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开呼玛尔
2018-11-13刘薇
⊙刘薇
走过山山水水,他乡的山水或是秀美或是雄伟,或是少了历史的沧桑,或是少了异域的风情,或是杏花烟雨江南的婀娜,少了一份遥远的天际之美。唯独呼玛尔,静默地伫立在黑龙江上游,既有大兴安岭的群山环抱,更有温婉的呼玛河绕城浸润,对面俄罗斯的斯马诺夫斯克等三个小城在点点渔火中悠悠的传来小夜曲,让人不由得想起《喀秋莎》《红莓花儿开》……渔民在霞光里划动双桨,唱着长调,载着归心,载着满船的哲罗鱼、细鳞鱼和不知名的冷水鱼融入夜色。漫步江边,是故乡,是异乡,这一刻曼妙就在眼前这一池柔波里。这样的氛围里催人如梦啊,梦里是中国的最北临江小城,梦里的呼玛尔是一幅水墨丹青,龙头山、画山、鹿鼎山与呼玛尔河相依相伴,满眼的浓绿,满眼的山花,呼玛尔的美是梦境之美,梦里,幸福之花就在眼前绚烂。走进呼玛尔,就走进寻梦之旅。
呼玛尔这个魅力的名字,一说是达斡尔语,意为:“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激流”;一说是蒙语,意为:行围前列之人。无论哪种说法都在诠释着呼玛尔的美丽和神奇。
第一次到呼玛小城,是儿子小学毕业那年。因为那里有一个同窗,同窗的孩子和儿子同龄。小城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静静地躲在群山怀里的独居小院,干净、灵秀、纯洁,呼玛河水就是一汪深情的眼神,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深爱着小城,又像一条飘逸的澄净的丝带将小城深情缠绕,让人的心一下子就温柔起来,我们在江边随性地行走,拍照,一艘轮船在江边静卧,随时等待着起航,站在镶嵌国徽的界碑前我们留下了最真纯的记忆。大家商量着去观赏龙头山,两个孩子一提到“龙”的字样就欢呼雀跃起来。在呼玛河的入江口处,远远的就能看见一座酷似龙头的山体横卧在江面,一面在中国,一面在俄罗斯,真是实实在在的界江龙山。龙头引颈向南,让你不由得感觉到一种旷远和苍茫,气势高昂的龙头倒映在滔滔的江水之中,四周巍巍群山相拥,宛如:“潜龙在水,飞龙在天”,儿子大声地喊着:“神龙见首不见尾啊!”那种神秘和气宇非凡都在儿子的惊呼里。
再次来到呼玛小城是在2013年的 “文化之旅,界江之行”,我们采风团乘坐“北极明珠”号从洛古河出发,大家在甲板上合影,高举队旗,大声高喊:“黑龙江我们来了!”随行的船员给我们讲解着,让我们最兴奋的是他和我们说,呼玛河江段是“黑龙江上的小三峡”,山峰陡峭,浪急滩险,到了呼玛境内的迎门砬子了,大家都跑到船舱外一睹 “迎门砬子鬼门关,十艘船过九艘翻的”惊险,迎门砬子整座山峰矗立在滚滚的涛声里,自上游而来的江水冲击着山体,激起层层漩涡,激流也变得咆哮起来,大家惊呼着,捕捉着波涛汹涌的瞬间。境内的冒烟山,由于自燃现象,远望就如烟雾缭绕,在江水中缓缓升腾,于是大山、大江、涛声、迷雾在你的眼前幻化成神奇仙境。感觉到船在缓缓靠岸,原来到了察哈颜村,这个村庄因察哈颜山而得名,是上海知青刘先生曾经插队下乡的地方,他像当地人一样热情地带领我们下船,岸上有座凉亭,一群老乡在岸边等候,朝我们这里张望着,很快有人和他打招呼,就有人上前拉住刘先生的手。行走在察哈颜的乡间小路,江水味道的微风里混着野草野花的清香迎面吹来,古朴的民房、散落的人群、食杂店、食杂店前缝制渔网的妇人、树下几个孩童……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依山傍水,在恬淡、幽静里怡然自得。有时间真该来察哈颜这个小村庄走走,这里的察哈颜山是有情的山,多少美丽传说都融在这山脊中;这里的江段是多变的水,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平稳如镜,多少情感沧桑就在这一川江水里顺流而去,只有天然、质朴和知足的原生态的小村落。谁能说这里不是让人心情沉静的好去处呢?
我们的采风船依旧行驶在呼玛河江段,早已把呼玛当成自己家乡的老知青刘先生给我们介绍着画山,画山原本有一个粗犷的名字为大砬子,这是一座英雄的山,抗联三支队埋伏在深山密林中,三十多次的战火硝烟,一百多人的队伍战到最后十一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呐喊至今还回荡在蓝天白云深处,与滔滔江水一起传递着久远。在后来的回访中,时任黑龙江省长的陈雷深有感慨:人与自然合一,壮美如画。于是,大砬子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画山。拾阶而上,手扶着木质栈道,登高望远,画山就被镶嵌在着一江深水中。画家的笔下瞬间就绘出了一幅山水画卷,大江、大山、大森林,更有江鸥不时飞入画面,伴着阵阵松涛入耳,画面就灵动起来,我们都是画中人。那一刻,我的心沉醉在这画境中,心下就有个愿望,有时间再来呼玛尔。
真是机缘巧合,2016年“作家进警营,大笔写忠诚”采访活动中,我们这组采访单位有呼玛县公安局,当时正是北国的冬天,呼玛河江面厚厚的冰层上散落着刚刚降落的雪花,更有不化的积雪纯白而不染尘,我们欢呼着跑过去,掬起一份白雪就像捧起一份圣洁,小城在冬日的青山白雪里静谧安详着,等待着春风化雨,树绿花红。漫天的雪花还在飘落着,纷纷扰扰的一份缠绵,大家不约而同地说着同一句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真的就摆上了呼玛的地道粮食酒,小酌以怡情,大家品尝着美酒,高举手中的黑面馒头,都说这是喝过的最醇香的酒,吃过的最正宗的馒头,呼玛人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最北粮食大县,最北的奉献。”都说斗酒诗百篇,微醉中就写出了一首诗:缘定呼玛尔。灵感来自当天采访的正旗边防派出所,我们采访结束在门前合影时,一位背着双肩包的漂亮姑娘进入我们的视线,她是来找爱人一起去接孩子的。原来她是从哈尔滨一家医院辞职来到这边陲小城,只为了心中那份真爱。问她后悔不,她笑了:“我喜欢这里,纯净、天然、温馨,和爱的人在一起很幸福。”与一人执手,择一城而居。一份爱的追求在呼玛尔生根、结果而无怨无悔。
相对于拥挤喧嚣,相对于霓虹闪烁,相对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呼玛小城这份幽寂与神秘,更是一份温馨恬静情绪的落脚点。这里山水有情,这里老县百年,这里曾经被唤作“古站”。是1682年清朝宁古塔副都统旗下的1500名士兵的马蹄声踏碎了小城的宁静,始建呼玛尔木城,漫漫黄金路必经之处,长长古战场抗击入侵,呼玛尔日渐繁盛起来。1914年,知县孙绳武启用“呼玛县印”,呼玛县署的牌子正式挂起。这一切都记录在呼玛地情馆内,历经百年沧桑,曾经的呼玛县署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地情馆内的主题歌“喊一声我的呼玛尔”,雄浑大气、荡气回肠,呼玛百年的发展巨变都幻化在这歌声里。与地情馆遥相呼应的是呼玛博物馆,声影并茂的金山展区再现着曾经的金矿辉煌: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叫卖声不绝于耳,俄罗斯人、日本人穿行其中。难怪大清王朝把他的龙脉藏宝处设在了呼玛尔的鹿鼎山。有文字为证:“龙江右岸,呼玛西南,有百丈悬崖,谓鹿鼎之山。尝闻斯山,为清龙脉之地,遗八旗重宝。更有人文传奇,说玄幻故事。”站在刻有“鹿鼎山”字样的石头前,思绪纷飞,这里埋藏大清的宝藏,这里有韦小宝的旷世奇缘,七个花一样的女子与他相依相伴。如今登高俯瞰,满眼的农田,麦浪翻滚,一望无际的绿编织着生机盎然。曾经的神奇故事和美好传说在这里发酵,来到鹿鼎山是否就可以成就一份爱的奇缘?
一个人在小城里悠闲地行走,就散漫到不想离开,身心处于一种安闲澄明的境界里;乘船沿着呼玛河而行,眼里的界江风光和异域风情又让你在江水中忘情。只要把不舍留在梦里,梦中最北的临江小城在就那一池柔波里,山水相依,空灵而俊美,古老而神奇。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炫丽的山花在江水的浸润中梨花带雨般娇柔,渴求着拥抱你……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眼的温婉多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