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课题下的空间构建方法研究

2018-11-13张莹莹齐延成叶倩衡

设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抽象环境设计

张莹莹 齐延成 叶倩衡

摘要:空间构建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务必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文章基于空间在实践观察与体验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空间构建的研究方法。从模型空间的构建过程认识空间,明确不同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逻辑关系带来的不同体验,在此基础上探索空间构建的特点。为以后同学们在学校养成逻辑推理的空間构建方法进行室内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环境设计 空间构建 抽象 形式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1-0084-02

引言

自从空间设计这一词被定义以来,空间设计的方法教育就成为环境与艺术学院教学的核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是从构成课开始认识空间,其中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以及色彩构成组成不同空间认识的不同方面。不同的构成课程的重点是研究体积、空间、色彩、材料等要素,主要为了培养学习者三维造型的审美和空间想象力以及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体系中空间构成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从认识空间过渡到构建空间的基础。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论述空间时用了一个很含糊的词。他说空间是由“东西”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我们需要用更加精确的词语来限定创造空间的“东西”。“东西”是多种完全不同的,是可以用来设计和建造的要素。是块体、平板、杆件三要素,而该三要素只是较为抽象的形式概念。块、板和杆在这个层面上的主要区别是相对形式的区别与关系,方便我们可以将更抽象的主题表达的问题用体块、板块和杆件的问题来体现,进而空间建构问题也可以用体块空间、板块空间和杆件空间来体现。

从传统的设计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空间构成的教学与后期练习内容基本统一,都是经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渐培育学生的造型才能和空间造就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我国设计类的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随着设计教学的不断深入深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教学目标较模糊,实践应用时间较少。在教学管理中,构成被分为三大课程分开教学,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却没有将其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学得的知识较为局限。而且教育方式更加注重教条模仿,过分强调模式,缺少创新,忽略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真正遇到设计问题是,学生只懂得生搬硬套的模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其次,缺少互动性,学生对于兴趣的培养缺乏主动性。课堂成为灌输知识的地方。老师片面的解释抽象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学生与老师两者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不同类型风格的空间的共同性的问题的研究除了对形式要素的研究,空间关系的组合建构研究也是重中之重。针对利弊,提出问题解决的途径及学习训练过程,接下来的操作过程及设计内容包括:概念(操作与观察)、抽象(要素与空间)、材料(诠释与区分)、建造(意图与实现)4个阶段,是对空间建构设计的认识和方法掌握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

一、概念——操作与观察(空间概念的明确表达)

由原始的空间理念为起点到逐渐完善,这一阶段即是空间建构的过程,空间建构并不是毫无目标的表明,该过程可以通过对某一单体模型的具体操作来实现,比如对体块、平板和杆件的组合方式来体现,通过“操作、观察记录”的操作过程,来引发操作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活动,逐渐完善健全空间建构理念的表明(如图1)。

二、抽象——要素与空间

在前面的操作过程的基础上给定一单体模型来设计一个非功能性的单体建筑。该单体有三种不同类型(平房、板房和楼房)。该阶段的目标是明确的阐述形式与空间的联系,其中抽象要素与空间的关系是练习重点(如图2)。

三、材料——诠释与区分

运用多种模型材料来表达空间与建构之间的关系。从一种材料到为多种的转变,需要对原有的空间与模式关系作全新的解释和辨别,这就需要在原来的基础模型上设计建立全新的要素与空间的联系。

四、建造——意图与实现

从抽象的模型材料转变为现实建造材料和抽象的设计想法的实现。该阶段所指的“建造”是从建造的主观视角钻研设计的目标与实现设计的关系,由搭建、构造的思维转变为现实建造思维。如何清晰的保持发展过程中的构建思路,充分实现构建思路的准确表达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如图3)。

以上就是基于实践课题下空间构建方法的研究,从一定程度说如何使得空间建构设计从理论到实际,从抽象到逻辑,从不可教授到可教授,“空间建构”的设计过程在设计方法上有以下转变:

(一)从平面到空间能力的转换,通过平时的画草图到现在动手操作模型的转变;

(二)转变原来由外界环境因素启发设计概念转变为对单一空间的设计:

(三)经过对空间的组合,能够使得学生在根本上掌握空间组合的模式和基本类型和对全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四)老师参与到学生的整个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师生、小组讨论等环节,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具体认识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平面”到“立体空间”思维的转换

平面与空间的思维转换,是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最为重要的思维能力。掌握和了解空间的定义和如何将空间用某一元素给表达出来也是需要掌握的一项能力。空间是通过有机体展现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和画出来的。从概念—形式—图纸—模型操作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实现,设计者可以很客观的感受原始空间的表达。虽然抽象的模型空间与现实空间存再很大的区别,但是一旦空间形成之后,大小和光影等视觉感受会立马呈现在眼前,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设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传统设计中的固定模式不同。传统设计中的设计者利用自身经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环境、功能和形式的处理,将设计思维用图解的方法来表达和创造。传统设计在面对问题时会选择——解决的设计方案,因而设计思维比较局限。设计者对客观空间的主观体验、过程的记录和发展是“空间建构”的主要设计思路,其主要理念来自于设计者对实际材料是使用,“空间建构”设计的动力来自于设计者对空间的掌握和体验。“空间建构”设计没有一尘不变的板式和假设的前提,设计者利用自身对空间的主观认识和观察体验来对空间产生设计思路,进而可以挖掘出空间设计背后被隐藏的内在关系来选定后期设计的方向,因而“空间建构”设计的重点在于强调空间设计的清晰与逻辑关系。所以最终的设计结果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第三,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

传统教学是教师传授已知的、经过检验和普遍传授的知识。在传统的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是被动的吸收知识,而且传统教育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获得量较为片面和局限。但是在“空间构建”中,教师和学生同属探求知识的一方,双方在建立一个关于空间构建设计的知识体系。但是教师在这体系中的功能并没有因此而被削弱,反而变得愈加重要,“主要体现在如何促使学生发现并认识自身操作过程中的设计天赋,因而教师要有识别空间建构设计潜能的能力”。所以这个体系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能力工体提升的过程。

第四,体系的严谨

“空间建构”设计体系在每一个阶段有明确的规定和教学思路。从概念到建造四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的问题斗殴具体的解决方法。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是这个体系实现严谨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前提。通过较为完整的操作练习,设计者可以将每一个阶段相互联系起来。这种严谨的教学体系对后期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空间构建”的设计研究方法来对目前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为以后学生在学校养成有逻辑推理能力的空间建构方法进行空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区别于当前流行的室内装饰设计,提高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这次“空间、建构与设计研究”虽然不能完全解决环境设计所碰到的问题,但是其发展的设计体系对解决空间与建构的关系绝对是一种新的模式,对环境设计提出的空间目标和详细的操作办法,给后面学习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抽象环境设计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由“抽象”变“具体”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