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新闻评论
——以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获奖佳作为例
2018-11-13尹凤意重庆大学新闻学院401331
尹凤意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401331
一、前言
新闻评论是个人和媒体传递声音的重要手段,网络评论开始发挥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主体从专业评论员转向草根民众。李倩(2010)认为网民通过网络表达看法,结果是使新闻事实走向舆论化。高伟(2009)则指出由于网民情绪化作用,网络新闻评论更易在网络舆论中发挥影响。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新闻行业主力军,其对社会事件、政策方针等有着怎样深度的思考?通过表达方法及其话语系统的内在形式反映出怎样的特点?本文将对红网创办的两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的获奖作品编码,基于“公共领域”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显性逻辑及隐含逻辑展开尝试性探究。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2015、2016年红网主办的两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中获奖的22篇佳作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为主,全面阅读分析22篇获奖佳作,对研究类目进行编码,分析其中体现出的显性表达方法和隐性逻辑特征。显性表达方式从题材内容、论据类型、论证方式三方面来考察。隐性逻辑特征则从新闻判断类型、评论意图两方面进行考察。
(一)显性表达方式
1.题材内容
经过试分析,本文将22篇获奖佳作的题材内容可分为六种,分别为政治、经济、法治、民生、文化教育、体娱。
2.论据类型
本文将论据类型分为两类,分别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3.论证方式
本文将论证方式分为归纳说理论证、演绎说理论证、类比说理论证三种。
(二)话语隐性逻辑
1.新闻评论判断类型
台湾学者王民(1981)曾将新闻评论判断总结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因果判断类目,概括为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因果判断,
2.评论意图
本文通过试分析,将评论意图分为表示肯定、 赞美或支持的赞许,提出反对,指出错误,作出反面评价的批评,提出改进措施或应对方法的建议 ,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可能产生的后果作出预警的忠告以及提出怀疑甚至质问,希望得到回答的质疑五种。
三、研究发现
(一)大学生评论显性表达方式特征
1.大学生评论选题突出关注“民生”和“文化教育”等软新闻,公共领域“政治批判”较少
从近两年红网举办的评论比赛获奖佳作中发现,大学生的评论题材涵盖面广,从政治、经济、法治、民生、文化教育、体娱都有涉及。在评论价值的判断中体现出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等的融合。其中,大学生佳作中与“社会民生”题材有关的占比最多,达到36.4%,其次是“文化教育”题材,占比22.8%。大学生最多关注社会民生话题,反映出其新闻评论价值取向,以民为本,重视社会民生民计,关怀弱势群体,体现新一代新闻人才的人文关怀。其次是“文化教育”题材内容。获奖作品题材在法治、经济等方面关注较少,反映出大学生相对较少触及硬新闻。经济、法治等领域同样需要作为新闻人才后备军的大学生的关注。出现这一偏差的原因,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大学生知识储备与学习背景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法治类话题复杂度和难度局限。
2.大学生评论论据主体为事实性论据,理论性论据辅助,体现“诉诸理性”传播技巧
本文论据类型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研究分析发现,22篇佳作中全部采用事实性论据,仅有9篇采用理论性论据做辅助。理论性论据采用难度较高,对论点适应度较难,如苹果公司和FBI关于是否解锁手机问题的评论中,运用到学者密尔的《论自由》一书中的观点;在作者提出男色审美并不代表女权提高这一观点时,采用拉康的“凝视”观点;在大学课堂是否应该全程监控教学问题争议上,作者提出心理学中的“聚光灯效应”支撑反对意见。以上作品皆有事实论据,同时辅助先哲观点、学术理论等让评论理性说理色彩浓厚,符合传播学中的“诉诸理性”传播技巧。同时,这类理论性论据的使用,展示出大学生具有相当学识水平,对理论、经典的应用更是知识融合的体现。
3. 归纳说理论证方式采用最多,突出哲学思考
研究发现,大学生评论作品中论证类型使用最多的是归纳说理论证,占比72.7%,其次是演绎说理论证,占比18.2%,最后是类比说理论证,占比9.1%。可见,大学生群体评论写作中,更多采用从个别事件或现象上升到普遍规律的论证方式,表明社会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哲学特征,体现出大学生对于这一哲学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二)大学生评论隐性逻辑特征
1.隐含逻辑中价值判断最多。
研究发现,获奖佳作中隐含价值判断的有11个,占比50%,其次是事实判断,占比31.8%,因果判断最少,占比18.2%。弥尔顿提出“观点的自由市场”原则,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通过写作评论,表达价值观念、作出判断,与其它群体的多重认知互动,沟通有建立网络新闻评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2.评论意图批判呈现,“驳”中有“立”,构建中观“亚政治”
研究发现,大学生佳作中包含“批评”意图的评论占比最高,达到81.8%,其次是包含“建议”意图的个案占比63.6%,之后为“忠告”“质疑”等意图。可见评论作品中批判和质疑性呈现,强烈体现了大学生在对社会事务、权利机构的监督功用,但在批判过程中,不忘提出建议,以期影响公共政策。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强国家—弱社会”状态,缺少中间阶层的缓冲与过滤,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应该保持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