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立体弹力加压胸带的设计与应用

2018-11-13贾辛婕

天津护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腋窝弹力粘贴

王 淼 贾辛婕 王 晴 何 欣 陈 彤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60)

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常出现皮下积液、出血、感染、皮瓣坏死、呼吸受限等并发症。其中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属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44.8%[1],好发部位为腋下,锁骨下,肋弓上和胸骨旁。皮下积液的形成可造成皮瓣与胸壁之间分离,使皮下的毛细血管网不能与胸壁血管形成吻合,皮瓣与胸廓间形成淋巴漏,影响皮瓣的成活,增加了换药时间及换药总费用。目前广泛在临床使用的普通绷带、普通胸带、弹力绷带及充气囊胸带,包扎复杂,比较耗费工时,舒适度欠佳,且由于胸部特殊结构特征使局部加压包扎压迫不均,易松脱和移位等。为此,我们设计出乳腺癌术后加压胸带,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包扎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

1 材料与制作

参考健康女性胸围平均值,设计胸带的长度和宽度,胸带结合人体工学设计采用立体剪裁方式,以右乳癌为例,制作胸带的整体长度为100 cm,宽25 cm;游离的弹力加压带长度均为25 cm,弹力加压带1的宽度为10 cm,加压带2、加压带3的宽度为15 cm,弹力加压带1内附小粘贴带;腋窝加压带长度为60 cm,宽10 cm,缝制于胸带右侧上方腋窝处,环绕并固定于同侧肩部;患肢固定带长度为50 cm,宽10 cm,缝制于胸带背部右腋后线水平位,尾端固定粘合于右前胸部。所有游离的加压带和固定带一侧尾端内均附魔术贴,便于粘合。胸带主体外层采用弹力网眼面料,游离的弹力加压带外层采用绒面,胸带内层均为棉质,胸带整体外缘采用双边设计。另外,加压带2、3及背部左右两侧(乳头外侧旁开3 cm水平位置)各内置1根鱼骨式软钢支撑柱,共计4根支撑柱。见图1。如为左乳癌则左右部位设计相反。另外,在实际制作时,考虑到患者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较大,制做成特大型号、普通型号及小型号3种,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图1 乳腺癌术后立体弹力加压胸带

2 使用方法

使用时,于手术后将胸带平铺于患者背部,首先固定弹力加压带1内附的小粘贴带,起着加强固定的作用,再将加压带1由右侧向左侧粘贴固定,起初步加压固定伤口的作用;再将加压带3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粘贴固定于加压带1上,然后将加压带2由右下方向左上方与加压带3交叉并粘贴固定,以减轻伤口张力;最后将腋窝加压带固定于右侧肩上,使皮瓣紧密贴服,患肢固定带由右腋后线位置经患肢粘贴固定于右前胸部,防止患肢外展。加压力度以不影响患者呼吸且能轻松插入1手指为原则。

3 优点

3.1 乳腺癌立体弹力加压胸带结合人体工学设计采用立体剪裁方式,对乳腺癌术后胸部特殊构造能够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使整个伤口创面贴附良好,胸带采用弹力面料对伤口加压力度均匀,紧束、不勒、不移位,内层为棉质,防止皮肤过敏,外层为弹力网眼,具有透气吸汗作用,佩戴柔软舒适。胸带为双边设计,不易卷边。

3.2 乳腺癌立体弹力加压胸带所有游离的加压带和固定带一侧尾端内均附魔术贴,可根据不同术式需要及胸部围度差异轻松调节松紧,不影响患者正常呼吸,且穿脱方便,固定可靠。另外,胸带内置的4根鱼骨式软钢支撑柱,使患者穿戴舒适,且使胸带不易卷曲。

3.3 乳腺癌立体弹力加压胸带的患肢固定带妥善固定患肢,可有效的避免患肢外展,利于腋窝处伤口快速愈合。腋窝加压带对腋窝处的伤口加压,避免腋窝处伤口加压固定不良,利于创面愈合。

猜你喜欢

腋窝弹力粘贴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让落叶生“根”发声——以《树叶粘贴画》一课教学为例
A ski trip to Japan
腋下广告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忙忙碌碌的人们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