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重构视域下《清明》英译的对比研究
2018-11-13刘佳艳
刘佳艳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076)
1 引言
《清明》是一首千年广为流传过的小诗,把这首小诗翻译成英文并不容易,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需要理解原文,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诗歌的原始创作语境,才能得出自己的翻译风格。语境存在于多种形式的语际交际活动中,简单地说,只要有语言交流活动,特定的语境就会在这一历史时刻出现,与此同时,发生在一定语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也会受到语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唐诗英译是语境重构的过程。
2 语境重构
“语境”概念是马利诺斯基于1923年在他对奥格登和查理斯所著的《意义的意义》这本书中所写的附录中首次提出来的,他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随后由Firth在写于1950年题为《社会中的人格与语言》一书中进行了阐述;20世纪60年代,韩礼德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语境,胡壮麟在其著作《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也总结了多年来不断发展关于语境的多种定义。罗蒂认为,语境重构是通过重新描述对象来创造全新的表现模式,重新描述需要把所有的研究看作是重新编织的信念而不是寻找对象的性质,研究的目标是信念之间的整合和相互一致而不是获得真理。
3 从语境重构视角看杜牧诗《清明》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本文选取了两个英译本,从语境重构角度分别从形式、意象、意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更好地对比分析,取许渊冲、杨宪益二人的译文,如下:
(1)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许译)
(2)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杨译)
3.1 形式
《清明》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层次突出,音调平仄有律,故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语境。许采用了“aabb”的押韵方式,这虽略微改变了原诗的韵律,但很显然这位译者在解读了原诗的韵律后起到了语境重构的积极作用,也实现了声美;相比之下杨的翻译是不押韵的,这不够体现在节奏和音调上的语境重构。
3.2 意象
解读《清明》有必要理解不同语境下关键意象的不同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实现语境重构。
3.2.1 “清明”
许渊冲将它译为“哀悼日”,它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哀悼之意,并与原诗语境相符,这个译文进行了正确的语境重构,消除了文化障碍,并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此外,杨将其译为“春雨季”,这种翻译表达了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但它并没有给读者带来一种悲伤的情绪和语境,也未达到与原文相符的语境。
3.2.2 “杏花村”
“杏花村”一词在原文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的翻译对整个诗歌的语境有很大的影响。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中国文坛普遍认为“杏花村”不是真正的村名,而是开着杏花的一般村落,许译和杨译都把“杏花村”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来描述意象,这就为整首诗增添了意象美,这就是原诗语境与译本之间发生了语境重构。
3.3 语境重构在意境上的体现
在原诗中,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朴素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整体意境——悲哀;“雨纷纷”、“欲断魂”、“遥指”等词无一不透露着悲情与忧郁。 “雨纷纷”一词在整个诗歌情感渲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位译者都用“drizzle”来翻译,这种翻译不仅描写了清明时的毛毛雨,也表现了作者忧郁之情,加深了作者“无助”的悲痛心情,恰如其分地迎合了原诗中的意境。
4 结语
翻译诗歌难度大,而翻译古诗的难度更大,虽然两个英译本接近或达到了与原文的语境重合的效果,但也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译者在语境重构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进自身语境与原文语境的语境重构,使读者了解原诗的魅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