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人启事

2018-11-13祁培尧

读者·原创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头像校园网好友

文|祁培尧

13年前,我在单眼皮的高中同桌的忽悠之下,用翻盖手机登录了一个名叫“5q校园网”的网站,输入一堆数字号码,注册成为会员,又在搜索栏里输入同桌的名字,找到她的自拍头像,加了好友。我问同桌:“我俩一个月见面二十几天,每天平均七个半小时,现在还要在网上看彼此的丑脸,你不嫌烦吗?”她回答说:“不烦,丑的只有你而已。”

过了不久,全班同学几乎都加了好友—即使是平时在班里完全不说话的两个人。这个东西感觉上不同于QQ,似乎能让人更有“格调”一些。那段时间,“好友推荐”功能让更多相识却不相知的同学,成了相识却还是不相知的“好友”。

又过了不久,全部的人都无心于把手机转过去摆动作摸瞎自拍,我们把比剪刀手的时间也都用来比尺子量对角线了。一场高考,各奔天涯。

后来,5q校园网成了校内网,校内网又变成了人人网。几年之间,这个中国初代社交平台风靡我们那一代人。矫情的心情文字,大学中的有趣见闻,转发的名人格言,以及之后出现的知识类文章和娱乐信息占据了大家大量的上网时间。虽然那时我更愿意混迹于各个论坛和网站,找“黑亮综艺”和NBA历届经典比赛下载来看。但是,出于人类身上那一点“不洁”的窥探欲,我还是会三五不时地到好友的页面上悄悄看看,发封站内信调戏一下刚刚割了双眼皮的同桌,夸赞一下人缘不错的女生的文章,或是对熟悉的男生与他女友的合照嘲讽两句。等“偷菜”游戏一推出,原本处于“僵尸模式”的好友也都醒了过来,无论身处国内国外,田间地头,人人网顿时成了我们欢乐的海洋。

再剩下的一点儿时间,我会收起欢乐的情绪,下意识地关上台灯,在搜索栏里输入那个永远找不到人的名字。

“人肉搜索”这个玩意儿在我记忆中,几乎是和人人网同时出现的,但是前者总是与很多负面内容相关联。猫扑论坛是这个玩意儿的发源地,还有其他一些论坛。从它们那里,我知道了“王千源”“兰董”“周正龙”这些人和事,也领教了互联网的巨大威力。我开始盘算一件事:要不要也花点儿钱,打点一下那些“赏金猎人”,让他们也帮我“人肉”一下那个永远找不到的人。

时隔多年,现在回忆那一段时间的自己,怎么想都有一点儿心理不健康。远隔万里,我以为那种没来由的思念能够就此拉断,可是那股劲儿就像被施了氮肥一样,越长越粗,越久还越壮。身边的朋友不挑明了骂我,但我知道他们都觉得我没出息。在又一次拒绝了他们的约球后,他们终于忍不住骂出了口。可我觉得我还是没错,想念一个人有什么错?感情难道就真得像打篮球一样拿得起放得下才算真爷们儿?我对此保留意见。

不久之后,苹果手机和其他智能手机开始大范围、高强度地流行开来。至此,我终于找到了又一个让我拿得起放不下的宝贝。

微博代替了博客,同时也打倒了人人网,成为新的“社交霸主”。原本用真实的头像、真实的名字的好友们都给自己起了个谁也认不出的昵称。于是,互相关注的人又只剩下原本就要好的朋友,那些相识却来不及相知的同学、好友,就此真的相互诀别了。前一两年,我还是会抽空去人人网看看。我从相册里找出用翻盖手机拍的那些丑照,可仔细一瞧,没有一张让我觉得难看。青春真好,无与伦比的好;低像素真棒,超凡脱俗的棒。看着看着,我甚至开始嫌弃这个光秃秃的苹果手机,它没有了挂饰,没有了贴纸,更没有了翻盖时“啪啪”的美妙声音。它又黑又亮的屏幕里倒映着没有一丝笑意的我的丑脸。

现在,等我想起这么多的事情时,我又想到那个曾经最熟悉的地方看看。只是这一次,无论我输入5q、校内还是人人,弹出来的都是几十个美颜过度的小哥哥、小姐姐的直播头像。不知何时,这个让人心安的“老友记”成了令人厌烦的直播网站。我不想给他们双击“666”或是送个“游艇”“火箭”,我只想再看一眼那些丑照,再发一封站内信,或者,再在搜索栏里输入那个永远找不到人的名字。

我想刊登一则寻人启事:我,男,18岁,白衣蓝裤,黑色球鞋。精神稍显亢奋,行为还算正常。于2006年6月8日在兰州一中附近走失。有知情者请当面告知,重谢。

猜你喜欢

头像校园网好友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可爱的卡通头像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属羊
删除好友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用钥匙画头像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这匣子放人头
玩转QQ自定义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