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塘主义(组诗)

2018-11-13白瀚水

核桃源 2018年6期
关键词:西塘读诗灯笼

白瀚水

乌瓦经

第一天,晴朗。适合在洁白的墙壁之间穿行,

阅读时光。树叶。秋景。

适合小醉,微醺,

于清明的水色中偶遇佛祖。

纪念日,迎面的说法者,双手合十。

他划船经过我的身体,

似乎是无意的,水波环绕在头顶的石桥。

似乎有一扇窗打开,

尘世进出,

我说:灵魂稍后醒来。

灵魂烙印飞马座,极乐。极思。

无微。病毒性感冒在思维中像树叶一样伸展,

柔软,

刻写经文或是宇宙的秘密。

推动麻雀飞行。

灰翅膀与街边的物体互相映衬,微凉,浮动。

前世顺从于莲叶。鲤。红灯笼顺从谜语,

我顺从长者的意愿,归永宁桥,归石皮弄。

百年孤独的轻。

石板路形成独特的注解——

沙沙的步履,犹如某座院子里的树,低垂。

落地,历史之美和一根烟

第一夜:月光引导生命,写作。

返回空寂的房间,

一本书打开,叙述人类反思过往,战争,重建的世界。

时间排斥旅行者。

我直起身,在桌面点了一支蜡烛。

微弱的光指向福安。

这是个有意义的名字——

写诗的惠子住在那,住在一座旧房子里。

她曾经拥有的记忆,

像一幅画,从陈旧的瘢痕中显露:

木楼梯盘旋。行动的光脱离窗户,

如浩海淹没人间。

女儿在回廊里一边走路,一边读诗。

她擎着小灯笼,身子有些单薄。

她说,“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我想到的却是一根烟,

靠近时熄灭。

那是一种有隐喻的细节,

对面的事物隐藏在无色的房子里,关灯,

但是摇晃着。似乎这样摇晃,

就能避免与世俗同化。

——稚嫩的声音从水面滑翔,至乌棚船,

至桥头的月影中。

我不知远方的朋友是否点亮火把,

为我指引方向。但是女儿读诗的音调越来越平

坦,

委婉,至亲。

仿佛纸面有伤痕。

镜面:木偶剧和鸟都在诉说乡愁

西边静物,如往常般宁静。

西塘远离喧嚣。

我在一张纸上写:故乡的回音,如旧。

我的字不如白木,

也不如阿固,却有他们不能理解的顽固的坚持。

我写下故乡两个字,其实是无法挣脱,

对它的怀疑。

我没有去过祖籍记载的地方,

甚至不知道它准确的河水的流向。

——隔着海,能够望见,

下雨,被概念化的陆地和城市,鸟巢,

起风的时候,它们都被触动。

风吹着屋檐下的灯笼,

有些词很冷,似乎是从牙齿里挤出来的。液态。

振动。无言以对。容纳过客,

但很少命令离人归乡;

泥土总是受到征服者的意见牵绊,

嫌弃贫穷,攀附贵胄,像个孤零零的硬物。

立在海岸上,太阳照耀尘世,也照耀我,

但总是忽略我的态度。

故乡还有一些不知名字的草,

它们在祖父的墓碑旁边,长起来,长起来。

同样的草在我寄居的地方长起来。

我又写了一行字——

西塘,如新。

猜你喜欢

西塘读诗灯笼
烟雨西塘
糊灯笼
去西塘发呆
读诗的窗口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