操作方式和服务提供给市民,从而提高公共电话亭的使用率,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同时也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个性化: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分布广泛的电话亭也是城市街道的一道风景线,直接影响着城市美观度。将原先的笨重造型进行改进,从外观上设计出个性化、具有辨识度、文化特征的造型,一方面摆脱原有的视觉上的沉重感,另一方面吸引人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使用率和亲和力,同时也可以美化城市街道,有特点的轻巧造型符合智慧友好型城市建设,成为城市街道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人性化互补设计:合理利用公共空间,电话亭相当于一个站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设有,为更好地达到为人们提供便民服务的目的,可以增设人性化设施,这些设施同样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将其进行整合,提供给更多人使用。形成多元化的公共设施,可实现通话、信息服务、临时休息、便捷服务等互补性便民设计。从外观、功能方面与城市建设、街道景观相融合,同时也可提高使用价值和便捷性。

(四)人机工程学因素考虑:使用人群一般为成人、儿童、老人以及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在设计过程中,从功能及使用方法入手,在尺寸选择时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在使用公共电话亭时的各种动作及心理。人们进入电话亭,为保证正常使用公共电话,在使用的时候需保持直立的姿势,同时为了避免电话的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就要考虑到人的身高尺寸。其次,人们使用电话,必须考虑到立姿的活动空间。电话亭的安全性设计很重要,这关乎到行人的人身安全,因此也需注意在选用材料时要坚固耐用、环保、方便维护和拆装。

六、最终设计方案展示

(如图1)此电话亭是对传统电话亭进行现代化改进设计,曲线变化造型从视觉上给人更加灵巧的感觉,在保持原有通话功能的基础上,将智能触控式通话屏幕与电话亭融合,符合信息时代需求。同时公共座椅的互补性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临时休息的站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便民服务的目的。

(如图2)顶棚呈曲面,半透光玻璃板材。用来遮雨、防尘,减少电话亭主体部分受潮。雨天时雨水顺势从两面流下,同时起到保护屏幕和座椅的作用。为平衡受力,面向座椅的一面顶棚相对延长。为减轻重量,调节主体的重心,主体中间部分呈现凹陷样式,厚度较小,一方面减少承重,另一方面能合理利用材料,同时单面的设计节约了一部分的空间,也便于运输,在拆装过程中节省人力。

(如图3)通话系统进行改进,将传统电话机取而代之,尽量避免电话机硬件设施损坏、污垢等问题,操作全部在智能触控屏幕上完成。与互联网结合,集最新资讯、服务信息、导航、地图、查询、商业广告、通话功能、充值缴费服务为一体,满足现代化信息需求,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听筒造型符合人机工程学,手感舒适,造型和色彩有所改进,置于听筒托上,尾部连接线可收缩,使用时抽出即可。

(如图4)座椅位于屏幕背侧,易保护通话者的隐私。可供人临时休息,座面宽度容纳2-3人。三角结构作为支撑,重心位于顶点竖直方向上,中间镂空,有效节省了材料,下方避免了密不透风的生硬造型。

总结

公共设施的智慧管理和合理规划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电话亭曾为市民带来无数方便,它承担着提供免费应急通信服务的重要功能,在公安、消防、应急等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作用。重新对公共电話亭进行转型升级,与现代化信息相协调,满足公众更多、更便捷、更有效、更时代化的需求。使其作为城市的人文符号,助力智慧城市。此公共电话亭的创新研究愿景便是力求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以符合智慧友好型城市的发展。

猜你喜欢

便民服务智慧城市
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级就业社保便民服务小型终端机全覆盖
本市将投入6亿元补助便民设施
门诊检验Web查询系统设计与应用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机制
睢县计生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