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甘正传》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看美国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回归
2018-11-13左美玲
左美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阿甘正传》是温斯顿·格鲁姆所撰的一本小说,出版于1986年,出版后反响平平。后于1994年改编成电影,没想到大为卖座,1995年获13项奥斯卡奖提名,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 时至今日它也没有像其他影片一样被打入冷宫销声匿迹。随后,小说也随之畅销起来,温斯顿·格鲁姆也因此名声大噪。为什么小说刚出版时,读者们鲜有问津,而改编成电影之后,观众们又蜂拥而至呢?究其原因,就在于电影对于小说的改编使得该剧情更符合当时美国的保守主义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更符合当时时代的需求。
该片的导演泽梅基斯,是一位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言人,受的教育是正统教育,是传统的天主教徒。他曾说,“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重新肯定了旧的道德体系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影片发行时的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我想正是基于此,它才深得美国民心。“影片的编剧是艾瑞克·罗斯,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他也是受美国正统教育的文化人。因此,导演和编剧都是保守主义的主流价值观的忠实拥护者。但是,相反的是,小说的作者温斯顿·格鲁姆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并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这也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何当小说改编为电影时,情节发展的主线一直都是从当时主流社会所维护和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轨迹进行的。毫无疑问,电影相比小说,电影变得更正派、更传统、更能鼓舞大众了。
1 阿甘个人形象转变:由“嬉皮士”到“雅皮士”
影片改编了原著的主角形象,从而反映出了不同的政治见解。在小说中,阿甘被刻画成一个违法乱纪、吸大麻、打架斗殴的低能儿。小说的情节主线是阿甘参加摇滚乐队、然后又成为职业摔跤运动员、随后机缘巧合又与一只猴子升入太空。 显然,格鲁姆描写的阿甘不是圣人。从细节来看,小说中的阿甘在拳击搏击时,穿着纸尿裤,戴着黑色圆推纸帽,并称自己为“笨生”。这个典型的打扮就类似于当时的“嬉皮士”:留长发,穿奇装异服。以此表示对美国社会的不满与反叛,否定传统。 而在影片改编后的阿甘一直都是留着典型的板寸头,穿着挺括的方格衬衫,是美国五十年代的代言人。导演罗伯特在阿甘身上赋予了“美国人所有好品质”——诚实、宽容、和气、善良、忠诚。由此,不难发现阿甘形象由“嬉皮士”向“雅皮士”的转变。其实,hippie的前半部分是hip,意思是“知道的”,后半部分pie是“……的人”,Hippie一词即为“一个知道的人”。借此表达嬉皮士貌似对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十分“明白”,他们自以为已经明察秋毫到了美国当代社会的堕落和腐烂,“知道”继续如此下去就是随波逐流,自暴自弃。所以他们想通过反传统来打破旧的社会,活出新的自我、新的世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嬉皮士掀起的反传统文化运动是一场反理性、反体制的运动。嬉皮士们通过从感官满足、人性回归和无政府状态来实现个性自由和自我解放。例如,嬉皮士推崇大麻文化。恰好小说当中的阿甘就吸食大麻,但这是与保守主义价值观相悖的。
因此,在电影改编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影中的主人公阿甘性格耿直,诚实守信,做事一板一眼,从不投机取巧。虽然智力低能,但三观正确,乐观坚强,以宽厚仁慈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不吸毒、不打架、不穿奇装异服,执着的追寻美好的爱情。阿甘就像一块璞玉,在那个信仰缺失、思想复杂、迷茫混乱的年代,阿甘以感人至深的诚实以及天生的自觉行动,反而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域。忠诚可靠、永不言败、脚踏实地、始终如一等等品质都体现在阿甘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平凡人士的成功。阿甘符合传统价值观的“雅皮士”形象的回归,毫无疑问地体现出美国保守主义价值观在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2 主流价值观的回归:男权统治
在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女权运动也高潮迭起,珍妮生活的社会背景就是美国妇女解放运动时期。女权运动号召女人独立自主、自强自爱、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不再以男人为中心。珍妮是那个年代反叛女性的典型:不满现实、年轻鲁莽、质疑权威、倔强自我。女性质疑主流文化,试图通过毒品、摇滚乐和性解放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与愤懑,也企图通过革命,摆正女性地位,改变社会现实。因此,在小说中,年轻的珍妮示威游行、酒吧裸唱、抽烟吸毒、与不同的男人同居。
在影片的最后,特立独行的珍妮终于累了。在生命的尽头,依偎在阿甘身边,做了他的妻子,做了小阿甘的母亲。至此,珍妮才因为有了归宿而因此成了一个真正成熟的女人。直到最后一刻,那种反抗主流文化的行为并没有带给珍妮带来她想要新生。相反,在否定旧的传统道德以及社会权威后,珍妮只能处于颠沛流离状态。最后,珍妮也只能向男权社会妥协,回归夫权制社会,做一个符合传统价值期望的女性:有温馨和睦的家庭,相夫教子,贤良淑德。而这一点完全符合美国保守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女性始终是处于社会的边缘,需要向男权社会妥协。托马斯·拜尔斯对影片中的男权统治“重现”作了深刻透彻的分析,指出该片作为一部“具有挑衅性的保守主义影片”的对美国当时社会具有潜在政治影响,其结论就是:该片对于影响国家政治或重写近代历史起到了作用。确实如此,影片的结尾宣布了男权统治的恢复:阿甘做了父亲,珍妮去世之后,他肩负起抚养小阿甘的责任,后者在父亲的照料下茁壮成长,这无疑是父权制的重要体现。影片没有“嘲笑父亲的重要性”,而是凸显这个单身父亲的担当与负责,这是一位单身父亲的骄傲与成就。影片用改编后的单一的描述取代了对这个时代的多元描述,把观众带到了“promised land”--回到传统美国价值观与传统性别角色当中。影片中的珍妮就是这样:误入歧途但是又被阿甘重新接受。影片通过阿甘这个救赎性人物弘扬了以男权、父权制为主的保守主义的价值观,并暗示观众坚守这种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因为是它帮我们度过了重重考验和历史危机。
3 宗教的回归:信仰的重拾
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迷惘的一代为代表的群体曾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甚至抛弃了自己的信仰,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但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宗教情结深重的信教国家。影片通过“增述”手法,增加了一幕:在捕虾船出海打捞,遭遇狂风大浪之时,中尉丹坐在桅杆上,肆意挑战上帝: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风暴过后,小船成为唯一幸存的船只。中尉丹终于达到了“与上帝的和谐”:中尉丹悉心经营捕虾船并娶了亚裔的妻子。这暗含了美国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当中的宗教信仰的回归。
但是,其实在20世纪60-70年代,当时反叛思潮盛行,虔诚的宗教信仰在年轻人中不复存在。从文学层面来看,这种精神虚无也渗透到了作家的作品、创作当中,影响了当时无数的文人墨客。其中艾伦·金斯堡是最典型的:思想激进、文化叛逆,行为乖张,可称得上是美国反叛青年的灵魂式人物和精神领袖。他的代表作长诗《嚎叫》就是例子。《嚎叫》中有关吸毒、抽烟、酗酒、性爱、纵欲及身体的描述词汇简单粗暴又露骨。
但是,在《阿甘正传》改编成电影后,我们看到了宗教信仰的重拾和精神支柱、精神信仰的回归。例如,片中多次穿插的阿甘的祈祷、祷告的场景,以及阿甘做慈善,捐助教堂重建等细节,目的也都是为了反映虔诚的宗教信仰的回归。归根结底,影片增述这几幕,同时也表达了当精神危机和社会精神问题亟待解决时,美国民众需要回归对上帝的信任与忠诚,恢复虔诚的信仰来获取内心的平静,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4 传统价值观的回归:种族平等
在小说原著中,并没有消除种族歧视的章节。但是电影通过“增述”手法增加了一幕:美国联邦政府施压,让亚拉巴马大学取消种族隔离政策。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80年代,阿甘茫然不知所以地捡起阿拉巴马大学的一名黑人学生的笔记本并且主动还给了她。其实这一细节式的举动,暗示了阿甘在严峻的种族问题中是一道“润滑剂”——他是从袖手旁观的种族主义者中主动站出来帮助那个黑人姑娘的。众所周知,阿甘的智商只有70,以他的智商是无法理解种族主义的,但是这样反而为超越了种族主义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证据。
毋庸赘言,在美国历史上,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无法调和的一道深深的裂痕。其来源主要是源自于历史遗留原因及白人种族的优越感。电影《阿甘正传》恰好是站在白人的主流立场上,对种族歧视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解读。影片试图弥合这一裂痕:它以阿甘这个名字的来源打开了种族平等性这一话题。阿甘所出生的亚拉巴马州恰巧是美国南方种族矛盾最为突出的一个州。阿甘以3K党创始人“福雷斯特”的名字命名,而3K党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坏蛋。但是与“福雷斯特”不同的是,阿甘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黑人。比如他与黑人巴布成为最好的朋友、他为黑人学生捡起地上的笔记本、他还帮助了黑人巴布一家摆脱贫困,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为3K党洗白了骂名。
阿甘和黑人布巴之间的友谊又进一步呈现了种族和解的趋势。从阿甘上入伍的车开始,巴布就与阿甘建立了朋友关系。刚到达越南,丹中尉问他们俩来自哪儿时,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阿拉巴马。丹中尉便调侃:“你们是双胞胎吗?”两人对视片刻,是弱智的阿甘回答:“我们没有亲戚关系。”阿甘和巴布的外在特征非常明显,一个是明显的白人,另一个是拥有鲜明东非黑人特征的不折不扣的黑人,在形象上没有任何共同特征。但是丹中尉似乎并未注意到肤色的差别,他那颇富情趣的玩笑,事实上成为阿甘和巴布的超越种族歧视、反映民族和解的第一次展现。
有一次,泥坑里的雨夜,巴布和阿甘背靠背互相支撑。巴布的话指明了他和阿甘的彼此依存关系:“你知道咱们为什么成了好伙伴吗,福雷斯特。因为咱们彼此关照,像一家人一样。”一黑一白相互依靠,支撑着他们从泥坑里爬出来。并暗示着他们这种“手足情谊”能超越社会的种族仇恨。
此外,片中有一段镜头剪辑,放映了巴布的妈妈、及妈妈的妈妈在路易斯安那州为她们各自的女主人上虾汤的情景。当阿甘与布巴的家人分享了他的财产之后,闪回变成一个单独的镜头,画面上一个白人女佣为巴布的妈妈端上虾汤。这暗示了巴布一家打破了黑人种族世世代代的贫困和在种族上的附属地位。影片中黑人巴布一家实现了一个神话式的“美国梦”,淡化了种族歧视对巴布一家的影响,包括经济上的和社会地位上的。
影片中巴布敢于梦想拥有自己的捕虾船,并且与阿甘分享了这个企业家的梦想,体现出了巴布在精神上摆脱了奴隶制的桎梏。影片表达出一个概念:个人进取心可以消除奴隶制的社会影响。约翰·费斯克指出,“如果种族主义可以被纳入与种族的关系不十分明确的表述,它就可以被无声地表达,其力量可以不被察觉地发挥出来”。因此,影片通过阿甘与巴布的友谊、巴布一家人的生活改善巧妙地表达了保守派人士关于种族的政治主张:消除种族歧视,倡导种族平等的观念。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阿甘正传》的小说和电影的改编,发现影片通过对阿甘和珍妮人物形象的改编,巧妙体现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和民众对保守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即:传承——摒弃——回归。这里对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回归,不是简单地徘徊于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钟摆式回归,而是在钟摆式的基础上呈螺旋上升,即在追求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重拾过去的、美好的、保守主义的、传统价值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意识形态,保守主义自柏克开始一直是秩序和传统的捍卫者,而实质上,美国的保守主义并非只在本影片当中有所体现,其实它出现在一切大众文化形式以及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需要用心去观察和体会。保守主义者利用电影这一最具表现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向人们传达着其对于家庭、性别、种族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并从中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
纵观美国保守主义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迄今为止,其内涵中关于家庭、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基本价值观念仍与《阿甘正传》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契合,这也是为何影片《阿甘正传》能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的原因所在。《阿甘正传》这部美国经典影片充分发挥了美国电影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弘扬的密切作用,并借改编后的电影来弥合社会的裂隙,协调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并倡导一种传统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保守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主流价值观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