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技服务的创新与改革

2018-11-12谭其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基层

谭其伟

摘 要: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的农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本文从农业技术服务的改革必要性入手,通过对农技服务的创新手段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升农业技术服务质量,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农技服务;创新与改革

全面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的创新与改革,开展社会化的农业服务,如何促进农业技术科普服务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首要面临的问题。通过示范带动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全面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

一、基层农机服务改革的重要意义

从目前的农业生产特点来看,县级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者。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彰显了其自身独特的地域特征及季节特点。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案制定只能在县级制定并推广,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推广项目的制定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迅速转化,为社会提供宝贵的财富。同时,从行政机制而言,县级单位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基础设施购置齐全,为各项措施的积极落实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利于推动农机服务的创新与改革,实现农业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基层农技服务的创新与改革

1.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中央农村经济会议中已经明确指出,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依照职能分为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种,分别建设成为具有公益心职能的农业技术服务团队,以及具有经营性服务特点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政府也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改革出台了明确指示,要求加快实践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公益性职能与经济性服务的发展需求,促进农业推广体系实现改革。这不仅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关乎广大农民的国计民生。

2.创新改革对策

(1)创新基层农技服务体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现阶段的基层农机服务体系进行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合理划分。对基层农业技术思想统一行业管理制度,最大程度的整合业内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管理。

改革后实现县级与乡级所有编制内部人员纳入事业单位范畴内进行管理,财政方面实现全额拨款。剩余从国家农业技术队伍中分流出来的农技服务人员,可以将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新创办的经济实体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创建为经营性的基层农技服务组织,并对其机构进行科学的延伸,完善其管理机制,围绕经营型展开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合理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现推广运行新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农业机构的有效运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实现健康长久发展。

(2)创新运行机制。对分离出来的公益型机构成为为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部分,将其中的经营化服务组织创设为经营性服务组织集团,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集团公益性能的产出,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经营性服务组织对农业市场的干扰。两个集团可以根绝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对集团工作认真负责,并接受集团的统一管理。

对于其中的公益性推广单位而言,县级农业部门应对其开展专业的业务指导,包括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职称评定,以及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等工作。对于部分工作目标完成较差的人员,应及时开展待岗培训,在达到考核标准后实现重新上岗。对于其中的经营性服务集团而言,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对经营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定期举办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讯,开展线下交流活动,从而提高其工作业绩,促进农技术服务的模式创新。

(3)创新推广理念。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积极引导下,农业技术推广旨在为农民提供现金的科学技术信息,从而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农业技能水平,增强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结合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根据其需求为技术人员安排工作区域及范围,促进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深入工作一线,对农民开展实际的技术指导活动,更好的实现基层农技服务,及时的为农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要做好龙头产业的带头作用,通过一个企业带动整体产业,实现范围辐射的最大价值。

(4)创新管理机制。在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农业技术机构分离后,这就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创新,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竞争实现上岗服务,推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能与职责,将荣誉称谓等与绩效相结合,奖惩分明。积极鼓励加护人员加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在实践中培养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农业技术的服务质量。

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农业技术优惠政策,放宽对科技人员的各项限制,支持其参与各类农业技术协会的实践活动等,便于其开展群众性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为农民更好的解决农业技术问题。对于公益性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利用入股的方式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重视对经营性服務机构的引导,明确其发展目标,实现合作共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实现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现实转换,成为了直接面向农民开展的专业技术服务,这是任何业余农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加快完善农业市场的技术服务功能,明确农技服务的改革思路,结合基层农业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拓宽市场经济领域,延伸农业产品的经济链,实现农技服务的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8(09):43.

[2]张喜庆.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8(08):212.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