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摘录

2018-11-13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伟大事业作家特色

杨美慧 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2018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目标,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项伟大事业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毫无疑问,文化自信已经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

刘永松 新农村建设波澜壮阔的画卷——赏析沈洋长篇小说《万物生》

浓厚的地域特色是《万物生》这部小说最大的一个亮点之一,这部小说里描写的乡村小道、田野、苹果园、乌蒙山的地貌、气候、土质成分都是昭通特有的,作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疑都打上了昭通地域的烙印,这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这些细致的描写,让山山水水,不但打上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也把作家的深情淋漓尽致地饱含其中,让我们跟着作家的笔伐走进那个美丽、宁静的广袤乡村大地,去感受田野、乡村、泥土的独特芬芳,也感受作家对自己家乡,对脚下土地的深深挚爱之情。就如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作家对他的家乡爱得炽热、爱得深沉,所以他笔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小草才都那么具有特色。包括他笔下的人物命运,新农村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农村的改革、发展他都那么关注,那么熟悉。

孙楠 两座城的故事——《边城》与《古都》的对比分析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两位作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边城》和《古都》,这两部作品在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两位作家的作品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两部作品选择了两座城里普通人的平凡事来进行文学创作,对两座城里自然和人文面貌的描写与故事人物情节的发展相互融合,风土人情的描写不再是只作为背景和环境描写出现在小说叙述中,只是起到映衬和烘托的作用,而是作为重要的内容出现在了小说文本当中,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部分。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同时都是对周围人事处在懵懂阶段的少女。两位作家都细心刻画着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并对两座城的风土人情进行了认真的描述,对故事中的复杂人事予以了详细的描写。

猜你喜欢

伟大事业作家特色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时代使命
时代使命
“四个伟大”是一个顶层设计
新的中国时空到来了
“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