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道教名胜楹联中的生态意识
2018-11-13王倩龄
●张 齐 王倩龄
相比于儒家思想之侧重社会理想生态模式的建构以及佛教思想之侧重人的精神生态的调节,先秦道家及以后的道教更倾心于自然生态,并在此基础上旁及人的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从创作实际来看,受道家道教生态思想影响的不仅包括了绝大多数道教宫观楹联,也涵盖了大量山水风景楹联。道家道教生态思想也颇为丰富,原非本文所能囊括,现谨就其影响于名胜楹联的几点略作阐发。
不管是先秦道家,还是后来形成的道教,其本旨皆在于效法自然,少私寡欲,提倡过一种返朴归真的生活。道教徒们秉持此训,摒弃物质上的追求和感官的享受,无论吃穿住行,皆求合于朴素自然之道,这在道教楹联中也多有渗透。如陕西楼观台:
山人气象,挖得野菜连根煮;
道士家风,拾来松枝带叶烧。
他们不仅以此自律,连招待宾客也是如此。如榆中兴隆山朝元观:
新年何所欣,云为伴侣石为枕;
佳客无一待,饭煮胡麻雪煮茶。
甚至以宾客是否认同此道作为去留标准。如陕西楼观台:
不嫌淡泊来相处;
若厌清贫去不留。
这正是老庄所揭橥的朴素自然的生活理念,并由道门中人在生活实践中奉行不辍。虽然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像道士们那样生活,但他们毕竟为人们树立了一种符合生态原则的典范。倘当世之人向此而行,庶几亦可近生态之道。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人内在的欲念进行合理节制,以实现精神生态系统的和谐。但只求利己是不够的,还需利人利世方能真正臻于理想人格。老子有云:『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二十七章》)『正是老子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与慈悲救物的心怀,开辟了道家亲近自然、 善待万物的生态之路。』(引自参考文献)这正是一种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的立场,也是道家、道教对理想人格形态『真人』『神人』的基本要求。所谓『神仙不老,全凭一点度人心。』这种立场首先表现于济世度人之中,道教楹联中对这种行为给予了极大赞扬。如李蔚起题兰州原白云观联云:
惊乾坤欹侧,悲闾巷呻吟,黄鹤孤还边塞月
是天上神仙,做人间福主,白云普护大千春
神仙并非高高在上,他必须深入世间,解救人世疾苦,使之充满春天般的生机。天水玉泉观一联其意与之类似:
高耸云霄,上下本同流,三界浮沉都到眼;
俯临城郭,天人无阂境,万家冷暖最关心。
上下同流,天人无二,故而人间的冷暖是神仙必须关心的问题。基于这种理念,道教把许多原本平凡普通,但为济世救人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尊为神仙,药王即是其中典型一例。其庙有联:
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俗病;
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
即盛称其妙术仁心。此外,还有楹联对那些隐遁避世,只图自己逍遥的行径提出了批评,如樊荫荪题留侯祠联:
虽云山野宜人,哪须过客登临,只谈风月;
况值国家多难,不有先生勋业,莫学神仙。
张良乃是助刘氏打下江山,建立不世功业之后才追随仙人而去。在国家多难之际,惟有戮力匡扶,万不能隐居山林,只图一己之快活。正是这种常善救物的慈悲心怀,为道教相关楹联涂抹上了浓厚的生态伦理色彩。
这种生态伦理不仅包含着对力图修道成仙之士的规戒,也表现为对众多善男信女的教化,劝告其日常所为,使之合于善的准则。应该看到,相关楹联中如此之类的思想背景是很复杂的,并非只源于古典道家,也混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及佛教因果报应等因素,但其一心向善的生态底色是共通的。泾川县西峰观仙楼有联:
领玉旨而飞鸾开化,劝愚夫修善果,同登彼岸;
奉帝命而降笔垂文,醒俗子积阴德,共出迷津。
即劝人行善积德。岷县有一土地庙联云:
豺狼果无情,倘遇恶人我不管;
虎豹还有眼,若逢善士它何伤。
土地爷专门保护善人、惩罚恶人。在某些供奉财神的地方,也有宣扬行善才能积财的理念:
遍地是金,熟读阴骘一篇,才能消受;
通神有路,除非公平二字,枉费机谋。
且不论方法可行与否,其劝人行善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具体到城隍庙楹联中,这种意识就更加突出了。如定西城隍庙联云: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便是对因果报应的直接陈说。另有联: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那知头上有青天。
也是对因果报应的形象展示。应当看到,这种思想观念已很难得到现代人的普遍认同和接受,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即要使当代生态伦理思想能够发挥作用,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当代人生存实际情况的形上依据和信仰体系。
毫无疑问,受道家道教思想影响较深的人及道教徒们,其进行一系列的精神修炼及生活践履,其最终目的是要悟解终极之道。悟道之后,即超越俗世,看穿人世间得失成败,兴衰荣辱,生命与大道合而为一,体验到大化流行的神奇力量。兰州小西湖螺亭有联云:
淘不尽万人幽恨、四海穷愁,任眼底大河东去;
看得开百岁流光、一场春梦,觉怀中爽气西来。
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旷达胸襟,生命因此不再沉沦羁绊,而升至高华自由的境地。嘉雨轩联云:
只生我六十年中,便见兹秋水一泓、沧桑几度;
任他到万千劫后,总有个春风二月、花鸟重来。
在有限的生命中了悟无限的大道,对万千劫后美好景象的期许,有着对蓬勃生命的信任,亦暗合循环往复的生态之道。
若要悟道,还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道教出于对生命的珍爱,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追寻,对生存意义的探究,提出了建构人间仙境的理想。』此『人间仙境』即他们所谓的『洞天福地』,乃是历代道士修道与日常作息的场所,更是他们寄托生命终极意义的所在。这些地方通常山清水秀,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优异,这大概与今日之生态保护区颇为相似。对于道观所在地良好生态环境的摹写,遂构成了道教楹联一道亮丽的风景。如陕西安康香溪洞炼丹亭联云:
何处觅仙踪,丹灶犹燃万枫火;
此间留胜迹,香溪别有一洞天。
留坝授书楼联云:
何处结仙缘,尽流传千载赤松、一拳黄石;
此间真福地,且领略万竿烟雨、四面云山。
两者都是著名的道教相关场所,铺排景物,渲染出了一副『洞天福地』的美好景象。此等美境,自然羡者众多,以冯玉祥之雄豪,也如此感慨:『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做逍遥游。』在这种环境之中,人才能融入自然,体认本真根源的存在。
他们的吁求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那些原非道门中人,但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也常常表现出对于理想生态环境的极大向往。兰州五泉山韫玉、怀珠两门联即受此浸润而产生。其一云:
妙造自然,上有飞瀑;
所思不远,人闻清钟。
其二云:
红杏在林,是有真宰;
绿杉野屋,忽逢幽人。
清幽深旷之境,令人神往。处身于这种环境中,人的所做所为亦脱俗出众。
刘尔炘题五泉山飞黛庐联云:
划一段绿云,好招呼酒国神仙,云中饮酒;
漏三分明月,便开辟诗人境界,月下吟诗。
题兰州小西湖联:
每从杨柳阴中,放桨闲游,偶趁清风来世外;
安得荻芦深处,移家小住,不须流水到人间。
苏兆祥题该处:
亭似冷泉,正宜判事余闲,红藕花中吹笛坐;
地饶水石,最爱携樽独往,乳鸠声里濯缨来。
无论是饮酒吟诗、闲游小住,抑或吹笛濯缨,都可以看到,他们与周边的自然景物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生态系统,各顺其性,各得其乐,互不相扰,却又互享欣怡。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隐藏于其中的秘密:人并不是在自然之外,对之投以冰冷的注视,也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耀武扬威,而是就在自然之中,与自然共在。这与西方工业文明中一直视自然为异己的存在之物的理念截然不同,它彰显出了对自然事物的亲和状态,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交感共生的境地,从而真正达到了生态意义上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