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研究

2018-11-13杨银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肺叶个体化围术

杨银华,高 烨

(1.江苏省太湖疗养院;2.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86)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恶性肿瘤,有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三大癌症之一。当前,临床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尤以切除术常见[1]。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再加上担心手术费用和预后,往往易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1]。基于此,在围术期应重视和强化患者的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本文对无锡市第四人民院收治的96例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情况的研究,探析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9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确诊,符合《实用肿瘤内科学》相关的诊断标准[2],TNM分期为I~II期。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病症、凝血机制障碍、意识障碍及不配合等患者,对护理知情并同意。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均为48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为26:22;57~77岁;平均(63.8±2.6)岁;病理分型:鳞癌27例,腺癌16例,小细胞癌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25:23;53~75岁,平均(63.6±3.1)岁;病理分型:鳞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6例。2组患者在基本信息、肿瘤分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指导、术前常规检查、术后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同时基于患者实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心理干预:入院后,责任护士第一时间了解患者职业、文化背景、家庭情况等,再根据这些情况采取针对性方式向患者讲解肺癌及肺叶切除术的相关临床知识,比如:床头口述、图片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语言通俗易懂,系统讲解肺癌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介绍肺叶切除术方案及安全性,并认真解答患者疑问,如一时不能解答应请教医生再解答,以提高患者认识,消除顾虑。同时,大多数患者觉得自己患有癌症,会出现绝望、悲观、恐惧等心理,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主诉,了解其身心需求,和家属配合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在必要时请相同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增强手术信心。

(2)社会支持:术前1~3d责任护士定期到病房和患者交流、沟通,掌握患者心理动态,满足其合理需求;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及安抚工作,鼓励家属多陪伴、关爱患者,理解患者内心感受,给予患者心理和精神支持。此外,要强化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临床依从性,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和护理。在术前鼓励患者和家人、病友聊天,以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将内心想法、感受倾述出来或写下来,适当发泄内心情绪。为患者营造舒适住院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在病房摆放一些绿色植被,改善患者情绪。

(3)放松练习:一对一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深呼吸方法,让身心得以放松,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围术期不良心理。指导患者行舒适姿势,闭目养神,然后尽量将全身肌肉放松,自脚其逐步到面部,充分放松;再用鼻来呼吸,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静坐3~5min。

1.3 评价标准

分别应用SAS量表和SDS量表评测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变,评分值越高越严重[3]。在出院时应用自制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包括操作水平、人文关怀、沟通交流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 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注:同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P<0.05

组别(n) SAS评分SDS评分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n=48) 58.2±7.1 40.5±5.4*# 60.1±9.4 43.5±6.0*#对照组(n=48) 57.5±7.4 50.2±6.1* 59.6±10.1 52.2±7.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术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满意47例(97.9%),一般1例(2.1%),不满意0例(0.0);对照组:满意41例(85.4%),一般6例(12.5%),不满意1例(2.1%),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肺癌患者的心理复杂而又多变,一方面有着心理活动普遍性,另一方面有着患癌心理特殊性,绝大多数患者会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肺叶切除术是肺癌治疗主要方法,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极易导致患者围术期死亡[4]。所以,在围术期不仅要掌握熟练和应用护理技术,同时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以实现最佳手术和护理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性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认识,个体化心理干预和疏导,并强化患者社会支持,指导患者掌握身心放松方法。从结果看,该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由此看出,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肺叶个体化围术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