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诌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2018-11-12刘福军

速读·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高中历史

刘福军

摘 要:文化认同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學生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从而在生活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探究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修养,实现学生的历史素养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透过历史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英勇奋战、顽强不息、多才多艺、热爱祖国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促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源动力。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学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认同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带着自信的态度不断地提高和丰富自己,实现自身的茁壮成长和民族的发展壮大。

一、在战争中感受英勇奋战,顽强不息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战争,每一次战争中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勇善战和顽强不息。尤其是在抵制外敌侵略和入侵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展现出了自己的大胆无畏。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实际上就是因为农民不满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不屈精神,面对压迫就会有反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展现。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邓世昌奔赴英国取会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并组建海军积极地操练演习,在战争中积极地指挥,奋勇作战的故事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品质。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更是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出现了很多令人心痛的往事。虽然这些历史是屈辱的,展现了中国的落后,但是在战争过程中,中国人民从来就没有认输。在武器上不如外侵的敌军,在能力上也不如他们,但是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从来都是积极地参与战争,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其中张自忠、杨靖宇等抗日英雄的名字永远值得学习,是促进民族自强不息的榜样,是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二、在科学中体会多才多艺,善于钻研文化

中国人民是多才多艺的人民,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看到中国人民的多才多艺和聪明智慧。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四大发明的学习,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看到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创新。通过看到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和地动仪的发明,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是有自己思想的人民,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来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提高人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才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对这些新的科技和技术的学习,学生会在内心深处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弘扬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思考和阅读中会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和中国古代的艺术特色,进而认识到科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向上的科学精神。

三、在发展中品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文化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生,学生会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民,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展示着对祖国的热爱。正是他们的热爱才使得中国有了今天的发展,促进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其中涌现出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万里勤王的秦良玉以及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积极地主张销烟,并且在虎门进行了虎门销烟,指挥抗击英国的斗争。通过这样与外敌抵抗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不息。这种精神是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发扬的,是中华民族所认同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在辛亥革命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会使人民的爱国热情不断迸发,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为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而努力,使中国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通过学生会认识到自立自强使促进中国不断发展的途径,是促进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从而对这种文化形成认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四、在沟通中鉴赏友善仁和,团结向上文化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学生会在各个发展时期和各个历史事件中认识到中国人的友善仁和,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向上和积极进取,这也是学生需要认识到的一种文化认同。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学生通过对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会认识到中国人民崇尚真理,崇尚相敬如宾。在学习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时,学生会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在阅读和思考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发展,认识到民族的思想精髓。在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理论时,学生会更好地认识到友善、团结、奋发才是促进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促进学生形成民族文化认同。通过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学生也会认识到在各个方面,中国采用的都是友好和善的交往政策和交往原则,促进了中国在曲折中不断地发展,有利于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

总之,民族文化认同是促进学生提高自己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一种很好方法,会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帮助学生了解真善美、了解假恶丑,进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邢开亮.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48-49.

[2]熊扬伟.新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的研究[J].现代阅读,2016:22.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高中历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