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医生

2018-11-13杨松霖

核桃源 2018年1期
关键词:村医卫生室医生

杨松霖

2017年9月的中旬,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

村医习中荣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蛇马村卫生室,打开了办公室的门,房间很小,却有诊断室和药房的双重职能。进门左手边就是办公桌,上面的诊断、办公器材整齐摆放着,靠墙空着的地方都放置着药品柜,常见病的药品安静的排列其中。因为接连几天的阴雨绵绵,一股混合着潮湿又带点药房气的特殊气味,让习中荣连忙拉开了窗帘打开了窗户,好让清新的空气流到屋里来。

习中荣个子不高,皮肤由于被常年的阳光沁润,还因为身上流淌着的彝族血脉,让他的脸上带着特殊的红黑色。眉间稍宽,鼻梁高挺,上面架着近视眼镜,胡子被刮得很干净,头发梳剪得像年轻小伙子,发色夹杂着时下很流行的“奶奶灰”。但,脸上被岁月雕刻的痕迹和有点高的发际线暴露出来习中荣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穿上白大褂,习中荣走出药房,去往库房和输液室检查。

习中荣从1975年高中毕业在瓦厂乡卫生院做临时工,开始学习护理工作,再到后来到县医院急诊科两年的“学习”时光,经过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成为了一名平凡而又光荣的村医,这一干就是40个年头,脚步遍及蛇马和邻近几个地界的农户,用他的话说,就没有哪家是他没去过的。习中荣也不是没想过继续深造学习,1977年高考恢复后,习中荣还参加过高考,拿到了大理卫校的录取通知书,可是由于父母患病,又是家中独子,两位姐姐也已嫁人,为照顾父母,他只好把那份录取通知书小心保存好,将这个继续上学的梦想深深地藏在心里。

还好,库房和输液室没有漏雨。习中荣舒了一口气。这间卫生室是2015年建好的,因为今年雨量大,所以但凡遇到下雨习中荣都会来检查一下是否有漏雨。卫生室原先叫卫生所,1996年由县里和瓦厂卫生院组织成立的,由于各种原因搬迁了三次,这是第三个地址。卫生室是一幢“7”形的平房,墙体被粉刷成纯白色,水泥浇灌的屋顶,四周的屋檐覆了青瓦。院子的边上栽种着一些不知名的灌木,一角上是一个小水池。站在院子的外沿,就能看到蛇马村小学的新楼和村里的一片废旧的老屋,一新一旧,显出明显的对比。卫生室左边十几米就是蛇马村委会,右边目力所及都稀疏排布着人家户。其实在习中荣心里更喜欢雨天的蛇马,雨水让蛇马变得纯粹、干净,带着湿度的空气让他舒服得想多呼吸上几口,可是道路泥泞、湿滑却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突然,一声清脆的喇叭声和摩托车特有的引擎声打破了这份平静,只见一位中年人骑着一辆摩托车从远处驶来。

来人正是蛇马村的另外一名村医左前超。左村医负责的是妇幼和计划生育的工作,但是因为老习年岁已高,出诊的活儿就被左村医接了过去。

“习医生,阿峰(化名)已经送到县医院,这下没有大问题,已经办了住院。”因为习中荣是赤脚医生的老前辈,被这位左村医尊敬地称为习医生。左前超口中的阿峰由于用斧子清除柴草,不小心发生意外砍伤了腿,伤口颇深,造成大面积出血。昨天夜里11点多,习中荣接到电话就让左前超前去查看情况,通往阿峰家的小路湿滑泥泞,摩托车都难以骑行,左前超只好把摩托车靠在大路边上,步行前往。到了地方,左前超检查了下伤势,拿出了随身的医护包,进行简单的消毒、包扎后,二话不说背起阿峰就往大路上赶,到了大路,再骑着摩托把阿峰送往县医院进行治疗。等事情处理结束,差不多已是凌晨两点,也就没给习医生打电话。这不,一早从县城回来,就来跟习医生进行汇报。他的身上还带着一身泥,脸上显出稍稍的疲惫。

“没事就好,你辛苦了。”习中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像这样的突发情况,在村里时有发生,且多是夜里出诊,左前超的辛苦,习中荣深有体会,也都看在眼里。左前超是昆明市卫校毕业,学的是临床医学,却因为家庭因素的制约,让他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村医。这样说起来,习中荣和左前超还有些“同病相怜”。所以,看着左前超,习中荣眼中多少有点看自己的意味,感受也就更深了些。

蛇马村有1300多人口,是瓦厂乡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村辖16个村民小组,这个小小的卫生室承担着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等卫生计生业务。村民们但凡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基本都靠两位村医治疗,所以诊疗压力颇大,但是村民们的信任和认可也是让习中荣和左前超继续在这岗位上努力的动力。

用真心对待病患,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左前超曾这样说过:“我们的手机从不关机,随时都要准备着应对突发状况,有时候村民打来电话,我就背着包包去治病了,也不要出诊费,说来说去都是亲戚朋友,能治好他们我觉得很高兴,个人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用自己的专业为广大群众做好医疗服务,按习中荣的话来说,别的也不会,就只能把在村里行医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了。

村民伽荣春这样说:“现在村里有了卫生室,非常方便,以前我们到乡卫生院要走两三个小时,现在到这里,只需要走十多分钟。有点感冒这些小病,在这里打针就好了,不需要到乡上去。他们(两位村医)的服务态度也相当好,有什么情况,在家里打个电话,他们也帮我们解决。”

蛇马村卫生室每月平均门诊人数达百人以上,是瓦厂乡就诊人数和服务人数最多的村卫生室。基本满足了辖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尽可能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因为工作干得好,乡卫生院还将他们这个卫生室作为亮点向县里推荐。

蛇马村有71户建档立卡户,而因病致贫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村小学的下面,居住着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户左德明户,家里5口人,左德明自己罹患肺结核,媳妇有遗传性肝病,做过几次手术,身子孱弱、不能劳作,只能卧床静养,孙女在县职业中学就读,家里重担都寄托在儿子左定春两口子的身上。前段时间,左定春收庄稼不幸从马上跌落摔断了手,所幸没有落下残疾。习中荣每个月都会来给左德明夫妇量血压、检查身体,让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家得到了温暖的健康关怀。

村里的左书宏也是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户,因他有先天性心脏病,习医生去他家的次数也不少。经过长时间的正确治疗,左书宏不仅病情有所好转,还在政府的关怀下,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再加上自身产业的发展,成为了2017年预脱贫的对象之一。

雨季已经过去,村庄进入了晴多雨少的季节。午后阳光晴好,站在村卫生室的院场上看坡下,视野中的村庄一派安宁。

猜你喜欢

村医卫生室医生
村医不赚钱 如何留得住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冒领村卫生室补助资金
解决养老问题,应留住80多万村医
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常态化
村医集体辞职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出台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