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气垫床时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

2018-11-1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压疮舒适度脑出血

俞 晶

(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浙江 宁波 315200)

压疮属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需长期卧床患者[1],在临床上该病症又被称为压力性溃疡,该病症不仅易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痛苦,影响其康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2-3],因此,为减少压疮的发生,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十分重要。我院对使用气垫床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实施每隔2h翻身拍背、每隔3h翻身拍背、每隔4h翻身拍背干预,以探究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后开展研究,以2015年6月17日至2017年12月20日我院90例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使用气垫床,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丙组(30例)。

甲组30例患者年龄为56-86(69.11±2.26)岁,男女分别为19(63.33%)、11(36.67%)例。

乙组30例患者年龄为55-84(69.23±2.30)岁,男女分别为20(66.67%)、10(33.33%)例。

丙组30例患者年龄为57-87(69.30±2.32)岁,男女分别为18(60.00%)、12(30.00%)例。

甲、乙、丙三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且经CT确诊,发病时间少于1周;(2)患者不能自主翻身;(3)患者Braden评分介于13-18分,全身皮肤完好;(4)患者临床信息完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急性脑出血躁动期、失禁性皮炎、低蛋白血症者;(2)入院时已发生压疮患者;(3)住院时间少于72h者。

1.2 方法

90例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均使用气垫床,甲组30例患者每隔2h翻身拍背,乙组30例患者每隔3h翻身拍背,丙组30例患者每隔4h翻身拍背,具体翻身方法为:2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同一侧,其中一位护理人员将一只手掌托住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腰背部,另一位护理人员托住患者腰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大腿,2位护理人员同时用力抬起患者,然后向对侧翻身,在翻身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头位于中线位,头颈保持直线,缓慢翻转,体位可为左(右)侧卧位-仰卧位-右(左)侧卧位,交替操作,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间隔时间对患者翻身。若在翻身期间,发现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出现轻度发红、压疮前期症状,应立即将间隔时间缩短至2小时。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三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率及舒适度评分。

1.3.2 评估标准

压疮判定标准[4]:分为Ⅰ期(皮肤完整,压之不褪色)、Ⅱ期(表皮或真皮受损,但未穿透真皮层)、Ⅲ期(表皮和真皮全部受损,穿透皮下组织,但未伤及筋膜及肌肉层)、Ⅳ期(皮肤大面积受损,伤及肌肉、筋膜、骨头及其支撑结构)、难以分期(全皮层受损,可见腐肉或焦痂)。

舒适度评分[5]:采用舒适状况量表(总分28-112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即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指标对比,计量资料(±s,舒适度评分)或计数资料(%,压疮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F、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

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表1 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n、%)

2.2 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

甲、乙、丙三组患者之间的舒适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2:

表2 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分)

3 讨 论

解除压迫是预防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方法,亦是治疗压疮的先决条件[6],虽然,目前,气垫床、翻身床在预防压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最基本、最有效措施还是对患者实施定时翻身。

以往,临床常将每隔2h翻身拍背作为预防压疮的有效护理操作,但较多研究显示,频繁翻身易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呼吸困难、疼痛、胸闷、睡眠不足等,严重者使其产生排斥心理,十分不利于护理操作的开展,加上急性脑出血患者若早期活动不当,易导致其血压出现变化,增加了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的机率,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因此,有部分学者提出是否可适度延长患者翻身时间。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这提示对患者实施每隔2h翻身拍背、每隔3h翻身拍背、每隔4h翻身拍背干预的效果较类似,患者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机率均较低。同时,数据显示,甲、乙、丙三组患者之间的舒适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对患者实施每隔4h翻身拍背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翻身间隔时间延长,导致翻身次数减少,从而可有效避免翻身带来的不适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得,对使用气垫床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每隔4h翻身拍背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舒适度,且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

猜你喜欢

压疮舒适度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