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2018-11-12车芳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创新

摘 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与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相关人员对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更加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阐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创新

水稻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人民的日常饮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其产量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有着一定的促进所作用。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用于农业种植的相关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人员对于提高水稻产量的栽培技术更加关注,应用也更加普遍。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创新与实践,是推动我国水稻栽植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发展的重要策略。所以,本文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以及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探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分析

1.选择品质优良的品种。水稻栽培品种的选择对于水稻的质量与产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栽培人员必须要结合栽培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可以说,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进行栽植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相关栽培人员不能盲目的选择最新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

在进行选种前,要对栽培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土质情况、水文环境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选择抗病虫害、适应性强、耐倒伏的水稻品種进行栽培。例如,长江流域更适合选择Y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一号、丰源优299、南粳44等进行栽培;华南地区更适合选择天优998、玉香油占、特优582、天优122等进行栽培;西南地区更适合选择Q优6号、川江优527、内5优39等进行栽培;北方地区更适合选择龙粳21、龙粳26、通禾836、沈农9816等进行栽培。

2.适时的早插秧。在水稻的插秧期进行适时的早插秧,能够使得水稻种早生快发,促进水稻苗营养生长期的延长。尤其是对于晚熟的水稻品种栽培来说,适时早插秧的作用更大。相关栽培人员要注意将早插秧与合理稀植、播培育壮秧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水稻产量与质量的更好提升。通常情况下,5月上旬进行早插秧的效果更好。

培育壮秧是实现水稻增产的关键步骤,在这一环节中,相关栽培人员要进行以肥培土、以土保苗的工作。在进行水稻苗的插秧工作中,要对水分以及肥料进行合理的控制,为水稻苗的健康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养分。

3.有效的田间管理。想要实现水稻栽培的增产,就要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工作。相关栽培人员在展开田间管理时,要重点对以下四项工作进行掌控:第一,查苗与补苗。在水稻出苗后,很可能会出现缺苗或是断垄的情况。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相关栽培人员必须要进行补苗的工作。利用疏密补稀法对二叶一心期的水稻苗进行带土移植,使得苗全、苗齐、苗壮。第二,及时除草。在水稻苗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杂草,需要进行清除。相关栽培人员要树立起全过程的除草意识,利用马歇特对插秧前的杂草进行清除,利用除草剂对插秧后5-7天的杂草进行清除。第三,水浆管理。在水稻出苗前,要保证土地的湿润而没有积水;在水稻出苗后到三叶期之间,要利用上跑马水对高温干旱天气进行抵抗;在三叶期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水层管理。第四,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针对性的喷洒农药完成该项工作。

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实践策略

1.精确的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定量栽培技术是目前我国水稻栽培应用的相对先进的技术。在使用定量栽培技术进行水稻栽培时,要结合不同的水稻田的技术产量、千粒重、有效穗数等相关指标数据,在栽培前对水稻的目标产量进行制定,以完成对栽培中施入的化学肥料剂量的确定。同时,也要结合水稻苗叶龄的实际进程,完成对施入的肥料以及水分的科学、合理调控。定量栽培技术的核心在于培养了适龄的带蘖壮秧、扩大了行距、控水与肥料调控、进行浅水浅插,在保证水稻的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产量的增加。

2.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拱架薄膜旱育稀播技术以及水田旱整技术也是水稻高产创新技术。拱架薄膜旱育稀播技术的使用对于水稻抗旱以及产量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拱架薄膜旱育稀播技术主要是通过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寻找地势较为平坦、背风向阳、方便相关栽培人员进行管理的区域,进行水稻的栽植。在使用拱架薄膜旱育稀播技术时,要对选择的栽培区域提前进行杂草的清除以及土地的翻整工作,将细碎的土壤整平,并施以适量的复合肥或农家肥,完成培肥秧床,更好的完成水稻产量的增加。

3.调水技术。在进行水稻苗的移植以后,要使用调水技术以完成土地在栽培田地含水量的达标工作。调水技术的核心就是保证水稻苗移植后田地里有5mm-25mm的水层,确保水稻苗的顺利返青。等到水稻苗完成返青后,在水稻苗的其他生长阶段,都不需要再次进行灌溉水层的建立,仅仅依靠土壤中的实际含水量为指标数据,对灌溉的剂量以及灌溉的时间进行调整与控制。调水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实现对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分的提供,还能够减少水稻栽培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水稻高产栽培创新技术。

4.机械化水稻生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中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更加的普遍。在水稻栽培中,利用育秧机、插秧机以及收割机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化的水稻生产,有效提升了水稻苗的健康率。目前,在水稻生产中应用插秧机十分的普遍,相关技术也趋于完善,但是由于应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插秧的环节较多、成本较高,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对于水稻插秧机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依旧在不断进行。目前,水稻收割机在使用中存在粉碎颗粒、收割不净的情况,影响着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可以通过引进国外新技术、新设备,来推动机械化水稻生产的发展。

另外,在进行水稻栽培中,想要更好的实现水稻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就要加强对水稻肥水的管理。相关栽植人员要降低氮肥的使用剂量,利用肥水一体化管理、通气耕作、合理密植的方式,完成对水稻肥水的高效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于提升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选择良种进行栽培、适时的早插秧、有效的田间管理,能够完成水稻的增产,并结合精确的定量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调水技术等创新栽培技术的应用,显著的提升了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成林,王丽妍.分析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8,38(08):128.

[2]黎映菊.水稻高产栽培创新技术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161.

作者简介:车芳芳,籍贯:河南省漯河市,中级职称,农艺师,研究生学历(作物栽培学与耕耘学专业),单位: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阴阳赵镇人民政府,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耘学。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创新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