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凡展览

2018-11-12

东方艺术·大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艺术家创作艺术

尼克松访华后,中国政府有意选派代表民间文化的杂技团回访美国。一位杂技演员却在纽约被神秘掳走,最终她依靠柔术技巧从狭小空间脱身……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她只身伫立在曼啥顿街头,以其视角打量着70年代初的美国……李尤松的这批绘画就如同这个虚构故事的前传、正片和续集中的关键片段,与具有时代特征的资料相互交织,细碎地演绎一段充满异国情调和市井风味的视觉传奇。这些正是艺术家童年时代,透过缝隙所看到的铁幕两边的世界。

从2013年底李尤松第一次和我说起曼啥顿杂技这个故事的创作构思到现在作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每阶段看到尤松作品的进展,都像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一样,让我充满惊喜和期待。

几乎所有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都会受到连环画的影响,在电视机还不普及的年代,那些丰富多彩的连环画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我和尤松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系(曾为“连环画/年画系”),他在壁画系本科之后又上了两年这个系的研究生,因为这样的学习经历,让我们对于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有更多一份的感情。

对于画家来讲创作连环画是一项耗费心力的漫长工作,现在这个时代这种创作的付出和收益难成正比,所以多年未见到好的的连环画作品出现了。李尤松用他五百余天的坚持和努力,创作了这套优秀的连环画,让人眼前一亮。如何做好一件连环画作品的展览和推广,让它以最好的姿态呈现给大家,这对于一个画廊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曼啥顿的中国杂技》的故事让我回忆起童年时代对于英雄主义的渴望和冒险的向往,他对这个作品自始至终的创作态度又让我敬佩和感动,这些给予我动力去做一件没做过的事情。

就像我们小时候互相借阅、反复翻看的小人书,好作品一定要讓更多的人看到,需要大家的分享。我们为实现这个目的,制作了交互式动态电子连环画,借用现代化的方式让作品更好推广。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这个实验作品已经完成,审核上线后在IOS和安卓手机系统都可以免费下载。在这基础上我们又制作完成了一个7分钟的动画短片。这既是李尤松作品《曼哈顿的中国杂技》另外的两种呈现方式,也是非凡仕艺术出品的第一个作品。

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我们得到很多朋友的大力支持,感谢我们的学长、中央美院设计系数码媒体工作室的程可槑教授和他的团队,感谢资深电影人冯郇女士、杨听先生、安宾先生的帮助,感谢郝智强先生、Isabel Herguera伊莎贝尔-艾尔格拉女士、宋婕女士、付佳女士、艾安先生给予的宝贵意见,感谢王朔先生给予的经验支持。

一一笛斐

李占洋(1969-)生于吉林长春。199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班,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参展:2003年科隆艺术博览会(德国科龙),2003年开放的时代(北京),2000年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杭州),2000年转世时代(成都),2000年巴黎艺术城七国艺术家联展(巴黎),1999年中央美术学院9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展,1997年《初泳》获第四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三等奖(上海),《大生产》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北京)。作品为欧美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本次展览的定位意在展示创作草图上,以手稿素描这类纸本作品为主。策展思路源于非凡仕艺术的空间不大,但精致,不大的空间展画就比展雕塑在数量的呈现上要多得多,只有多,才能看到艺术家的全貌。其次,李占洋的雕塑作品在不同的空间也都陆续展过,可草图还从未问世。从草图中观众可以看出艺术家的内心对创作的最初想法。再次,艺术家几乎没卖过草图,以草图的展览可以看出几十年的经历,丰富多彩。

一一笛斐

“校尉胡同5号”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旧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王府井,从近一个世纪以前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开始直至1995年学校迁址北京四环外望京花家地之前都建校在此,为中国文化界、艺术界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成为中国艺术事业的脊梁。所有曾在校尉胡同5号这里工作、学习过的老师、学生们,无不对这个不大的地方,对这块红色的门牌有着深深的感情,这里是寄托几代美院人心中最真诚、最美好的梦想和值得一生骄傲的地方。

此次展览是由毕业于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院版画系的董梦阳先生提议并担任策展人。董梦阳先生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的创始人、总监,策划这样一个展览是他考虑很久的事情。展览以“校尉胡同5号”命名,不是简单的怀旧情结,而是希望在当下纷乱的艺术市场中,让越来越多喜爱艺术的人们知道好的艺术是有标准的,好的艺术家是需要付出真诚的态度进行创做的……。他在展览的前言里写道:“今天在这里将几位师兄请来一起办个小的展览,我无意分析他们的作品,只是将当年校尉胡同那份精神作个展示,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同学能参与进来。我们一回一回地办下去,看看我们的态度和力量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十字坡一一魏东作品”展览于2018年6月8日在非凡仕艺术开幕。这是艺术家魏东继2015年在今日美术馆的大型个人回顾展《丑的历险》之后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展出了魏东近期创作的部分作品,题材、风格都与以往作品有了很大改变,是三年来艺术家创作思考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魏东早年学习中国画,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很深的造诣,线描功力深厚,造型能力超群,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画坛崭露头角。2001年后定居美国后创作了大量油画人物画作品,受到西方艺术界的关注。

中国古代山水画多带有文人借景抒怀的特点,魏东此次作品从古代山水画入手,用一个个时间节点来梳理中国历史处于大时代沧桑变易背景之下的文人情绪,用现代手法重新诠释的这些作品,自有透过山水所传达的当代观念和时代意义。展览取名《十字坡》,古代与现代不同的时空背景,东、西方绘画表现手法,在这两条纵横交叉的十字线索中存在的是恒古的自然,是透过山水探究内心的人文心境。

一一笛斐

当鲍蓓在美国工作生活十五度春秋回到北京之后,当下在场的切近和十五年隔岸的遥远,依然成为她这位美籍华人艺术家的文化纠结。这种纠结正像她遥远地生活在异乡却又无时无刻不思念故土一样,如此近又如此远成为她在两地文化生存挥之不去的永恒主题。从版画到油画,从具象到抽象,再回归到纸上作品,从中国到美国,她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欧美文化的独立与叛逆。但是,恰恰在这种独立与叛逆里,我们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读到了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精神,甚至也读到了她作为徽州后裔从血液里自然流淌而出的徽派笔墨。浙江的冷逸、石涛的洒脱、梅清的灵秀,都可以从她那似乎是抽象构成与意象色彩的创作中得到新的映现。西画的造型与色彩是她用视觉发生的语言,是她不断求索的艺术本体,她甚至于回避一切所谓的国粹。然而,她不自觉说出的,却仍然是故土的山光水色和童年的游踪梦痕。童年记忆与徽派文化像故乡一样遥远,而呈现在画布上的却又如此的真切与亲近。

其实,如此近又如此远,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的一种现代文化体验与一份当下文化关怀,而鲍蓓则用她的画笔再度唤起我们的这种审美回味。或许表面上,“近”是当代的生活与色彩, “远”是传统的悠闲与散淡;而精神心理上,“远”反倒是时下的嘈杂与纷扰,“近”恰恰是精神的宁谧与平和。鲍蓓的作品让我们体味的就是这种“近”与“远”的彻悟与禅意。

一一艺术学史博士、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

此次展览上所有作品每件只有一件,其中有三件瓷上装置展品:《尾卷绣球》、《碎片垂珠》、《雪中送炭》比较能够说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这是艺术家收集、利用部分纸上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损毁的木版碎料拼凑/堆砌/粘合而成。

在铜版机沉重滚动的压力下,刻好的木版有时在作品制作半程就皆被压成碎片,其损毁时造成的断裂变化使作品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艺术家根据这种变化激发出新的灵感,顺势创作完成一件全新感觉的作品。这种偶然性变化与中国古代烧制瓷器过程中因“窑变”而产生的特殊效果一样,为作品带来不可复制的“天成”魅力,后续的艺术创作则赋予作品随性而为的灵性气质。

一一笛斐

我们的汉字中药字是这样写的:“藥”。草字头,底下是个“樂”。我想,这是古人对药的理解:吃了能快乐的东西。

我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自己高兴。考试考好了,家长很高兴;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拿了名次,老师很高兴。我所有的高兴都是因为别人的高兴而高兴,就像歌里唱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三十岁那年,因为吃了一粒药,我姑且称它为“糖”吧,那不光是一种甜蜜的感觉,心花怒放,不过如此。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高兴,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前半生一直是为别人而活的。从此三观尽毁,而后重建。

一:第一次看到燕紫的作品,是她在今日美術馆的个展,那些画在止痛贴上的作品让我感触颇深。我曾经很多年都与身体的疼痛做斗争,每个月疼痛将要来临的那几天,都会有大难临头的紧张和焦虑,疼痛是最糟糕的生命体验,以至于我长年对止痛药严重依赖。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章燕紫的作品。后来我认识了燕紫,我是个颜值控,我相信快乐的女人都是美丽的,燕紫的美丽让我顿生亲近之感。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燕紫聊了很久,于是有了这个展览。这是我们不同的生命经验,关于快乐,关于如何治愈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二:快乐是自我感受。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从技术层面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说,歌唱得不对!应该是:我快乐,所以才有可能让你感受到我的快乐。换句话话讲,一个自己都不快乐的人,怎么可能让别人快乐呢?

三:我用了十年的时间,从借助药物,到自我修炼,我知道了快乐不光是感受,它是一种能力。

快乐是活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意义吗?一定不是。但是生在这个倒霉的世道,每天都有讨厌的事情发生,太多太多让我们不快乐的理由,追求快乐,变成追求正常。纵有万千拧巴,我有自嗨的能力,这能力让我坦然面对一切的不如意,好好地活下去。

快乐终究是自己给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快乐的能力,让自己活得好一点,这个世界肯定美好很多。

四:生命就是大悲伤+小快乐;感恩自己吧,活着真不容易。

一一笛斐

猜你喜欢

艺术家创作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