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
2018-11-12李娜娜
李娜娜
【题目】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A=90°],E为AB中点,[AD+BC=DC].求证:(1)[DE⊥EC,DE平分∠ADC].(2) 分别以BC、BA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AD=4,AB=12,求直线CD的表达式。
该题是对上海数学教材《22.6(2)梯形中位线》中例8的改编题,用于初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模拟测试,本文主要是研究该题第(1)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一、一题多解
【学生解法】(如下图)
方法1:取CD中点H,联结EH。
方法2: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方法3:延长CE交DA的延长线于点G。
方法4:延长CB到F,使BF=AD,联结EF。
方法5:延长DA到G,使AG=BC,联结EG。
【分析】方法1则是从在梯形ABCD、E为腰AB中点以及[AD+BC=DC]联想到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方法2和方法3是将已知条件[AD∥BC]和E为AB中点进行联合发展,通过构造中心对称,从而得到一组全等三角形,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方法4和方法5则是从直角梯形以及E为中点,构造SAS全等,也有同学是以[AD+BC=DC]为切入点,想到“截长补短”,学生的典型错误是证明时忽略了三点共线问题。
二、一题多变
我们对一道题做“变式”的基本思路有:“弱化已知条件”、“加强所证结论”以及“交换条件和结论”.若把该题的第(1)问中的部分条件和结论分别编号:①E为AB中点;②[ AD+BC=DC];③[ DE⊥EC];④[ DE平分∠ADC]。通过“交换条件和结论”得到了非常精彩的变式,并且每一个变式都是可以证明是成立的,且方法多样。
【变式1】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90°],①E为AB中点,③[ DE⊥EC].求证:[② AD+BC=DC,④ DE平分∠ADC。](辅助线添加方法1、2、3、4、5。)
【變式2】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90°],①E为AB中点,[④ DE平分∠ADC].求证:[② AD+BC=DC,③ DE⊥EC。](辅助线添加方法1、2、3、4、5、6、7。)
【变式3】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90°],[② AD+BC=DC],③[ DE⊥EC]。
求证:①E为AB中点[,④ DE平分∠ADC.](辅助线添加方法3)
思路:用“反正法”证明EH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假设EH不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在[RT?CDE]中,易得[EH=12CD=12(AD+BC)],取AB中点M,则由梯形中位线定理,易得[HM=12AD+BC,且HM∥AD,]所以[HM⊥AB],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易得[HM 【变式4】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90°],[② AD+BC=DC],[④ DE平分∠ADC].求证:[①E为AB中点,③ DE⊥EC.](辅助线添加方法1、6、7。) 【变式5】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90°],[③ DE⊥EC],[④ DE平分∠ADC]. 求证:[①E为AB中点,② AD+BC=DC.](辅助线添加方法2、6、7。) 【辅助线添加方法】 1.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2.延长CE交DA的延长线于点G。 3.取CD中点H,联结EH。 4.延长CB到F,使BF=AD,联结EF。 5.延长DA到G,使AG=BC,联结EG。 6.过点E作[EI⊥CD],垂足为点I。 7.在DC上截取[ DI=AD,联结EI]。 三、多解归一 在研究这五种变式时,发现变式2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有7种,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除了构造梯形中位线之外(辅助线3),其他添加方法,均为了与已知条件结合,构造出全等三角形,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辅助线添加,其实都殊途同归,为三角形全等提供了条件,从而解决问题,“多解归一”思维习惯的培养,非常有利于深入本质,锻炼思维,掌握解题规律。 平面几何的学习,主要是推理论证,不同的题目,证法各异,但证法的规律是存在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积累、总结、掌握这些规律.该题第(1)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炼后有三种常规辅助线的。 1.已知线段中点,可以考虑构造中心对称,形成全等三角形.这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在教材中多次运用,例如:上海数学教材《18.2(6)几何证明》例11、直角三角形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2.已知角平分线,可以考虑构造轴对称,形成全等三角形。变式5的方法3则是对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处理方法:当已知条件中一条角平分线垂直于另一条线段时,可以延长该线段,构造全等。 3.已知梯形及一腰的中点,可以考虑添加梯形中位线,应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解题。 这几种常规辅助线的添加看似难度不大,但当其应用于较为复杂的综合题时,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平时教学时,也可以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本质,锻炼思维。 参考文献 [1]孙维刚.初中数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2]何小亚.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