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2018-11-13孙敏霞
孙敏霞
盐城市盐都区妇幼保健所,江苏盐城 224001
先兆流产为临床常见妊娠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达10-25%,患者以阴道流血、下腹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发展为流产,严重威胁母婴安全[1]。先兆流产的发病原因为外伤、劳累、生殖系统疾病、染色体异常、LPD等,其中,LPD是35%~65%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2]。该研究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该所诊治的64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口服保胎灵、黄体酮对LPD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疗效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所接受治疗的64例LPD所致的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随机数表将上述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2例。纳入标准:患者停经后,出现血性白带或者少量阴道出血,未见妊娠物排除,伴下腹部疼痛,妊娠试验阳性,且血清孕酮值不足15 nmol/L;经B超检查,可见孕龄与孕囊大小相符;对该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所用药物具有禁忌证;心、肾或者肝功能不全;合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合并精神障碍。在对照组中,年龄23~38 岁,平均(27.54±4.12)岁;孕周 7~14 周,平均为(9.17±1.34)周;其中,4 例具有 1 次流产史,2 例具有 2次及以上流产史。在研究组中,年龄21~39岁,平均(28.10±4.53)岁;孕周 6~15 周,平均(9.04±1.27)周;其中,5例具有1次流产史,1例具有2次流产史。组间流产史、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该研究获得我所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治疗期间,64例患者均常规给予维生素E(国药准字:H20003539),规格:100 mg/片,用法:口服,1 片/d、叶酸(国药准字:H10970079)规格:0.4 mg/片,用法:口服,1片/d),与此同时,嘱其绝对卧床、保持心情愉快、合理膳食。
对照组给予保胎灵胶囊(国药准字:Z20050821,规格:0.5 g/粒),3 粒/次,3 次/d,口服;研究组给予黄体酮(国药准字:H20041902,规格:50 mg/粒),2 粒/次,2 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流血、下腹疼痛消失时间;统计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治疗后,患者阴道流血以及下腹疼痛完全消失,经B超检查可见胚胎存活良好视为保胎成功;治疗后,患者下腹疼痛加剧、阴道流血增多,经B超检查可见胚胎发育不良视为保胎失败[3-4])以及不良反应率(以患者主诉为主,记录两组患者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乳房胀痛、失眠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阴道流血、下腹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黄体酮具有起效快、见效快的优点。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表1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阴道流血消失时间 下腹疼痛消失时间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8.12±1.14 12.27±3.10 7.108<0.001 7.05±1.08 11.77±2.95 8.499<0.001
2.2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情况
疗程结束时,研究组32例患者,保胎成功31例,占96.88%,保胎失败1例,占 3.13%;对照组32例患者,保胎成功26例,占81.25%,保胎失败6例,占18.75%;研究组保胎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45)。
2.3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不良反应率
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仅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患者不良反应率[n(%)]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妊娠期女性黄体分泌的黄体酮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发展为分泌期,一方面可抑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减低子宫平滑肌对宫缩素的敏感度,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以及正常发育[5-6]。妊娠3个月后,女性黄体会逐渐萎缩,胎盘会取而代之成为分泌孕酮的“生力军”。黄体功能不全是指排卵后黄体分泌功能低下,导致子宫内膜转换不足,不利于受精卵着床,也不利于妊娠的维持,极易导致先兆流产,甚至流产。
临床上,多采用肌注黄体酮以及口服保胎灵胶囊等方法对LPD所导致的先兆流产进行治疗[7]。然而,口服保胎灵胶囊保胎成功率不够理想,一般在80.00%左右;肌注黄体酮虽然可以通过促进孕酮分泌,而达到促进子宫内膜转向分泌期,促进受精卵着床的目的,但其不良反应率较高,且容易导致局部硬结[8-9]。可见,两种方法均不够理想。
近年来,随临床药物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及进步,黄体酮打破了传统非注射不可的定式,出现了口服剂型,为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该研究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保胎灵,研究组口服黄体酮,结果显示,研究组保胎成功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其不良反应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与吕宝霞[10]报道一致,该报道中,口服黄体酮的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9%。这提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口服黄体酮治疗LPD所导致的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此外,该研究还引入了阴道流血、下腹疼痛消失时间这两个指标,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12±1.14)d、(7.05±1.08)d,均短于对照组的(12.27±3.10)d、(11.77±2.95)d(P<0.05)。可见,口服黄体酮还具见效快的优势。
综上所述,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先兆流产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