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再别康桥》的主题分析

2018-11-12郭那那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主题歌剧

摘 要:歌剧《再别康桥》是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它是一部小成本、剧情新颖且精致的歌剧,和以前那些耗费大成本歌剧不同,它有着吸引观众的剧情、新颖清新的舞台呈现,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它独特的创作手法给中国歌剧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歌剧;再别康桥;主题

一、“再别康桥”主题在歌剧中的应用

歌剧《再别康桥》是以诗歌《再别康桥》为主要发展线路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故事串连起来的,整部歌剧主要是围绕着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还有陆小曼还有徐志摩之间而展开的,在剧中很少提到金岳霖,但他却是推动剧情的开始与结束的关键人物。整部歌剧的格局主要是将唱段《再别康桥》作为主题音乐贯穿整部歌剧。剧中一共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在歌剧的第二幕“天坛同台”中徐志摩唱段《理想之爱》的钢琴伴奏中;第三次出现是在第三幕“再别康桥”中,当徐志摩得知了徽因要离他而去,追随了另一个男人去美国学习建筑,徐志摩被现实打败了,他对林徽因表现出那种依依不舍又无可奈何的离别之情,此时两人演唱起这部歌剧的主题“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主题“再别康桥”第一次以原形出现;第四次是第五幕“双清重逢”中徐志摩去看望生病的林徽因,小提琴独奏——主题“再别康桥”的响起;第五次出现在第八幕“人鬼情未了”,在这一幕中,呈现了四人合唱《再别康桥》,伴奏音乐为《再别康桥》的主旋律。

1.独唱中主题在歌剧中的应用表现。

歌剧《再别康桥》唱段主要是以“再别康桥”主题与徐志摩主题共同构成的,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歌剧的第二幕“天坛同台”中,徐志摩的独唱部分《理想之爱》中,“再别康桥”主题以一种气势磅礴的形式出现在钢琴伴奏上,旋律幅度很大,起起落落,用跳跃式的音级、十六分波浪形的织体,呈现出宏大、结构鲜明、起伏不断,是整个唱段都具有极大的张力呈现出来。

而徐志摩在演唱“再别康桥”主题的时候,用非常洪亮的男高音唱出并用钢琴伴奏,在这里,作曲家是用非常平稳的音阶,用非常柔和的旋律缓缓的就像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就好像一位少女在轻声诉说,婉转不断的流长,用非常简单、自然的音乐来表达出徐志摩透漏出来的浓浓的不舍之意。

2.二重唱中主题在歌剧中的应用表现。

纵览整部歌剧,林徽因与徐志摩的二重唱《再别康桥》不单单在歌剧中具有典型意义,更能表达了作曲家在创作“再别康桥”主题音乐的初心。所以此处选择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二重唱《再别康桥》进行分析,更具体化的表达了志摩与徽因之间纯真的爱情与不舍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再别康桥的赞颂之情。

两人的二重唱是出现在歌剧的第三幕,当徐志摩在得知徽因要走后,他回想起跟徽因以往的点点滴滴,他感到非常的绝望,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他深深的陷入了幻想当中,场景好像又拉到了当时在英国分别的那个场面。从这个唱段的谱子来看,唱段总共分为三个部分A、A1、A2,A是男高音徐志摩的部分,A1是女高音林徽因的演唱部分,A2是徐志摩与林徽因合唱的部分。

A段是男高音徐志摩的演唱部分,一共是两句歌词,第二遍是重复第一遍的歌词,以一个“轻轻地”弱起在轻声的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意,不敢大声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怕触动了他们之间美好的幻想。歌词“轻轻地”修饰着动词“挥手”、“走”,无一不是在表明志摩心中浓浓的不舍之意。在这三个“轻轻地”中,旋律都是自然地下行状态,中间的“轻”字都是切分音节奏,用着强化的节奏型进一步来表明徐志摩心中的不舍之情,使演唱中多了几分缠绵与深情。在第二句开始的“轻轻地”与第一句的“轻轻地”做了一个对比,第二句开始,在力度上用了加强的语气,加强了演唱者在情绪上的需求。与第一句不同,第二句呈现出来的节奏型时值更短,更加紧凑,演唱的情绪需要更加激动一些,似乎也是徐志摩在慢慢的接受了离别的现实“作别西天的云彩”。

A1是林徽因的演唱部分,只有一句歌词,也是反复A段第一句歌词,在演唱上,林徽因用缓慢的情绪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似乎也有不舍,就像是在回答志摩的问题一样,其实也是自己在跟他告别,她轻声的安抚着志摩,希望他能够不要伤心,不要难过。在演唱的时候应该带着把过去的美好好好珍藏来处理情感,在这里表达了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纯真而又美好的感情。

A2部分是两个人的合唱部分,一共分为两句,在演唱中两人的旋律融合在了一起,唱出了两人之间的不舍之情。这一段实际上是A段的再现,从旋律上来看,第一句与A段第一句在旋律是相同的,第二句歌词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从歌词上来分析,第一次出现的“悄悄地”在“悄”字上用了加强的语气,紧接着第二个“悄”字用了力度逐渐变弱,第三个“我走了”用了力度变成了弱,从这些情感力度对比上来看,可以看出演唱者内心的纠结与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最后一句歌词中,“不帶走一片云彩”,不管是从节奏还是力度上来都呈现出渐弱的走向,也是对两人情感的一个的一个总结,预示着两人的结束。

3.四重唱中主题在歌剧中的应用表现。

在歌剧的在第八幕“人鬼情未了”中,主题“再别康桥”再一次的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但是此时已是物是人非,看着已经去世的徐志摩出现在林徽因、梁思成、陆小曼面前,四人这个时候有唱起了主题曲“再别康桥”,在这里全剧的感情推向歌剧的最终结局。在此处的“再别康桥”主题和前面第三幕出现的主题正相呼应,把整个剧情的基本发展线路都交代清楚了。在这一部分中的钢琴伴奏尤其突出,音级大开大合,使整个音乐显得特别庄严大气,在这个合唱中用这个主题构成。

参考文献:

[1]沈承宙:音乐的诗诗的音乐—喜看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J].人民音乐.2003(07).

[2]万珊珊:论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01).

作者简介:

郭那那(1992-),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主题歌剧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走进歌剧厅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