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2018-11-13黄莉霞沈建江
黄莉霞,沈建江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如东 226400)
在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新型抗凝、抗血栓剂被广泛使用,但常因皮下注射的操作而导致皮下瘀斑、皮下血肿等不良事件[1]。针对这一问题,我科成立了专题品管圈,旨在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导致的出血、瘀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将该活动方案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科室内成立品管圈小组,我科由7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长由我科业务骨干担任,年龄21-43岁,工龄2-23年,初级职称7人,高级2人,大专3人,本科6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抽取试验前三个月本病区低分子肝素注射总次数及注射后护理记录的出血、瘀斑发生情况,统计资料作为为对照组,圈成立后的三个月内本病区低分子肝素注射总次数及注射后记录的出血、瘀斑发生情况,为对照组。从确定主题是“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品管圈成立之日起,每7-15天召开一次圈会,通过不断培训护士相关药物知识和基础技能,按计划顺利完成圈活动。
1.2.1 确定圈名圈徽、制定活动计划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和集思广益下,通过投票,确定“CC圈”为圈名,圈成员明确分工,按照PDCA的工作程序,制定每项活动的具体内容,标明每项内容所需的时间,同时把每项内容分配到每一位圈员,于规定的时间汇报活动成果,用甘特图表示[2]。
1.2.2 现状调查及数据收集
活动前对2016年9月-11月本科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的护理记录单的回顾检查,收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总次数及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瘀斑发生情况。评判标准为以下几个等级[3]:用直尺量直径,局部瘀斑直径<0.5cm为好、局部瘀斑直径0.5-2.0cm为中、局部瘀斑直径>2.0cm为差,局部血肿。圈长对小组成员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规范注射部位的轮换,同时鼓励小组成员对全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圈会时人人分享注射体会。当发现异常时,用流程判断,分析寻找产生瘀斑或血肿的原因,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判断流程[4]。
1.3 评价指标
通过对2017年1月-3月的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观察记录表,根据预先制定的等级标准,收集注射结果,将低分子皮下注射后致瘀斑分为3个评价标准,用直尺量瘀斑直径,局部瘀斑直径<0.5cm评价为好,局部瘀斑直径0.5-2.0cm评价为中等,局部瘀斑直径>2.0cm或有血肿评价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品管圈前后皮下瘀斑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品管圈前瘀斑范围<0.5cm注射等级评定好占比为30.1%,品管圈后瘀斑范围<0.5cm注射等级评定好占比为91.6%,P<0.01,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前后有显著差异。品管圈前瘀斑范围0.5-2.0cm注射等级评定中等占比为42.1%,品管圈后瘀斑范围0.5-2.0cm注射等级评定中等占比为7.6%,P<0.05,有显著差异。品管圈前瘀斑范围>2.0cm注射等级评定差占比为27.8%,品管圈后瘀斑范围>2.0cm注射等级评定差占比为0.8%,P<0.05,有显著差异。
表1 品管圈前后皮下注射致瘀斑不良发生率的比较
3 讨 论
“CC圈”活动历时4个月,我科组织以下学习内容:①注射部位的选择:首选腹部,避开脐周5cm之内及脐上的部位,其余部位以分界线平分2处;Q12h的注射患者,早8点在右侧,晚8点在左侧;Qd的注射患者,单日在左侧,双日在右侧。②注射方法:常规消毒后,左手示指及拇指以5~6cm的距离捏起患者注射部位处皮下组织,捏起的皮肤皱褶处深度>1.2cm,以触之较前疏松为宜,注射时针尖垂直向下,将注射器内空气至药液上方,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0.8~1.2cm,回抽针栓,无回血后注射20秒,在空气注射后停留10秒拔针,按压5~10分钟,按压时避免过度用力,以压迫点下陷2mm为宜。③注射部位的观察:每班及时评估局部皮肤情况,一般12h左右进行评估,由下一班的护士评估上一班的注射情况,特殊病人—如溶栓后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注射24h后应再次进行评估,比较注射部位皮肤较前有无明显改变。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护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