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金融支撑作用

2018-11-12余杨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作用机理金融支持

余杨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部门和产业间流动并优化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产业结构的改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优化调整后的产业结构会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拟在金融的视角下,对其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通过金融加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来完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论点。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金融支持 作用机理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要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后一个时期的着力点是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意味着要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发展实践来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优化升级后的产业结构本身也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很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地推行符合实际的转型升级措施,充分发挥经济增长的潜力,才能取得最优的效果。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部门和产业间流动并优化配置的过程。

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金融连接着储蓄和投资,健康的金融发展引导着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支撑和保障。本文将着重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相关机制,并尝试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金融之间更密切融合提供一种思路借鉴和参考。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指的是经济体系中不同产业间规模的相对比例值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差异性分配。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则表明存在一个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发展过程,这通常包含着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等两个有机结合的发展阶段,代表了从量变演进到质变的动态过程,该过程也包含了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和结构与技术水平持续优化的相互促进的阶段。其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求反映了产业结构量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产业类型相互之间比例的科学化配置。而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则通过资源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差异化配置,促使产业结构从低发展水平趋向高发展水平的进程,体现出产业结构质变的内在需要。如果无法实现合理配置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就无从谈起。一种合理化的产业结构逐渐升级到另一个更高级的合理化的产业结构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现过程。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看,这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普遍存在的。

从宏观整体上说,经济发展规律通常表述为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会从农业主导转换到工业主导,最终过渡到第三产业主导;如果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农业发展从初始的低效率纯粹靠天吃饭的人工操作农业,逐渐兴起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再演化到高效的都市休闲化工厂化农业;工业发展从最初的低水平轻工业演进到重工业主导的工业结构,再借助于两化融合过渡到更加高端化的技术水平;而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则表现在从传统的低附加值服务业主导演变到以新兴高附加值服务业为主的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扩而言之,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就意味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持续,本质上是将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间进行优化配置,不同部门不同产业间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调整。在现代经济中,金融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效的加速了这一过程。现代金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都证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深远,金融结构的差异对产业结构也会产生差异性的影响。例如,Levine(1997)、Zingalcs(1998)、Berk(2005)等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金融要素的差异性配置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早些年,林毅夫(2003)、刘世锦(1996)等国内著名学者都在不断丰富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近些年,许多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也在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性研究方面进行了各种理论和实证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表明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的发达程度和在不同产业资本配置的效率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更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或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更有效的通过投资、储蓄、股票、债券、信贷等各种手段促进资金在不同产业中的优化配置,整体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因此得以加速,通过金融手段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可以较为顺利的实现。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金融作用机理

通常来说,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借助于产业结构的存量转换和增量发展,持续优化调整不同产业间的关系和比例,从而实现比例的科学化,为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扫清障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金融作用机理,通过两条基本路径发挥作用,即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的间接金融支持过程和金融市场直接筹资的直接金融支持过程。基于这样的金融作用机理,通常可以有效支持产业间关系和结构的协调优化,加速形成合理化的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的存量转换过程中,可行的做法包括通过金融市场/中介优化调整资本配置,即限制某些技术含量较低,能耗过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增长,而对技术含量较高、能耗降低和低污染状态的行业,通过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加大政策性配置金融资源的力度,或者通过金融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体系优先进行资本筹集等方式来加速这种转换;反之,对于改善无望的低技术水平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则既要终止对其进行政策性信贷配给并限制对其商业性的信贷支持,又要限制通过金融市場的筹资活动对产业的支持。通过两者有机整合的综合作用,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存量转换。

产业结构增量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通常发展规律,其在成长初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此时较低的边际收益会降低商业性资金的持续注入而使相关企业处于瓶颈期,这同样会引起产业结构失衡,此时必须通过间接金融体系用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强化配置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直至其边际收益逐步上升到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商业性资金的注入为止。此后,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会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是产业结构增量发展的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的一种通常路径。如果考虑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增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一般路径是在金融市场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倾斜,支持它们在一级市场通过IPO筹集资金加速企业自身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也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增量发展。通常来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增量发展的效率要高于间接性金融的政策性金融资源的支持,更是远超商业性贷款的效率,这是因为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风险收益不对称,间接金融体系的支持难度很大,而此时通过金融市场来分散筹集资金风险,对于处于初创期期的战略性新兴业的支持作用是关键性的。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是一个在产业结构内部进行持续调整重组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系统的资本配置功能起到了关键的催化剂的作用。在产业结构的存量转换和增量发展过程中,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两条基本路径支持下,更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更健全的金融系统和更完善的金融功能会使得资本更多流向处于价值链高端、综合效益较佳的产业部门,而限制资本进入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高能耗低竞争力的产业部门,资本配置的优化调整引发了不同产业部门间的优胜劣汰并促使产业结构无论在横截面还是在空间布局上的最终合理化。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金融作用机理

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后,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显得迫在眉睫了,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提上了议事日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通常意味着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低水平产值状态迈向高水平产值状态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在公认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因素就是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并将其与产业结构升级密切融合。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過程能否顺利实现,其高效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根本动力所在。那么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金融作用机理就在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能否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包含了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相似性但同时又具备政策性、商业性的间接金融过程和直接金融过程,即通过对金融资源再次进行优化配置,加速产业技术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体现出产业结构高级化中的金融支撑作用。

产业结构高级化中的间接金融作用机理是基于政策性和商业性的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的是,应将不同类型的政策和银行信贷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不同阶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运用间接性政策性金融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主要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初期发挥作用,可行的路径通常是:第一,通过非盈利性的政策性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实行低利率政策性贷款的专款专用,并提供各种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第二,通过制定与产业政策配套的金融政策,用财政资金对于商业银行给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进行专门的贴息,降低技术创新产业化的资金成本,同时激励商业银行对于初创期的的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从根本上推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的实现。

而商业性信贷的作用机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考虑到信用风险的不对称性,它们偏好的资本投向一定是已处于良好发展阶段,风险较低,且有着充足盈利能力的项目,而不愿投向信用风险高的高新技术或技术创新项目。这时,政策性的金融支撑就显得必不可少。所以,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期阶段,商业银行商业性信贷的支持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只有这样,高技术产业项目和技术创新型项目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加速发展,相关产业的技术结构也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此时,商业性信贷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路径也就得以实现。

直接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是基于金融市场的,与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类似,也是分为政策性直接金融支持和商业性直接金融支持。

其一,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的政策性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是通过设计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实现的,同样主要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早期。这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或技术创新项目发展的初期,强烈地呈现出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特征,失败几乎就是血本无归,而成功则可能一本万利。这样的特征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如果没有财政或其它机构的担保几乎不可能实现。鉴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意义,主要由政府出面使用财政资金建立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仅是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商业银行因为承担巨大信用风险产生的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称而难以提供信贷支持的缺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运行的初期提供了宝贵的金融支持。

其二,对于商业性的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则主要体现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期,金融市场中的兼并和收购机制,及发展的中后期金融市场对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的支持上。

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发展的初期,尽管风险极大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收益,此时,无论银行信贷或是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资的成功可能都很小,但是金融市场中兼并机制的存在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通常寻求新的增长空间的上市公司对蕴含巨大潜力的技术或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它们通常通过金融市场中现有的兼并和收购机制并购它们所看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项目。一方面这样的并购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也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而极有可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是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初期,商业性直接金融推动其摆脱资金瓶颈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作用机理。

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的中后期,通常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所带来的产品和创新已被市场广泛接受,但仍需要大量资金用以支持其发展,此时这些企业发行的股票或债券已经具有了较大的投资价值,这时通过允许其在金融市场里发行企业股票或企业债的方式来募集资金,快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的发展,并以此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都体现了商业性的直接金融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通过构建金融市场中的创业板或类似机制,或者在企业债市场中为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开辟特殊通道的方式来降低筹资门槛,加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这也可以被归纳为政策性直接金融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的中后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支持。

高效的金融体系极大地加速了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其通过对创新性产品和项目的有效识别,金融对创新的支持在初始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科技成果得以转化、传播和普及,并带动更大范围、更广层次的科学技术创新,金融加速器的作用必不可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在低效的金融体系中往往无法有效地鼓励和刺激科技创新和高复杂度的工业活动;而在高效健全的金融体系中,关键技术的研发、高科技制造业和与技术创新相关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如鱼得水,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现代金融活动,在不同的产业间转移和渗透,通过既有政策性也有商业性的间接金融过程和直接金融过程,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进而推动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金融支撑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实践和路径

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如前所述,合理化产业结构的过程就是改善优化不同产业之间关系和比例的过程,而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则通常是指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演进,从低水平产值状态迈向高水平产值状态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前者是基础条件,后者是必然结果,共同组成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整体发展流程。

在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整个进程中,金融的支撑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还是由市场机制和商业性金融活动推动的。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国家政策的层面,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金融、经济环境和多种融资工具和风控手段的支持,国家通过适时的金融和经济的宏微观调控来实现这一环境。就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差异性的融资方式有着不同的运营模式和作用机理。在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系统,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发挥其创造信用的功能,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部门采用有保有压和差异性贷款的措施,在存量转换和增量发展两个层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以金融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系统,则通过其资金募集功能,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对落后低效产业限制等措施,从根本上支持了产业结构和比例的合理化配置,这在优质产业发展的初期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后,通过大规模全领域的科技创新,最大限度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金融的视角来看,关键在于如何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并最终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任务。在中国,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在金融方面得到支撑的关键路径。从现有的实践看,在间接金融层面上,主要通过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信贷和商业银行的商业性信贷共同完成对金融资源的再次优化配置;在直接金融层面,主要通过建立政策性的风险投资基金和限定市场准入及利用金融市场中的并购机制来实现对金融资源的再次优化配置。而再次优化配置的金融资源,可以对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来推动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

当前,我国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级化程度相对滞后,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立足国情,坚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兼顾,即通过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商业性金融体系的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实现金融系统分工的合理化,只有這样,才能使金融体系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溢桓.中国金融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邹琪,张海妮,王承润.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金融经济:理论版, 2016(9):55-58.

[3]刘朝阳,朱远思,何翠平.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广东案例[J].南方金融, 2014(3):91-95.

[4]刘赣州.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支持[J].学术界, 2005(5):55-59.

[5]田霖.金融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1):21-23.

[6]鞠方,张立军,湛泳.通过金融结构的优化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J].当代财经, 2004(5):99-101.

[7]杨璐. 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 2011.

[8]李西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5.

[9]周洋.中国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 2011.

[10]易天.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的分析[D].北京大学, 2014.

[11]陈聪.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8(9):108-109.

[12]林明华,杨朝军.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 2015(1):55-61.

[13]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14]陈军.重庆金融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15]邓斌.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6]卢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6.

[17]赵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机理与路径选择 [J].西南金融2011(9) 15-18.

猜你喜欢

作用机理金融支持
媒体关注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