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2018-11-13杨谦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遗产工业

杨谦

(四川省广元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广元 628000)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三线建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许多三线工厂陆续向大城市搬迁,寻求新的出路,因而遗留下大量建筑、设备、工具和相关记忆。由于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有些遗存处于闲置、废弃和毁坏过程中,亟需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1 三线工业遗产的价值

2003年6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制定了《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三线工业遗产同样体现出上述价值内涵。

三线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于19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应对严峻国际局势,适应国防战备需要,推动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调整的战略举措,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国家经济行为。三线工业遗产伴随那个年代而来,见证了三线工业活动对过去和现实的巨大影响,无论它的遗存物多么陈旧衰败,都是新中国经济、社会、产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见证。如果忽视或者丢弃了三线工业遗产,也就抹掉了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忆,使新中国工业发展史出现了一段空白。保护好三线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好三线建设那一段特殊的历史。

三线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工厂和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工业遗产记载了这个社会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社会生活景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三线企业也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社会体系,生活在这个小社会的人们来自大江南北、不同民族,形成了以邻居、同事、朋友等的社会关系,以血缘、姻缘等为纽带的姻亲关系。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外来人口与当地族群充分交往与融合,给中西部地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深刻变化,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是三线建设中的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并逐渐演化为特殊年代的特定的社会价值观。

三线工业遗产的建筑价值。建筑价值是三线工业遗产价值的直观体现,反映了历史传统、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一些三线单位的军工色彩浓厚,建筑的科技含量较高。除了生产厂房之外,三线企业的住房、医院、学校、邮局、商店等设施基本完备。三线建设的很大一部分项目位于远离城市的山地,地形复杂,从建筑单体到整个建筑群的规划与布置,都有鲜明的特色。三线建设通常选用本地的廉价建筑材料,大多为红砖或当地的天然石材,满足了低造价的要求。为了符合冶金、机械等大型生产的需要,空间比较大,表现为超大的建筑形态。风格几乎都是带有20世纪50、60年代政治色彩的军事化建筑。

三线工业遗产的精神价值。三线建设时期,400万干部职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近2000个企业、科研单位和院校。伟大的事业造就了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三线建设所铸就的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三线工业遗产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精神价值不仅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继续激励着后人。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费孝通先生曾评价说,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当初三线建设,就没有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目前,我国中西部的工业化以及国防工业基础,许多都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宝贵财富,一些三线企业经过重组和改制,仍然在军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工业遗产保护相结合,有利于这些企业拓展多元化发展的空间,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同时,三线工业遗产也是所在城市或地区的财富,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与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三线工业遗产的发展模式

三线工业遗产是时代的产物,可以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中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探寻三线工业遗产转型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这些模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工业博物馆模式。把三线工业遗产中建筑和文物集中的场所建成博物馆,可以从中活化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原址是三线兵工企业重庆天兴仪表厂,利用过程在完整地保留民宅和电影院的同时,通过恢复加固,尽量恢复了当年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另外,博物馆新修建了一座主馆,用于陈列三线建设时期的各种物品。工业博物馆模式对工业遗产要求较高,应尽可能保持或再现其原始风貌,可以利用厂房、一些机器设备、附属设施等,结合三线工业历史文化,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形象展示三线工业生产状况和生活状况。

综合体开发模式。对于位于城市市区或近郊的三线工业遗产,可以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将其建设为休闲旅游综合体。将工厂厂房开辟为餐饮购物场所,广场空地作为公共休闲空间,池塘溪涧作为景观娱乐地带,花海竹林作为静养游憩地方,建筑、历史、文化与旅游服务相结合,为当地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休闲生活空间。贵州都匀市东方记忆三线文化创意园项目,就是围绕东方机床厂旧址改造升级,建设成的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及复合型城市休闲综合体。目前,东方记忆项目已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主题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服务功能复合的都匀市后工业时代城市客厅,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

公共休憩空间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把原有的三线工业遗址改造成景观公园,为群众提供具有独特工业景观效果的户外活动场所。一般针对那些处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大、不容许有高强度的利用,而其厂房、设备等具有较大保留价值的三线工业遗产。断垣残壁,散落的机器设备,加上历经风雨的老树枯藤,构成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可供人们游览追怀。重庆工业遗址公园就是在原重钢型钢厂工业用地旧址上建设的城市开放空间。这里以文物厂房及工业遗存为背景,以工业雕塑为特色,利用废弃工业设备进行艺术化加工,使之塑造成为兼具观赏性和互动性的独特景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函,构建“数据库”是新时期企业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对于财务管理领域而言,首先应转变管理理念,制定明确化的转型和发展计划,便于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国内外很多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者常常把城市中遗弃的工业旧区作为创业基地,将其改造成充满个性的创意园区。老工业建筑租金较便宜,又地处市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贵州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就是一个以创意、休闲、时尚、怀旧为主题的园区,是在原长征电器集团十二厂遗产地,通过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让不同三线工业元素、文化信息多元共生相互交融的文化创意园区。目前,园内入驻商家有72家,主要业态为创意设计、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培训、文化交流、文化作品展示等。

科教基地模式。对于三线工业、科研基地,可以利用原有建筑改建场馆,开发为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展示区,通过展示三线建设的科研技术与科研成果,帮助人们了解那个年代的工业和科技发展情况,起到科普宣传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三线国防军工机构所处地理位置均较为隐蔽,自然条件适合开展国防教育,可以在展示国防研发及生产成就同时,利用自然条件,凭借科技手段,开发多种国防主题体验产品,成为受青少年喜爱的国防营地。长期以来,四川广安充分发挥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的宣教功能,被授予“四川省军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新时期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和“三线精神学习传承社科普及基地”的称号。

3 三线工业遗产保护的困境

3.1 存在的问题

三线工业遗产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大量建筑设备遭到损毁。随着改革以来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一些三线企业逐步关、停、并、转,当年用于生产生活的厂房、设备、宿舍、办公场所长期空置;一些建筑虽然还在使用,但已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一些具有保护和开发价值的建筑也因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投资需要被不可逆地拆毁;而从生产线淘汰的设备则被当作破铜烂铁贱卖掉。

第二,工业文化记忆散落遗失。当前对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方式仍比较单一,主要是对其生产场所和生活区进行翻修、功能升级和景观化,只看到了旧址物质形态方面的价值;而对于蕴含于三线工业遗产中的新中国工业化历史和文化内涵,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三线建设时期的各种生活用品、纸质资料广泛散落于各旧货旧书市场和民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第三,用地空间不断受到侵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方建设用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只要三线建设单位搬迁或者与军工脱离关系,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就会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地推动三线建设单位工业用地向居住用地、产业用地转化。乡村建设的无序发展也使得远郊三线建设单位用地受到挤压,特别是废弃的工厂区域受到村民建设活动的严重影响。

第五,建筑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在建设时期,生产条件比较落后,还面临着战争的风险,所以建筑一般以低层为主,而且比较分散。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结构的转变,原有的工厂格局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许多建筑功能已发生改变。或是功能丧失,建筑废弃,内部设备闲置;或是村民把闲置的建筑当作生产生活用房;或是转变为其它性质企业用房,如食品厂、家具厂、手工作坊、建材加工作坊等。

3.2 主要的原因

造成三线工业遗产保护缺失的问题,既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原因,也有规划管理层面的原因。

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人们习惯于把农业时代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工业遗产属于现代新型文化遗产类型,我国工业化历史又较短,在政府和社会层面的保护意识薄弱,重要性认识不足。三线建设单位属于国家特定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这些遗产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责任,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都把工业遗产的保护放在重要地位。而我们的地方政府,在面临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想得更多的是土地升值,工业遗产往往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保护规划严重滞后。尽管近年来一部分三线工业遗产被列入保护目录,但是,受法律保护的工业遗产项目仅占应纳入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城市尚未将工业遗产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在许多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没有涉及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更谈不上具体的保护措施。一些城市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在其规划中也没有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工业遗产保护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状态。失去了规划的保护,取得土地建设许可的开发商,就很容易对用地中的三线工业遗产建筑进行毁损。

管理机制很不健全。三线建设单位在正常运行时期受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但是,这些单位一旦搬迁或闲置,留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建筑物管理就处于无序状态之中。三线工业遗产的权属及其管理异常复杂,分别隶属地方政府的文化、发改、经信、规划、国资、旅游等多个部门,形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导致权利的分割和管理的真空。如何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是面临的难题。

保护资金的缺口大。 三线建设单位布局在大大小小的沟壑之中,工业遗产点多面广,较为分散,遗存的设施设备高大又暴露室外,易受自然或人为破坏,铁质设施停产后在室外锈蚀严重,急需抢险加固。维护庞大的工业遗产,不但靠技术还需大量资金,相关的保护经费投入巨大,而中央部委没有工业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民间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更为少见。经费短缺加速了三线工业遗产生存环境的恶化。

4 工业遗产保护策略

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中西部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不重视,若干年后就可能再也看不到某些工业遗产的痕迹。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保护三线工业遗产,具有十分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目前,工业遗产并没有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保护也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但是,这并不影响省市政府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例如,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和设计,在控制性详规中落实保护利用要求;对保护机构与团体的职能给予更明确的规定,明确工业遗产的改建、拆除、开发的控制措施,对工业建筑旧立面改造及布置管线做出明确规定;加强社会团体、组织及大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参与和监督。

开展全面的普查工作。三线地区城市政府应对辖区内的工业遗产进行地毯式全面细致的普查,摸清三线工业遗产家底。将普查活动与工业遗产的认定、记录和研究过程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三线工业遗产记录档案制度。对不同类型工业遗产在城镇历史文化风貌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进行明确,对重点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策略和利用途径。

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在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应对原空间、结构、建材尽可能少做改动,慎重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对于年代久远的厂房设施,要把握好开发的力度与强度。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既要遵守工业遗产“保护紫线”,又要发挥工业遗产的文化与经济价值。注意开发项目与周边社区协调的问题,使得新开发项目能与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利益相一致。

探索综合性开发途径。加强三线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对接。鼓励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博览、科普教育相结合,与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形成灵活多样的功能开发和再利用模式,承载城市发展新功能,增加城市生活新体验。利用闲置的老厂房、建立创意产业聚集区,引进文化设计、科技创意、艺术作坊等文化企业,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因地制宜地将工业遗产改建成公共娱乐场所,建设旅游休闲景观。

采取多样化投资模式。工业遗产公共空间等公益性设施以政府投资为主,也可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工程量或服务量付费;准经营性工业遗产项目可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同时配合政府投入、财政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探索工业遗产开发综合体模式,即投资者以整体开发或订制式开发的形式提供工业遗产产品,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并实现盈利。

猜你喜欢

遗产工业
什么是遗产管理人?
遗产怎么分
瑞士人遗产达历史最高水平
遗产的分配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工业技术
7月份工业经济嵩位运行 稳中趋缓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