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强县强镇”:县域发展“加速度”

2018-11-13马昌科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才

■季 栋 马昌科

宝应县地理不占优势,但多年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强镇”战略,坚持本土人才、引进人才并用并重,统筹推进县内各支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春伊始,宝应县科技镇长团“智创讲坛”首期、第二期活动就接连举行,特邀行业大咖——西南交大材料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朱昊教授和武汉大学高分子系主任、博导周金平教授,先后赴宝应路演推介高铁材料应用、纤维素纤维绿色纺丝新技术等先进技术,吸引了该县50多家从事输变电装备、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的规模企业现场对接。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创新要素。”宝应县委书记王逍霄表示。去年以来,近200位高校教授、海归人才到宝应开展项目、技术合作,76名专家人才获得省“双创”“外专百人”和市“绿扬金凤”等人才计划资助,37名乡土人才获评“江苏工匠”、省“三带”培养对象,近百名乡贤人才回到宝应助力家乡发展。

宝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如何在招引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宝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说,宝应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强镇”战略,坚持本土人才、引进人才并用并重,统筹推进县内各支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搭建了专家人才“培养链”、转型升级“支撑链”、群众致富“辐射链”。

特色活动,闯出洼地崛起新路子

春节刚过,由宝应县镇部门、产业企业组成的多个招才引智小分队,多路奔赴上海、西安、成都等人才集聚区,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三排三寻”活动,洽谈对接20多个高校院所的50多名教授博士,参加的30多家企业均为活动点赞。

九力绳缆有限公司通过“三排三寻”,从英国引进王捧柱博士,获得国家“千人计划”资助。王博士主持公司深海定位海工缆项目,历经1年攻关,使深海定位海工缆在公司成功下线,几个月后就被应用到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中,绳缆综合性能媲美国外同类产品。

近年来,宝应创新开展以“排人脉资源、排技术难题、排意向企业,寻在外乡贤、寻科技项目、寻合作伙伴”的招才引智“三排三寻”活动,有效推动该县产业企业转型发展。江苏奥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沥青路面高效环保智能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机组”,产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共申请专利18件、授权专利11件。荣誉的背后是参加“三排三寻”,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引进的“双创团队”大力支持。

宝应是农业大县,众多从事农业的公司也从“三排三寻”中受益。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汉勤合作,成功繁育黄颡鱼“全雄一号”鱼苗4亿尾,培育夏花6亿尾,带动周边养殖面积达8600亩。

通过“三排三寻”,宝应不仅将涉及输变电装备、泵阀管件等产业近500个科技项目收入囊中,还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国家“千人计划”牛春明、“万人计划”赵永庆、“长江学者”单德彬、“国家杰青”闫寿科等317名高层次人才来宝创新创业,其中两人自主申报并获批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两个创新团队获得省“双创团队”资助,成为支撑宝应创新转型、赶超发展的磅礴动力。

本土人才、引进人才并用并重

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宝应乱针绣乡土人才莫元花连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众多中央级媒体关注。媒体关注最多的,就是这位乡村绣娘通过传统技艺传承,带领3000多名农村妇女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需要更多莫元花式的“土专家”“田秀才”。2016年以来,宝应主动聚焦乡土人才培养课题,通过聚才育才、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举措,让宝应乡土人才“香”起来。

“宝应2014年实施‘名师工程’,成立了由我领衔的乱针绣‘名师工作室’。2016年,我又获聘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2017年,扬州大学在我的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应乱针绣创始人朱军成,在全省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如是说。去年7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乱针绣人才高研班”在宝应举行,全国85名乱针绣人才接受了系统培训。通过精心培育,乱针绣产业已发展为藏富于民的朝阳产业。目前,该行业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省工艺美术大师(名人)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1人、高级技工200多人,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10多个国家,拥有刺绣企业60多家、绣娘4000余人,年销售额达3亿元,乱针绣作品在工艺美术大赛中屡屡夺魁。宝应“名师工程”“名师工作室”的创新实践,获批“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列优秀案例奖”。

同时,宝应聚焦青年企业家培养,实施“民企‘新生代’三年素质提升计划”,通过组建新生代读书会,定期开展沙龙交流、高校研修、名企观摩、读书提升、文体联谊、公益帮扶、创业评先等系列活动,开阔民企“新生代”视野,受到了父辈企业家和青年企业家群体的一致欢迎。

构筑拴心留才发展环境

为贯彻落实省委“人才政策26条”、扬州市委“人才政策20条”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县强镇战略,宝应从安居、创业、科研、培训、激励、保障等多方面,打出人才优待政策“组合拳”。

“我2015年从远景能源公司辞职,返乡创业后,家乡政府部门给予了极大支持,很快就帮我协调了园区厂房,给予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当年投产达效,实现销售200多万元。2016年,宝应招才引智‘金牛奖’还给予我20万元奖励,使我更有决心做大企业。”江苏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凯说。为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服务宝应经济社会发展,宝应定期开展招才引智“三金奖”评选活动,通过重金重奖,进一步浓郁创新创业氛围。

“我辞去西安交通大学教职、全职到宝胜集团工作后,县委组织(人才)部门十分关心我的工作生活,积极帮我的小孩协调到扬州梅岭小学和宝应桃园小学就读。”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刚博士说。为了让在宝高层次人才无后顾之忧,宝应实施“人才服务实事工程”,畅通高层次人才健康保障、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定期组织省“333”人才、科技企业家、省市县专家等人才到省市三甲医院健康体检,安排人才子女到市县优质公办学校就学。此外,宝应还打造“宝地英才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各类在宝人才提供“大数据”服务,同步动态管理,针对性地实施扶持激励举措,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构建人才“雁阵格局”——基层干部谈人才的聚集效应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一共几个人
伊川: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